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朝千里:質疑「露臉」中國故宮的「古希臘文物」

朝千里:質疑「露臉」中國故宮的「古希臘文物」

原標題:朝千里:質疑「露臉」中國故宮的「古希臘文物」


故宮博物院從2018年9月14日持續到12月16日推出了一場題為「愛琴遺珍——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水下考古文物展」的專題展覽。


中國日報網報道(2018-09-15 08:19)


「愛琴遺珍——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水下考古文物展」的展品打撈於一艘公元前一世紀的沉船,這艘船從希臘的小亞細亞沿岸港口出發,駛向義大利的羅馬共和國,不幸半途沉沒於安提凱希拉島附近水域。


1900年,一群海綿採集者在這裡的50米水下意外發現了沉船,觸動希臘當局和考古工作者開展了一直持續到次年的水下考古工作。這次打撈行動在世界水下考古事業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1976年,希臘文物管理部門又在安提凱希拉島組織了一次考古行動,對沉船遺物做進一步打撈。這次使用了先進的電子監控設備和更為科學的打撈技術,發現了很多被遺漏的文物。

兩次考古行動獲取的文物非常豐富,包括船板、陶瓶、食物、磨盤、武器、樂器、人骨、大理石雕像、青銅雕像、珠寶首飾、銀器、玻璃器、卧榻構件等,讓我們獲知古希臘羅馬時代的造船技術、航海技術、雕塑藝術、手工生產和奢侈生活等。


從以上這次展出品的概要說明看來,好像可以說是證明了古希臘的輝煌以及古羅馬帝國的強大。然而,這種感覺實在經不起推敲。


一.故宮展覽會被推出的緣由


2016年英國好事者刻舟求劍,大海撈針


2016年9月初,英國著名雜誌《Nature》報道稱,考古學家於2016年8月31日在希臘海島安迪基西拉島(Antikythera)地中海沉船遺址拯救珍貴古物時,意外發現了2000年前的人類遺骸。



圖為考古學家布蘭登?弗利(Brendan Foley)、賽奧托吉斯?蒂奧多羅(TheotokisTheodoulou)及亞歷克斯?吐爾塔斯(Alex Tourtas)在尼古拉斯?吉安努拉克斯(Nikolas Giannoulakis)和傑瑪?史密斯(Gemma Smith)的協助下發掘安迪基西拉島沉船遇難者遺骨。圖片來源:布雷特?西摩。Brett Seymour,EUA


英國人好事者在海底50米以下發現號稱「希臘沉船」之後116年之後,突發奇想,對於海底沉船早已蹤影皆無,且被海底地殼運動及海底生物不斷改變海底生物環境的情況下,對於並不確實的所謂百餘年前的一次沉船發現的遺迹進行調查,正好像一個現代版刻舟求劍、大海撈針的故事。


不能排除擺拍的嫌疑。眾所周知,大海的沖刷力、海水鹽分對生物遺骸有非常強的降解能力,再加上海底生物對有機物的攝取吸收消化作用可以降解任何生物遺骸。然而,為何在這裡卻偏偏降解不了2000年前的遺骨?大海如果沒有這點降解能力,海底早已經成為海洋生物遺骸的堆積場,哪裡要等到「希臘沉船」的人類遺骨靜悄悄待人類到21世紀去發現?同時,在它處海底發現的沉船幾乎很少能夠找到人類遺骸,就是這個道理。為何茫茫大海中2000年前人類遺骨此處獨有?而且大海撈針、一撈一個準?


《中國文物報》報道半信半疑、半推半就

中國文物網2016年9月23日編譯報道:近日英國著名雜誌《Nature》報道的這些保存十分完好的遺骸(包括一塊局部頭骨、兩個臂骨、幾根肋骨及兩塊股骨)也能夠解開可能在風暴中沉沒的公元前一世紀著名商船的秘密。



圖為在安迪基西拉島沉船遺址中發現的遺骸,包括頭骨、臂骨及腿骨。圖片來源:布雷特?西摩。Brett Seymour,EUA


據悉,這種水下遺骨非常罕見。通常,沉船遇難者的遺體都被海水沖走或被魚類蠶食,幾十年後很難找到,更不用說幾個世紀的時間。


美國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水下考古學家兼此次考古發掘聯席主任布蘭登?弗利(Brendan Foley)在接受《Nature》雜誌採訪時表示:「我們對這一方面的信息一無所知。」


據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Denmark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古代DNA分析專家漢內斯?施羅德(Hannes Schroeder)稱,初步看來,這具遺骸屬於年輕男子。「它看起來並不像是2,000年前的遺骨。」[詳見:中國文物網發表時間:2016-09-23 17:26:47。]


《中國科學報》跟進報道,半遮半掩、寧信其有


據2016/9/29《中國科學報》跟進報道:


Hannes Schroeder套緊兩隻藍色醫用手套,然後用漂白劑溶液給雙手消了毒。他前面是一個裝滿塑料袋的大塑料箱,每個袋子里都裝著海水和一塊帶有紅色印漬的骨頭。他拿出其中一塊檢查時,幾名考古學家就站在他身後等待著他的「裁決」。他們希望他能夠實現此前從未實現過的一項壯舉——分析已經在水下沉睡了2000年前的一個人的DNA。


