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第一艘航母,當年過土耳其還要繳納安全費用?

中國第一艘航母,當年過土耳其還要繳納安全費用?

原標題:中國第一艘航母,當年過土耳其還要繳納安全費用?



1983年蘇聯軍方決定建造第二艘航母「定單106」,同樣由當時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當初的設計,兩艘同級載機巡洋艦的滿載排水量為67000噸,全長306米。到了1988年,船體建造成功,並下水。1990年7月, 「定單106」被命名為瓦良格號,以紀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沉沒的瓦良格號巡洋艦。至1991年11月,瓦良格號的建造率已達68%。蘇聯解體後,出於「因地制宜的考慮」,瓦良格號由烏克蘭獲得,但由於烏克蘭經濟狀況不佳,無力繼續建造,工程就此停工,半途而廢。此後一直停滯在造船廠。


拖船正正在拖瓦良格號航母


1998年,以香港創律集團旗下子公司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的名義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號,聲稱要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1999年7月,創律集團僱用一艘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航程。通過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在第三國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攔阻,強行命令瓦良格號退回黑海。隨後在8月,瓦良格號又試圖通過海峽,又遭到土政府的攔阻。瓦良格號被阻擋在黑海中,漂蕩了很長時間後,又返回原海港。


瓦良格號通過海峽


中國與土耳其的交涉一直持續到2001年下旬。中國不斷強調,將完全負擔瓦良格號通過海峽的安全保險費用以及萬一造成損失的賠償問題,並從中國派遣幾艘大馬力拖船來協助拖行瓦良格號,保障通過海峽的航行安全。這才得以把這個龐然大物拖到中國,2002年3月4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安全停靠在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結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時4個月的艱難遠航。到中國後由大連造船廠改造的「瓦良格」」號航母,於2011年十月下水試航,於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接中國海軍服役命名簡稱"遼寧艦",舷號16。



遼寧艦艦艇編隊遠海訓練的畫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想事陳 的精彩文章:

中國第三艘航母已開始建造,航母艦載機數量夠嗎?

TAG:新想事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