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下巴疼痛,落下頦了?4招有效緩解

下巴疼痛,落下頦了?4招有效緩解

打哈欠、咀嚼時,下巴莫名卡卡疼痛?小心是落下頦引起!

30歲的小芙,近日飽受左臉頰疼痛所苦;尤其是打哈欠時最明顯。本以為是太累而不以為意,沒想到某天吃了牛排大餐後,隔天一早左側下巴竟疼的無法張開嘴,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患了顳顎關節症候群。

到底什麼是顳顎關節症候群?又是怎麼發生的呢?從人體生理構造來看,導致顳顎關節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落下頦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下頷部附近的咀嚼肌群過度興奮、痙攣,造成患者下巴無法做較大幅度的活動有關。

而造成咀嚼肌群過度興奮、痙攣的原因,則與人體肌群在精神緊繃與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的時候,無法獲得充足的放鬆,或是時常在睡覺時咬緊牙關、磨牙,以及喜歡咀嚼硬度較大的食物、口香糖等不良的姿勢習慣,讓口腔下頷骨周遭的肌肉因過度使用而疲勞有關。

壓力大容易落下頦、女性較常見,嚴重甚至可能影響張口說話

長期下來,肌群就會變得越來越僵硬,等到這些肌肉所承受的壓力累積到無法負載的時候,發炎與疼痛便隨之而來。臨床上也發現,顳顎關節症候群通常是發生在有工作壓力,或是學業負擔大,情緒本身容易緊張的年輕族群上,在性別上又以女性朋友較多見。

一般來說,癥狀輕微者,初期會有張口疼痛、咬合困難、下巴出現偏斜。尤其是在患者張口飲食,或是進行吞咽動作時,有明顯的緊繃疼痛;或在嘴巴張開、閉合時,出現兩側下頷骨動作不同步的情形。嚴重者,更可能進一步影響整側的顏面肌肉、酸痛不已,甚至嘴巴完全無法正常張口說話的程度,上述提到的小芙,就是相當典型的案例。

臨床治療上,牙醫與西醫多是給予止痛、消炎類藥物搭配肌肉鬆弛劑來改善。透過針灸療法能直接改善頸部、頭顳部以及下頷肌群的緊繃壓力;且助於刺激周圍的血循,幫助肌肉組織復原更快速。

除了吃藥、就醫:平時養成這4招更有助積極預防

第1招/適度熱敷:

適度熱敷患處20~30分鐘,能幫助放鬆肌群、消除疲勞,並增加發炎組織的代謝與循環。不過要提醒的是,若局部已發炎嚴重,有造成腫痛加劇的程度,此時則應先用冰敷5~10分鐘,待疼痛緩解後,再熱敷為佳。

適度熱敷患處20~30分鐘,能幫助放鬆肌群、消除疲勞,並增加發炎組織的代謝與循環。

第2招/適度按摩:

按摩也是很好的解除肌肉張力與發炎的方式,但是在發炎期間,患者應把握按壓輕揉,以及先從遠端的肌群放鬆開始的原則。而穴位的選用上,可以使用陽陵泉、合谷、列缺、外關、肩井、肩中俞、風池、完骨、翳風、率谷、下關、上關等穴,以達到疏經通絡,解痙止痛的效用。

第3招/改變不當生活習慣:

日常飲食盡量咀嚼較軟的食物,少吃口香糖或是硬質的食物,以免造成疼痛與發炎更加劇。同時,應避免咬唇、咬指甲、咬牙等動作,以免讓周遭壓力持續累積。

此外,也應必須注意頸肩部的肌肉放鬆,因為臨床也發現,此類患者多伴有肩頸僵硬疼痛的癥狀,而壓力過大的頸部會影響頭面部血流,並造成顳顎關節不穩定的發生。所以不想顳顎關節問題反覆,日常生活更應避免長時間低頭、歪頭夾手機接電話,以及側睡等造成頸部不穩定的姿勢。

第4招/避免熬夜、過勞:

熬夜、過勞也都是累積壓力,增加顳顎關節症候群發生的潛在原因之一。因此,想避免落下頦發生。養成適度運動的習慣,釋放情緒壓力,保持心情放鬆,就是防止全身肌群因緊繃情緒而更加僵硬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工作疲勞時若能適時搭配一些疏肝理氣的菊花、玫瑰、鉤藤沖熱水飲用,也都是能讓心靈與全身上下肌群的疲勞獲得舒展的好選擇。

其實顳顎關節綜合症現在臨床常見,與身心壓力息息相關的文明病,也時常造成患者生活根本上之困擾。不想飽受落下頦之苦,平時除了加強上述的保健之外,當疼痛發生時,要及時就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話養生 的精彩文章:

冠心病,八招四季調養,不慌去醫院!
《我不是葯神》,放棄治療,家屬的決定透著無奈

TAG:中醫話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