窗戶外面,陽光在深藍色的水面上閃耀。研究人員此刻正位於希臘一個名叫安提基特拉的小島上,從這裡乘船到2000年前的商船殘骸處只需要10分鐘。

今年(2016)8月31日,研究人員做出了另一個突破性的發現:埋藏在半米陶片和沙子下的人類骨骼。「我們被震驚了。」美國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水下考古學家、發掘團隊共同主任Brendan Foley說,「我們對它一無所知。」


此次骨骼發現非常罕見,英國倫敦遺產組織「歷史英格蘭」的水下考古學家Mark Dunkley也如此認為。除非是被沉積物覆蓋或是受其他東西的保護,失事船隻受難者的遺體通常會很快被沖走,然後腐爛,或者是被魚吃掉。


失事地點的海床上現在只剩下破碎的盆罐殘骸,潛水員在1900年到1901年間重新獲得了海床上所有看得到的文物。但是Foley認為船上的大部分貨物可能埋藏在沉積物中。他的團隊(包括專業技術潛水員和希臘考古委員會的成員)對其進行了重新定位,並在2014年重新挖掘之前,繪製了50米深的挖掘圖。他們已經找到了一些酒罐、玻璃器皿、來自雕像的兩隻銅矛、金飾和船員使用的水壺。潛水員還在6月重新發現了巨大的錨和「淚滴」形的鉛墜等船體組件。其中,鉛墜可能是古代文字記錄中已知的首個被描述為「戰爭海豚」(一種由商船攜帶的能夠擊碎敵艦的防禦性武器)的物體。


今年(2016)8月發掘的骨骼包括長有3顆牙齒的部分顱骨、兩個臂骨、若干截肋骨和兩段大腿骨,它們明顯來自於同一人。Foley的團隊計劃通過進一步挖掘,了解泥沙下是否埋葬了更多骨頭。


大多數失事船隻都沒有發現任何骨骼,然而安提基特拉卻發現如此多的人體殘骸,其部分原因可能是其他的船隻並未得到儘力調查。研究人員認為,它還揭示了這艘船是如何沉沒的。Foley說,它在當時是一艘巨輪,長度可能超過40米,有多層甲板,船上有很多人。失事地點距離岸邊非常近,位於該島陡峭的懸崖底部。Foley總結稱,一場暴風雨讓船撞上了礁石,人們還沒有反應過來船就解體了。「我們認為事件非常慘烈,船上的人被困在了甲板下」。[詳見《中國科學報》2016/9/29第3版晉楠編譯報道:《追蹤2000年前的那場海難——失事古船骨骼遺骸或揭示首個遇難者基因》。]


古典學者正中下懷,積極策劃推進故宮展會


近年來,以希臘偽史為中心的西方偽史在世界範圍內(包括中國)遭到了深刻的揭露,西方學者中有識之士開始了對西方偽史的反思,部分中國學者也開始反思並揭露西方中心論偽造歷史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研究西方古典學的學者們苦惱萬狀,巴不得出現能夠支撐其偽史繼續存在的新發現,於是英國好事者在2016年的大海撈針行動正中下懷,藉此機會將1900年的沉船舊案翻出來,試圖以此來證明被揭露的西方偽史不是偽造,而是有其考古學依據的。


誰知這一來不打緊,卻暴露了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暴露了這些古典學者們缺乏對西方中心論的起碼認識及基本的文物鑒定知識;選擇1900年的所謂考古發現作為展品,說明展會策劃者缺乏對西方考古學的西方中心論本質缺乏基本了解,並且不具備最基本的文物鑒賞素質。

第二,暴露了這些西方古典學的學者們不識時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復興中國傳統文化是時代賦予中國學者的歷史使命,作為中國的西方古典學學者,理應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歷史知識,從事實出發、實事求是地揭露西方中心論的虛假面目為己任,而不是人云亦云甘當西方中心論的傳聲筒,為西方偽史臉上貼金。


二.1900年所打撈出的沉船及「文物」疑竇重重


何以見得這是一艘公元前1世紀古希臘的沉船呢?


因為沉船中發現了據說是古希臘哲學犬儒派大師形象的青銅頭像。


「哲學家麋集於王庭,乃是整個希臘化時期的座上貴賓。有一個哲學家的青銅頭像是在一艘古代船舶上發現的,船上滿載希臘化時期的古代藝術品,於公元前1世紀上半葉後期沉沒在伯羅奔尼撒南部安提凱忒拉島嶼(Antikythera)附近。這艘船帶著滿倉珍奇貨物,方離開希臘土地,可能正要駛向羅馬,那些藝術品顯然是要用來修飾羅馬公眾與私人建築的。銅像製作於公元前240年、被認為表現的是一位犬儒派哲人,可能是安提斯提尼(Antisthenes),或者是博利斯典河的比翁(Bion of Borysthenes)。犬儒派哲人們奉行個人禁欲主義,鄙視奢靡與物質佔有。在晚期古典時代,安提斯忒涅(公元前445-前365),作為蘇格拉底的信徒,鼓吹說苦行生活應貫徹以美德。犬儒派的創始人是希諾珀的第歐根尼(Diogenes of錫諾普Sinope,公元前400-約前325)。博利斯典河的比翁(公元前325-前250)是安提戈努斯王庭中的一位尖酸哲人,他為世人所熟知的是他關於社會與宗教所發的激進觀點以及他對自然的熱愛。」[上海博物館編《博物館與古希臘文明》第206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然而,所謂的犬儒派的說法實際上是17世紀耶穌會士來到中國以後編出來的故事,並沒有什麼希臘哲學,更不會有古希臘的犬儒派哲學家。


