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略》說諸葛亮是自薦於劉備,這是真的嗎?

《魏略》說諸葛亮是自薦於劉備,這是真的嗎?

原標題:《魏略》說諸葛亮是自薦於劉備,這是真的嗎?


《魏略》說諸葛亮是自薦於劉備,這是真的嗎?


千百年來,「劉玄德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的故事,在中國不僅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且常常令人唏噓感慨,津津樂道。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蜀相》,更增加了「三顧茅廬」的悲壯色彩。詩曰:「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成都的武侯祠,有一副對聯曰:「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此聯概括了「三顧茅廬」的所有內涵。諸葛亮與劉皇叔「隆中對答」縱論天下大勢,頗有先見之明,足以流芳千古;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劉阿斗,為北伐大計,兩上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諸葛亮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酬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因為「三顧茅廬」把中國人崇尚的「求賢如渴」與「知恩圖報」的思想演繹得淋漓盡致,因此,「三顧茅廬」的故事,得到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一致認同,從而成為千秋美談。


「三顧茅廬」的由來


「三顧茅廬」的說法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首先,它出自諸葛亮向蜀後主劉禪上的《前出師表》,表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劉備)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來,晉朝陳壽撰寫的《三國志》採信了這一說法,記載為:「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爾後,宋朝司馬光作《資治通鑒》時,更是全文引用了陳壽《三國志》的說法。到了明朝羅貫中編寫的《三國演義》中,從「徐庶走馬薦諸葛」到「定三分隆中決策」止,「凡三往,乃見。」這五個字,被演繹成了波瀾起伏、感人至深的上萬字的錦繡文章。再加上各種評書、戲曲在民間的渲染,「三顧茅廬」的故事,由是深入人心。

「三顧茅廬」案中案


從《前出師表》、《三國志》、《資治通鑒》對「三顧茅廬」的記述來分析,在「三顧茅廬」之前,劉備和孔明應該是不相識的。可是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另一種說法,這就讓「三顧茅廬」的故事顯得頗為撲朔迷離,似乎還有案中之案了。


另一種說法來源於魏國人魏郎中魚豢私撰的《魏略》。《魏略》早已亡佚,其內容是在南朝宋人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出現的。當《三國志》寫到劉備「三顧茅廬」後,裴松之作注釋:《魏略》云:「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氂牛尾與備,備因手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言曰:『是何言歟!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自度如何邪?』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非無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今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這一記載說明,當時劉備屯軍於樊城,諸葛亮知道,曹操平定河北後就會來進攻荊州,而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生性猶豫不決且不懂軍事,諸葛亮只好北行去見劉備。劉備與諸葛亮並非故交,又因其年輕(時劉備四十七歲,諸葛亮二十七歲),便把他和諸生一樣對待。劉備與諸生集會完畢,眾賓客都離去了,而諸葛亮卻獨自留下來,這時劉備也不問他想說什麼。因劉備曾以編織席履為業,故養成有空便編織的習慣,此時恰好有人遞給劉備一些氂牛尾巴,劉備便自顧自地親手編織起來。此時,諸葛亮便利用「結毦」進言,縱論抵抗曹軍大計,劉備聽從其計,部隊逐漸壯大起來。「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從這一記載中,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諸葛亮不是由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的,而是「毛遂自薦」自告奮勇找上門來的。魚豢在《魏略》中的這一說法,似乎讓「三顧茅廬」成了案中之案。


「三顧茅廬」是靠譜的


其實,在裴松之的注釋中還有另一段話:「臣松之以為亮表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也就是說,裴松之認為,根據諸葛亮的《出師表》所說,應該不是諸葛亮先去拜訪劉備的,這已經很明確了。雖然聽說了另外的說法,但彼此各不相同到如此嚴重的程度,也實在是令人奇怪。這說明裴松之對此也迷惑不解。

可是,為何不同朝代的史學家在撰寫這一段歷史時都採信了「三顧茅廬」這一說法呢?竊以為,其一,從諸葛亮一生嚴謹的性格來分析,他不可能在大部分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還健在時,無中生有地編造出一個「三顧茅廬」的故事來。這與諸葛亮的性格和品質不相符。其二,在草廬中,諸葛亮為劉備作了如下「隆中對策」:「……今操己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諸葛亮深思熟慮的這一席話,可不是夸夸其談的紙上談兵,而是極具可操作性的。從此以後,在「隆中對策」方針的指引下,十幾年四處飄零、四處投靠、無立錐之地的劉備,終於佔據了荊、益兩州,站穩了腳跟,與曹、孫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驕傲的關二爺沒有認真地執行諸葛先生的聯吳政策,最後不僅弄丟了荊州,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劉先主為了為兄弟報仇,意氣用事,不聽孔明等諸臣的勸阻,親率舉國之兵攻吳,結果大敗而歸,讓三國鼎立的大好形勢付之東流,最後還弄了個白帝城託孤。誠可悲乎?由此可見,從諸葛亮出山後的三國時局發展來分析,「三顧茅廬」之「隆中對策」比《魏略》的說法更靠譜。其三,為何歷朝歷代都把《三國志》作為正史,而未將《魏略》列為正史呢?其中一定有史實考證的原因,即《三國志》大於《魏略》。所以嚴謹的歷代史家都採信了靠譜的「三顧茅廬」這一說法。


有人說,也可以把這二種說法合併起來理解,即諸葛亮先去見過劉玄德,而後在徐庶的推薦下,劉皇叔又「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出山。這種皆大歡喜的說法其實更不靠譜。真正靠譜的說法就是,劉玄德「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定策」。至於魏郎中魚豢為何在《魏略》中提出這一說法,因該書早已亡佚,真假亦無法考證了。


假設,得了荊、益兩州的劉備,如果在後期仍能堅決執行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歷史也許會是另一種走向。可是,歷史卻沒有假設和如果,正因為如此,才讓「出師未捷身先死」「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諸葛亮,格外令人傷感和惋惜。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治世要務:為政之道 寬嚴相濟
皇帝這個職業大概可以歸類於高風險行業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