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童憂鬱症:憂鬱,離我們的孩子有多遠?

兒童憂鬱症:憂鬱,離我們的孩子有多遠?

圖片來源:攝圖網

沒有直接告訴我們關於憂鬱症的答案,但是神理解並體會我們抑鬱的痛苦。

「媽媽,如果有一個人,不小心被烏龜咬了一口,他會死嗎?」

媽媽停下手中的活兒,看著眼前這個局促不安的小人兒。可可今年8歲了,瘦瘦的肩膀勉強撐起白色的t恤,水汪汪的眼睛流露著些許緊張。

媽媽知道,被小烏龜咬的不是別人,正是可可。

今天早晨,可可在逗小烏龜玩的時候,手指尖不小心被咬了一下,但是並沒有創口,很快就沒事了。然而這一整天,可可都擔心焦慮地魂不守舍,生怕自己會死。

這不是可可第一次感到死亡的恐懼。

從兩年前開始,可可每天會不定時地突然感到一陣胸悶。每當這時,可可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會死。

或者他的小腦袋裡突然冒出恐懼的念頭,然後就感到胸悶,噁心想吐。如果偶感風寒、腸胃不適,或者是類似「被小烏龜咬」這樣的情況發生,可可就更加擔驚受怕、惴惴不安。

一開始,媽媽懷疑是否可可心臟有問題,然而去醫院檢查並無大礙。媽媽又帶可可去做腦部CT,仍是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然而這兩年來,可可的恐懼感並沒有因年齡的增長而好轉。

有一次,可可對媽媽說:「我感覺自己之前心裡是光明的,但是現在我的心裡是黑暗的。」

超出生理年齡的成熟和他語氣中的絕望讓媽媽震驚不已。

在一位朋友的建議下,媽媽決定帶可可去市醫院看心理醫生。萬萬沒想到,醫生診斷的結果是可可患了兒童憂鬱症!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什麼是兒童憂鬱症?

兒童憂鬱症是一種起病於兒童時期的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的精神障礙,患病年齡範圍一般在7-12歲之間。

兒童憂鬱症的主要癥狀包括持續性情緒低落、鬱鬱寡歡、意志消沉、悲觀消極、常感到空虛無聊、缺乏自信心、陷入自責、厭世、焦慮、恐懼、擔心、懼怕和他人交往、情緒波動大、衝動易怒等。

除此之外,兒童憂鬱症患者還會表現出軀體化癥狀,其中包括:腹部疼痛、頭痛、頭暈、耳鳴、胸悶、心慌、呼吸困難、畏寒、發抖、精神無法集中、渾身無力、失眠、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等。

部分兒童由於不能表達內心感受、無法排解負面情緒,還會表現出沉溺網路、手機遊戲、電視節目、學習成績下降、拒絕上學等情況。

對照著醫生列舉的癥狀,媽媽仔細回想了可可近三年來的情況,發現孩子的確不僅僅只是表現出對死亡的恐懼:可可一直情緒較為低落,對未來悲觀消極,缺乏自信,懼怕和人交往,之前家人只當他性格內向膽小。

除了胸悶心慌之外,可可身體免疫力差,食量小,無法集中注意力,也非常喜歡玩手機遊戲,「因為玩遊戲的時候心情不會那麼差」。

「但我真的不明白。」媽媽痛苦地用雙手捂住臉,「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竟會得憂鬱症?!」

圖片來源:網路

造成兒童憂鬱症的原因

兒童憂鬱症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突發事件、意外災害等外界刺激,例如地震、重大疾病、直系親屬離世,會給兒童帶來嚴重的心理創傷,引發急性兒童憂鬱症。

此外,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婚姻破碎、與父母多次分離、家長期望過高、管教嚴厲、兒童遭受虐待等環境因素都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給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在校園環境中,學業受挫、與他人發生矛盾、留級、轉學等也可能誘發兒童憂鬱症。

著名華人精神科醫生徐理強教授在《走出抑鬱的幽谷:抑鬱症與信仰探討》一書中曾寫道:

疾病是人類墮落的結果。墮落帶來四種關係的破裂:人與神,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自己的關係,都破裂了。人的疾病是跟這四個關係的破裂有關的。

這是我個人比較同意的觀點。

聖經中雖然並沒有直接描述兒童憂鬱症的例子,正如聖經中沒有提到癌症、心血管病、肺結核等諸多困擾現代社會的疾病。

但聖經中多處都提到了憂鬱和痛苦。

神沒有直接告訴我們關於憂鬱症的答案,但是神理解並體會我們抑鬱的痛苦,並且這世上沒有耶穌無法醫治的疾病,沒有耶穌無法拯救的黑暗。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15)

耶穌也曾論到小孩子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馬太福音》18:3-4)

我相信耶穌愛小孩子,也要在他們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

圖片來源:攝圖網

我們能為孩子們做些什麼?

雖然近年來兒童憂鬱症患者數量不斷增長,但總體來說憂鬱症在兒童中的發病率並不高。

如果發現孩子情緒有持續性異常,出現類似兒童憂鬱症的癥狀,我們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倚靠神,尋求智慧

一方面我們要禱告尋求神的醫治,另一方面要祈求智慧。

如果並非孩子的父母或直系親屬,我們應在禱告中省察、求問神是否給予足夠的智慧、感動、負擔來幫助孩子。如果沒有或不確定,可以單為孩子和家庭持續代禱。

-父母應當教養孩子,給予他們陪伴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

忙碌的工作使得許多父母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和溝通,將教養責任交給家中老人或者外包給老師,這並不是負責任的態度。

作為父母,應當多花時間給予孩子陪伴,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承擔託管責任,積極尋求治療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篇》127:3)

神將兒女賜給我們,我們應當做好管家,承擔託管責任。面對兒童憂鬱症,我們除了籍著禱告交託,也要為孩子積極尋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儘早進行治療。

你身邊有這樣的孩子嗎?

移步留言區和我們聊聊吧

7G關愛中心

周一至周六早10點至晚10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Gtv奇蹟網 的精彩文章:

清宮戲火爆的背後,藏著人性的什麼秘密?
葯神、砍人、跳樓……面對這些熱點,聖經如何能真正指引我們呢?

TAG:7Gtv奇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