「戴奧吉尼士、蘇格拉底和亞歷山大每每在世說中行我們所不能行,言我們所不能言。我們一旦體認及此,理智上自覺或不自覺就會師之法之,奉為圭臬。問題是:這些人……在世說中的言行卻是經過明末耶穌會士『假捏而得』,正是修辭的開花結果。」[李奭學《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第192頁,三聯書店2010年9月第1版]「戴奧吉尼士」,就是著名哲學家第歐根尼(Diogenea,公元前412-323年)。所謂「古希臘」偉大人物們,如第歐根尼、蘇格拉底和亞歷山大的故事,原來都是由明末耶穌會士們「捏造而得」![詳見董並生《虛構的古希臘文明》第1章第2節相關內容,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何以見得這隻沉船的目的地是羅馬城呢?


按照成說,從公元前700餘年古羅馬建城開始,開創了羅馬城發展的歷史,當羅馬帝國興起之後,希臘逐漸被羅馬帝國所征服,然而,羅馬帝國在征服希臘的過程中,逐漸被希臘的文化所征服。因此,這麼一船精美的物品,非希臘人做不出來,非羅馬貴族消費不起,因此貨物的目的地一定是羅馬,不可能是任何別的地方。


然而,據國際考古學發掘的情況來看,不存在一個永恆之城——羅馬城。實際上所謂的羅馬帝國不過是奧斯曼帝國的一個倒影。考古學所見公元前羅馬建城時期,只發現有簡陋小屋的若干村落。人們發現在地上挖出的小屋的淺淺地基。[詳見董並生《虛構的古希臘文明》第5章相關內容,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甚至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所謂的義大利羅馬也僅僅是一個小村鎮,在文藝復興時,義大利較有名的城鎮有佛羅倫薩、威尼斯、米蘭、熱那亞等[[美]羅賓?W溫克、L.P.汪德爾《牛津歐洲史》中譯本第1卷第103頁,吉林出版集團2009年4月第1版],羅馬小鎮根本排不上名次,輝煌的「羅馬城」為梵蒂岡十六世紀後的新規劃。「在16世紀的前30年中,羅馬成為義大利藝術的新首都,超過了佛羅倫薩。教皇尤里烏斯二世和利奧十世一心要恢復往日的輝煌,吸引了眾多藝術家定居羅馬。」[[法]德尼茲?加亞爾等14位歐洲作者1993年合著、歐洲歷史教科書《歐洲史》中譯本第1版第326頁,人民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0年7月。]

可見,「條條大路通羅馬」——輝煌的羅馬城是16世紀之後的事。因此說這艘船是公元前1世紀的,船上所裝在的珍品是運往古羅馬城做裝飾用的,完全沒有根據。


青銅雕像在海水裡被浸泡、沖刷2000餘年未被侵蝕?


這次故宮展出的報道稱:青銅雕像中有一位「安提凱希拉哲學家」特別引人注目。他只剩下頭部、手臂、雙腳和衣服殘片。「哲學家」面部表情嚴肅,雙目炯炯有神,頭髮捲曲蓬亂,鬍鬚則梳理得非常整潔,他的形象與當時犬儒學派的學者大致相符,所以被冠以「安提凱希拉哲學家」的名稱。[見中國日報網2018年9月15日報道:《350件古希臘「海底遺珍」亮相故宮希臘同日展出故宮文物》。]



哲學家青銅頭像



哲學家青銅手像



哲學家青銅像展示組合


「海洋潛在的破壞力很大,水下遺物會被洋流、海浪及潮汐作用打碎或衝散。另一方面,它會讓金屬物本身裹上一層厚而堅硬的金屬鹽(如氯化物、硫化物、碳酸鹽等),使裡面的遺物得以保存。如果簡單地將遺物從海水中取出而不加任何處理,這些鹽類就會和空氣反應,釋放出酸,從而損壞殘存的金屬。」[[英]科林?倫福儒、保羅?巴恩《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第6版陳淳中譯本第3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

據說從二千餘年前沉船中打撈出來的這位「犬儒派哲學家」的青銅器雕像是這次故宮展中的精品。然而,在海水中被浸泡、沖刷2000餘年,這個頭像和手部造像居然鮮亮如初,完全沒有受到海水的侵蝕、看不出2000年的青銅鏽蝕,實在是匪夷所思。然而,這裡又出現了矛盾之處,同樣是在海底2000年,既然頭部和手部沒有絲毫受損,那麼軀幹胴體及其他部分也應該被保存下來才符合情理,怎麼這些部分被海水腐蝕得蹤跡全無了呢?青銅器中國人見得多了,但在海水中浸泡二千餘年沒有鏽蝕的還真是飽了「眼福」。


同一艘沉船中的另一尊青銅像


不僅如此,在同一艘沉船中據說還打撈出了另一尊青銅像,那一尊更了不得,在海底泡了2000餘年,居然一點鏽蝕也沒有。但是,不知這次為何沒有把那一尊一起運到故宮來出展,是不是怕中國的觀眾不太好糊弄吧。



來自安迪基西拉島的青年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品


「安迪基西拉島青年銅像被命名為『來自安迪基西拉島的青年』,因為它於1900年被發現於伯羅奔尼撒半島以南海域一個名為安迪基西拉的小島附近的古代沉船中。像高194厘米,兩肩和一個眼睛是修復時補上的。像為立姿,全身赤裸,身體各部分重量分布合理,整體上給人以完美的平衡感。軀幹主要以左腳支撐,右腳向後,腳尖點地,整個身體呈現向右方轉動的姿勢。」[上海博物館編《博物館與古希臘文明》第32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沉船中打撈出的古希臘大理石雕像?


據中國日報網報道,這次故宮展會上,一組大理石雕像儘管不再潔白細膩,我們仍然能從殘存的形狀中辨識出古希臘寫實主義雕塑的高超技法與迷人魅力。比如一個做出屈蹲姿勢的男孩雕像,應是一名摔跤運動員,正面向對手,準備奮力一撲。人物比例、肌肉、神態,均刻畫得非常到位。[見中國日報網2018年9月15日報道:《350件古希臘「海底遺珍」亮相故宮希臘同日展出故宮文物》。]



屈蹲姿勢的男孩雕像新京報記者浦峰攝

我們看這尊雕像,一半潔白如初,即報道所言表現了「古希臘寫實主義雕塑的高超技法」,而另一半則好像受到嚴重腐蝕,已經潰不成形。在同一艘失事船上,同樣在海底被海水、洋流沖刷、腐蝕二千餘年,如何能做得到一半受到嚴重腐蝕,另一半光潔如初呢?有其是這尊像的頭部、面部表情,栩栩如生、絲毫未損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行里人一眼望去便知端的,這顯然是做舊不足,缺乏製造假古董的經驗所致,畢竟是1900年的時間點,做假手法還差得遠。


是「古希臘沉船」還是中世紀沉船?


「20世紀初,頭帶硬盔的原始管供重潛技術的發明為各種水下探索、包括海洋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礎,潛水技術在沉船等水下遺址的調查、打撈上得到初步的運用。1900年,在克里特島與希臘大陸之間的安提基希拉(Antikithera)附近60米深的海底發現了運載大理石和青銅雕像的中世紀沉船,希臘政府組織海軍艦船進行打撈。」[吳明春、張威《海洋考古學:西方興起與學術東漸》,載《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期。www.docin.com/p-1470650486.html]


從上述引文中可知,顯然學術界對這艘船的時代有不同的說法。當時進行沉船打撈的是希臘軍艦,而不是海綿採集者,當時人們都清楚那是一隻時代晚近的普通大理石運輸船。至於引文中關於「青銅雕像」的說法就有點離譜了,青銅怎麼可以是「雕像」呢?


三.20世紀初為西方肆無忌憚偽造歷史的鼎盛期


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西方中心論偽造歷史肆無忌憚、甚囂塵上的鼎盛期。在美洲,殖民者完成了從大西洋東岸到太平洋西岸對整個美洲大陸的徹底侵佔,將土著印第安人滅絕殆盡;在非洲,依靠重機槍在20年間將非洲大陸的1萬個部落國家蕩平,將整個大陸按照西方列強所劃分的勢力範圍切割為40餘個殖民領地、瓜分完畢;在亞洲,大英帝國吞併了莫卧兒帝國(印度),八國聯軍攻入中國首都北京,世界上唯一文明古國命懸一線。與此同時,歐洲人內部卻享受著自拿破崙帝國覆滅之後的百年和平,指點江山、躊躇滿志。


自從大英帝國在七年戰爭(1754-1763年)戰勝法國之後,將其原本與法國爭奪中國文化傳播中心地位的方向,轉向了塑造大英帝國自己文化形象的方針,其表現形式為英國及歐洲的「中國熱」、「中國風」突然轉向,從此開始了全面貶抑打壓中國文化,同時開始了以中國文化的內容全面偽造莎士比亞劇作為代表的造史運動。這個運動普及開來傳到歐美列強各國,形成西方中心論的主體內容。


對歐洲自身而言的百年和平時期,正是西方學術界全面構建世界偽史的時期。1900年「希臘沉船」的發現,正值西方學術界全面構建世界偽史運動登峰造極的時期。除此之外,例如特洛伊遺址黃金寶藏的發現,克里特島遺址、邁錫尼宮殿及線性文字B的發現,幾百萬塊泥磚楔形文字的現身及漢謨拉比法典的發現等,都是這一時期被大膽捏造出籠的西方中心論「傑作」。這些偽造品至今被編入各國教科書,魚目混珠,瞞天過海,欺世盜名。


所謂的「古希臘青銅器」缺乏出土地層的記錄

考古學不支持古希臘文明。在希臘所進行的考古發掘中,基本上沒有出土過真正的青銅器;所謂的「古希臘青銅器」,多為來歷不明的展品,沒有地層分明的出土器物。


類似的其它古希臘青銅頭像及人像,也都來歷不明。或者不如說,都是從古董商販手裡買來的,沒有出土地層的證明。例如:



查茲沃斯的阿波羅青銅頭像大英博物館藏品


「根據羅斯在《愛琴海希臘諸島旅記》(卷4,第161-163頁)中的記載,1836年,一些農民在塞普勒斯中部古城塔馬斯索斯(Tamassos)城牆以北1公里左右兩個小村莊之間乾涸的河床挖掘,尋找水源時,發現了一個完整的、略大於真人尺寸的阿波羅銅像。用公牛拖運雕像時,構成銅像的各部分脫開了,手臂和腿都斷落,而頭部從頸部中間焊接處斷開,斷裂部分的內部可以看到原先焊接的痕迹。」[上海博物館編《博物館與古希臘文明》第39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好生了得,古希臘不僅有青銅器,還有現代焊接技術!



帶發箍的青年青銅頭像慕尼黑古代雕像博物館藏品


「目前,只有極少數高品質的古典時期大型青銅像存世,而這尊青年像就是這些罕見作品之一,它曾經是一整座雕像的一部分。18世紀初,兩名工人在那不勒斯王國發現了這座雕像,當時它幾近完好。但由於這座雕像太大了,這兩人擔心被別人知道了他們的發現,因此決定將它分割成幾部分,其中頭像通過古董商輾轉至羅馬大主教阿爾巴尼手中。當時,這尊頭像的唇部還有一層鍍金,眼部則鍍銀並鑲嵌著紅色的亞寶石。但在1800年左右,大概是在將它從羅馬運往巴黎的途中(拿破崙征服義大利之後,曾將阿爾巴尼莊園的古典時期雕像劫掠到法國),這些貴金屬和寶石都遺失了。1815年,路德維希一世將其買到手中。」[上海博物館編《博物館與古希臘文明》第505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奧古斯都青銅殘像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品


「還有一尊奧古斯都的青銅殘像,可能騎在馬上,現已丟失了馬匹,1979年被發現於愛琴海的優卑亞與阿基亞斯·歐斯特剌提阿斯(Agios Eustratios)二島之間,藏於國家考古學博物館。此像創作於公元前10年前後。這位皇帝被表現為成熟年紀的樣子,身著束腰外衣(tunica)與肩袍(paludamentum),右肩配有扣針。他左手持韁繩,右手舉起,為檢閱禮姿勢(adlocutio gestus),是表達威信的祝福或演講姿態。在他左側放置了一把劍。這是皇帝作為政治、軍事和個人崇拜的主帥所具有的尊貴形象。」[上海博物館編《博物館與古希臘文明》第228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按照成說,奧古斯都為羅馬皇帝,公元前1世紀屬於希臘化時期,屬於古典學的範疇。


正如上述例子所陳述的那樣,所謂古希臘青銅器或者說這些青銅像幾乎沒有出土地層記錄,嚴格以科學的態度來衡量,其所表明的年代實際上都沒有考古學的依據。


1928年另一艘沉船打撈出來的宙斯青銅像


「在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第十五展廳中雄踞主導位置的是一尊青銅神像。他被稱為阿爾忒彌西翁的宙斯像(或波塞冬像),因在1928年被尋獲於埃維亞島北部阿爾忒彌西翁海角的一艘沉船中而得名。


到底是宙斯還是波塞冬?已有幾十位專家就此問題寫過研究論文,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他那蓄勢待發的右手,究竟是準備投出雷電,還是揮動著三叉戟呢?似乎第一種假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上海博物館編《博物館與古希臘文明》第318-319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阿爾忒彌西翁的宙斯像 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品


古希臘青銅器,除了採集品或者從古董商販手中購得的銅像等器物,就是從沉船中「打撈出水」的器物,基本上本土挖掘出土的很少,使用科學方法辨明地層留下出土記錄的幾乎沒有。為什麼挖不出來,卻能撈得出來呢?而所撈出來的造像都很難看得出有2千年的海水浸泡銹跡呢?


個中緣由恐怕不難猜出:撈出法比挖出法更容易遮人耳目,如此而已。


既沒有製作現場,也沒有鑄銅模範,更沒有青銅工藝


這樣的青銅器在介紹中往往被稱為「青銅雕像」或「青銅塑像」。用石頭進行雕刻稱為「雕」,用泥巴進行塑像稱為「塑」,青銅器不是泥巴,也非石頭,如何可以稱為「青銅雕塑」呢?青銅器需要鑄造,因此需要模子,鑄造模範在哪裡呢?加上銅礦產地、鑄造工藝、模範的製作都需要得到證明,才可以說這個青銅器可能是當時當地製作出來的。這些,有嗎?一概沒有。


事實上不僅古希臘沒有青銅器,甚至整個歐洲都不存在一個青銅器時代。[相關內容請關注林鵬、諸玄識、董並生合作專著《西方偽史全揭秘》,待出版。]


歐洲的青銅時代概念如何出籠的?


西方歷史學上所謂的「邁錫尼文明」概念,起初由一個名叫施里曼的軍火商改行做假古董生意的商人「發現」了。在邁錫尼豎井墓中不僅發現了黃金面罩,而且「發現」有青銅器,因此稱之為「青銅時代」。然而,這裡所謂的發現了青銅器的說法完全不靠譜。由於這位軍火商敢做敢為,在「發現」了特洛伊遺址之後,又提出了「邁錫尼文明」的概念,迎合了西方中心論偽造歷史的需要,因此,這位軍火商後來被稱為「考古學之父」。


一個與施里曼差不多的神人阿瑟·埃文斯爵士,在克里特島挖掘出了所謂的「克諾索斯宮殿」,並聲稱發現了線形文字泥板文書,在時間上將其發現與施里曼所發現的「青銅時代」合起來,於是就稱之為「邁錫尼文明」。


愛琴海「青銅器年代學」的基礎?


埃文斯的發現,「是考古學史上最著名的和最重要的一次發掘,而且,仍然是我們關於愛琴海青銅器時代的建築學和年代學全部概念賴以建立的基礎。與此同時,還因為它是每年幾十萬遊客的到訪之地……」[[英]邁克爾?伍德《追尋特洛伊》沈毅中譯本第115頁,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這裡,最重要的是每年幾十萬遊客,這不僅關乎當地的旅遊收入,更為重要的是該遺址已經成為西方中心論的核心證據及歐洲古典歷史的考古學標本。


這個遺址沒有發現青銅器,如何可以作為「青銅器年代學」的基礎呢?


以陶器風格定青銅器年代


「埃文斯的解釋完全符合對於卡洛凱里諾斯發現的陶器所做的有關分析,法布里修斯、奧蘇利耶、富特文格勒(Furtwangler)和羅斯科(Loschke)等人,都考察過這些陶器並發表了論文,施里曼和德普菲爾德也發表過相關評論。所有這些專家都認同這種以陶器的風格以及大致的年代,從已經發表的有關圖片來看,我們可以確定他們(和埃文斯)是正確的,此皇宮在公元前13世紀的確曾被希臘王朝佔有,正如荷馬在史詩中所描述的,在傳說的特洛伊戰爭發生的年代,亞該亞的伊多墨紐斯從他的克諾索斯皇宮派遣了一支軍隊。」[[英]邁克爾?伍德《追尋特洛伊》沈毅中譯本第118頁,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愛琴年代學是考古學家們根據不同時期陶器風格的變化建立起來的。……按陶器建立的年代分期只是相對的,絕對年代需要依靠與其它年代體系清晰的古文明的比較來確定。……希臘本土的青銅時代年代體系也是在陶器分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1916-1918年,美國考古學家卡爾?威廉?布勒根對科林斯附近的史前遺址克拉庫(Korakou)進行發掘,發現那裡的文化堆積層序分明,使得他得以按陶器風格進行分期,隨後,布勒根與英國考古學家阿蘭?瓦斯合作,試圖對希臘本土的青銅文化進行分期。1918年,他們效法埃文斯對克利特青銅文化的三分法,將本土青銅文化——『希臘底文化』(The Helladic Culture)劃分為早期(HE)、中期(MH)和晚期(LH),此後又將其細化,將每期分為Ⅰ、Ⅱ、Ⅲ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以標誌性陶器為基礎。」[Blegen and Wace1916-1918,第175-189頁。見拱玉書、劉文鵬、劉欣如、李政、王以欣《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歷史與現狀》第346-347頁,崑崙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原來,是用此處所「發現」的陶器與邁錫尼的陶器相對比,判定其為同一時期,而邁錫尼豎井墓穴中曾由施里曼發現過黃金面具及一些青銅器具,因此冠以「青銅時代」的概念。然而,施里曼所發現的黃金面具及青銅器具,不僅疑竇重重,而且孤證不立。


這些所謂的考古學家,應該到中國來看看什麼是青銅時代,看看中國所出土的大批青銅禮器、兵器、青銅工具,了解了什麼是青銅器,再去談論「青銅時代年代學」的概念。


邁錫尼文明年表


邁錫尼文明年表由瑞典學者Arne Furumark根據所發現物品的類型及所屬地層編纂。該時期對應於希臘青銅時代(Helladique)晚期(法語:Helladique Récent,HR;英語Late Helladic,LH)


前1550年-前1500年:青銅時代晚期Ⅰ(邁錫尼的墓坑圈A與B);


前1500年-前1450年:青銅時代晚期ⅡA;


前1450年-前1425年:青銅時代晚期ⅡB(邁錫尼人到達諾索斯);


前1425年-前1380年:青銅時代晚期ⅢA1(諾索斯被毀,大陸邁錫尼宮殿的初建);


前1380年-前1300年:青銅時代晚期ⅢA2(邁錫尼宮殿建造的高峰);


前1300年-前1250年:青銅時代晚期ⅢB1;


前1250年-前1200年:青銅時代晚期ⅢB2(階段末期大陸宮殿被毀);


前1200年-前1125年:青銅時代晚期ⅢC1;


前1125年-前1100年:青銅時代晚期ⅢC2。


HRⅠ對應於青銅時代中期與晚期的轉換期,邁錫尼文明始於此時期。


HRⅡ時期遺迹有了顯著增加。在該時期末葉,米諾斯王宮諾索斯(Knossos)、斐斯托斯(Phaistos)、馬利亞(Malia)和薩克羅(Zakro)已經建成。其後只有克諾索斯宮被重新使用,並融入邁錫尼風格。一般認為它被入侵克里特的邁錫尼人佔領。皮洛斯的線性文字B文本大致定年為HRⅡB。


HRⅢ時期邁錫尼文明繼續擴張。在克里特之後,其餘的愛琴海島嶼(如塞克拉迪斯和羅德斯島)及小亞細亞都出現了其定居點。在整個地中海沿岸都能發現邁錫尼遺物,甚至及於中歐及不列顛群島。在塞普勒斯和黎凡特(Levant,地中海東岸)也發現了邁錫尼人的定居點。


在希臘本土,王宮-城堡以及巨冢(tholoi)變得越來越壯觀。對於HRⅢB1時期,在邁錫尼和奧科美那斯(Orchomenus)發現的珍品見證了邁錫尼統治者所積累的財富。這一個時期是邁錫尼文明的巔峰。諾索斯的那些文獻無疑屬於HRⅢB(約前1250年)。[見[百度百科/邁錫尼]條。]


請注意,不要被這樣的「年表」所忽悠。這裡講「青銅時代」概念,然而,除了少量假古董之外,並沒有多少真正的青銅器文物作支撐。同時,這樣的年表並非建立在14C測定年代的基礎之上。


克里特島「克諾索斯宮殿」是20世紀初的新建築


我們在克里特島所見到的這座所謂的「古希臘」克諾索斯宮殿,原來是20世紀由埃文斯爵士使用新型鋼筋水泥建材所建的新建築!


「克諾索斯是愛琴海上一處最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它是所有前往克里特島的旅行者的必選之地。現在的遊客穿過經由阿瑟?埃文斯爵士(Sir Arthur Evans)的努力而得以重建的大廳、庭院和階梯,便可以直接進入到一個看起來既純真又詭秘的曾經失落的古老世界。埃文斯是我們第2研究階段中的重要人物,就像施里曼之與特洛伊,克諾索斯的故事也與埃文斯本人的『神話』難分難解。」[[英]邁克爾?伍德《追尋特洛伊》沈毅中譯本第108頁,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克諾索斯宮殿北入口,約公元前1600-前1400 希臘克里特島



克諾索斯宮殿地上建築遺存[以上兩幅圖片分別見上海博物館編《博物館與古希臘文明》第35、51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破譯」B類線形文字者年齡未滿30歲


「在過去的幾個星期,我得出這樣的結論:不管怎麼說,克諾索斯和皮勒斯所使用的書面文字應該是希臘文,一種古老而難解的希臘文,因為它畢竟比荷馬時代還要久遠500年,而且又是一種縮寫形式。儘管如此,它終究是希臘文。


——米歇爾?文特里斯,在BBC第3套節目上的談話,相關內容在《聽眾》雜誌上轉載,1952年7月10日


B類線形文字的破譯者,年輕的米歇爾?文特里斯(Michel Ventris)是一位建築師,同時也是一位希臘學的業餘愛好者,自1936年還是一個14歲的學童時,聆聽了阿瑟?埃文斯爵士的一次講座之後,他便一直為B類線形文字的奧秘所著魔。在英國廣播電台發表此番著名的談話時,他還不到30歲。」[[英]邁克爾?伍德《追尋特洛伊》沈毅中譯本第139-140頁,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古埃及文的破譯者商博良與古巴比倫語的破譯者都聲稱是在二三十歲愣頭青時破譯失傳幾千年的拼音文字的,這位古希臘文的破譯者也不例外,為什麼越是難度大破譯者的年齡卻越是年輕呢?


學術界早已開始質疑線文B泥板文字釋讀的可靠性


「由於學術界對邁錫尼人入侵和克諾索斯宮殿毀滅時間的分歧加大,而克諾索斯的線文B在克里特的使用時間問題趨於複雜化。邁錫尼人佔領克諾索斯的時間可能是公元前1450年,也可能是1375年;而克諾索斯的線文B泥板可能屬於1375年的破壞層,也可能屬於13世紀(LHⅢb)宮殿最終被焚毀的那個破壞層。克里特使用線文B的開始和終結時間因而變得朦朧難定。」[拱玉書、劉文鵬、劉欣如、李政、王以欣《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歷史與現狀》第451頁,崑崙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由於屬於印歐語系的古赫梯語與希臘語和梵語相差很遠,分裂時間被設想得要比赫梯人入侵小亞的時間要早得多……」[拱玉書、劉文鵬、劉欣如、李政、王以欣《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歷史與現狀》第425頁,崑崙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英國學者辛克萊?胡德和德國猶太學者恩斯特?格魯馬克對溫特里斯釋讀線文B泥板的可靠性提出質疑。[拱玉書、劉文鵬、劉欣如、李政、王以欣《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歷史與現狀》第423頁,崑崙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古希臘」存在「青銅器文明」嗎?


「梯林斯也是青銅時代的一座重要城市,在神話中以其雄偉的『獨眼巨人牆』著稱,曾被荷馬稱作『有堅固城牆的梯林斯』,……其古城廢墟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北部的阿爾哥斯平原南端,瀕臨阿哥利斯海灣。……1884-1885年,謝里曼與其助手,德國考古學家威廉?多波菲爾德(Wilhelm D?rpfeld),正式發掘了這座古城,發現了上城的邁錫尼宮殿牆基。……1976-1983年,德國考古學家克勞斯?基里安(Klaus Kilian)發掘了古堡下城,隨後又重新考察上城的宮殿遺迹(1984-1985年),澄清了青銅晚期梯林斯遺址的建築史。從1994年起,下城的新一輪考察項目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約瑟夫?馬蘭(Joseph Maran)教授的領導下再次展開。古堡上城的修復和保護工作也從1997年起開始。……


1952-1958年,雅典美利堅古典研究學院院長約翰?卡斯基(John L.Caskey)領導的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考古隊發掘了伯羅奔尼撒半島東海岸的勒納遺址(Lerna)。從新石器時代至晚期青銅時代該遺址始終是重要的人口聚集區,而且是早期青銅時代最重要的居民點(LernaⅢ)。這裡有雙層的防禦牆、城門和塔樓,牆內的各種建築,包括中期希臘底時期典型的半圓形建築(apsidal)和位於中央的屋頂上覆蓋赤陶瓦片的大型雙層建築『陶瓦大屋』(House of Tiles),該建築在EHⅡ末毀於大火,在隨後的EHⅢ時期被覆蓋以圓形土冢。」[拱玉書、劉文鵬、劉欣如、李政、王以欣《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歷史與現狀》第352-354頁,崑崙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說是青銅時代,事實上並沒有什麼青銅器出土,考古所見到的東西,都是屬於史前時期的一些原始住民的遺物。


沒有青銅能有青銅機械裝置?2000年前的計算機?


安提基特拉機械裝置——現代造偽的鐵證


1900年發現的這隻沉船中,到目前為止,其最有名的發現是一塊精緻程度驚人的鐘錶裝置,模擬了天空中太陽、月亮和行星的運行,被稱作「安提基特拉機械裝置」。[參看《中國科學報》2016/9/29第3版晉楠編譯報道:《追蹤2000年前的那場海難——失事古船骨骼遺骸或揭示首個遇難者基因》。]


「1900年,從安第凱瑟諾島附近的水下發現了大量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在水下沉睡了兩千多年後,又在博物館待了幾十年,直到普賴斯重新發現並研究它們。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普賴斯把科學儀器的使用時間向前推到了公元前1世紀。在這套裝置中,起關鍵作用的是齒輪系。齒輪之間緊密的咬合,保證了穩定的傳動關係,從而為精確計時提供了條件。」[黃勇《齒輪機構對人類文化的作用》,載《科學技術哲學研究》第28卷第3期2011年6月。]


據說這一高度複雜的設備由約40個青銅齒輪和傳動裝置組成。它有時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古希臘人將其用於跟蹤太陽系的運行周期。歐洲人曾花費1500年的時間效仿製造了另一個類似複雜程度的占星時鐘。



這張圖片即「安提基特拉機械裝置」,不知為何據說這次沒有拿來參展


這件被稱為雅典的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安提基特拉機械裝置」,儘管沒有過來參加這次故宮的展覽,然而該物品卻是從同一艘沉船中「打撈」出來的「神物」。


古希臘沒有青銅器,古希臘哲學家不屑於動手干技工活兒,但是古希臘沉船中偏偏有青銅齒輪裝置?而且被稱為是人類最早的計算機!


事實上,歐洲最早的齒輪圖紙是達芬奇繪製的。達芬奇何從的來繪製機械製圖的靈感呢?是中國。文藝復興之初,元代的插圖本《農書》流傳到歐洲,這才是歐洲齒輪概念的濫觴。利用齒輪傳動製造機械的觀念在歐洲是17-18世紀之間的事,何來二千年前的計算機之說?歐洲中心論偽造歷史肆無忌憚,這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關於安提基特拉機械裝置,我的朋友諸玄識有很好的揭露文章,歡迎大家參閱,我這裡就不贅述了。


2018年9月26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新時事 的精彩文章:

何新:閟宮神女與中國古代的女性崇拜
何新論希臘偽史答問錄(之七):關於希臘偽史的循環詭辯

TAG:何新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