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傳一刻」第199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一)

「真傳一刻」第199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一)

「真傳一刻」第199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一)

講者簡介

張馳,男,1985年8月生,吉林長春人,民革黨員,現任長春中醫藥大學傷寒教研室教師,世界中醫聯合會青年中醫培養工作委員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術傳承與創新聯盟理事,頤仁青年中醫會理事。師承海外中醫師沈謙益先生,傳承傷寒氣化學派理論。

主要從事《傷寒論》理論教學及臨床應用,臨床主攻方向:惡性腫瘤、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支氣管哮喘、腎病綜合征,在臨床工作中獲得了患者的廣泛好評。

著有《新刊四海同春疏注》,學苑出版社,2012;《傷寒論錢塘章句疏要》,學苑出版社,2017。

中醫家推薦

中醫人有一個尷尬或者說悲哀的地方,那就是有時知行不能合一,理論只是停留在書本和口頭上,沒有落實到具體的臨床。比如說奇恆理論,《內經》曾專門討論,是藏象學說的重要部分,但是臨床卻鮮有人落實運用。本文張馳老師將從仲景《傷寒論》中探尋奇恆病證治思路,希望藉此為奇恆理論的「從經典到臨床」先行開路。因篇幅較長,將分篇刊出。本期思考:為什麼小柴胡湯能治療熱入血室?血室等同於肝膽嗎?

■ 溫馨提示:本文約6068字,閱讀大概需10分鐘。宜泡一壺清茶,慢品。

▽ 講稿實錄 ▽


今天可以說特別高興,實際上跟大家做交流和報告為數不少,但是今天能有幸在我們的主場作戰,也是在我們的母校做一場交流,本人非常開心,也代表學校歡迎我們廣大遠道而來的同學們,希望大家在我們的白山黑水經歷這麼幾天非常充實的學習有所收穫,謝謝大家。

破題:奇恆病仲方證治

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題目,大家看得也很清楚,叫《奇恆病仲方證治》。「奇恆病」是什麼概念呢?我們知道,人體有七個比較特殊的臟腑,我們稱之為奇恆之腑。那麼這個「仲方」怎麼說呢?當然指的就是仲景先師的經方。

我們談到經方的話,其實就有一個概念,經方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比如說常見的經典方、經驗方。顯然,這兩個解釋其實並不能完全站得住腳的,因為我們知道漢代有一部著作,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它裡頭有這麼一段話:「古之方技者有四,一曰醫經,二曰經方,三曰房中,四曰神仙」,漢代那個時候將經方稱之為古方劑,顯然它的源流是很長的。據我們師門的故老相傳,老前輩們說什麼是經方呢?實際上是有準確定義的,當然它最後有一套數理體系,借用家師沈謙益先生說法概括一下,「天圓地方,經天緯地」,從這個角度、模式,是我們說的經方。

那麼關於經方的跨度,我們說的經方之始,實際上在古代已不可考,有人說《神農本草經》,有人說《伊尹湯液經》,對吧?那麼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顯然是仲師的《傷寒論》,仲師在明代的時候封聖,我們稱他為經方之始,那麼誰為經方之大成呢?過去師門裡面,老輩通常這麼認為,那就是藥王孫真人為經方之大成

那麼我今天講的經方,因為沒有把範圍擴的太大,所以僅僅是從仲景先師的這個角度,從仲景方的角度來看奇恆病。

引《傷寒論》「熱入血室」證

講奇恆病之前,咱們先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個條文。哪三個條文呢?我們《傷寒論》教材中,它們往往被收在少陽篇,那麼實際在原著裡面,它們見於太陽。我們今天劃在少陽,是因為它們裡邊都用了小柴胡湯。

1、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143)

2、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144)

3、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145)

這三個條文雖然內容略有不同,但是大體的核心大家可以看到差不多。首先第一個條文說什麼呢?「婦人」,就是女子對吧,「婦人中風」,這個中風可以理解成狹義的中風,發熱汗出,這個時候就會「發熱惡寒」,如果沒有後頭這四個字,這就是一個桂枝湯證了吧?結果出現了哪四個字呢?「經水適來」。那麼在我們今天的臨床上,就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有一些搞臨床的老師,常年搞臨床發現一個特點,一旦這個女子一到來例假的時候就發燒,那麼這個時候諸方無效,只有用一張方子,什麼方?小柴胡湯,非常非常實用。甚至我們可以反過來推,有的時候看到這個人小柴胡脈證,這是女孩對吧?那你給她用這個方子,用著用著,突然之間就發燒了,能說明什麼呀?她可能之前在某個例假的時候感寒,按照我們現在流行的說法,這個叫伏邪,是吧?

話說記得大概將近十年前,有一次有一個內地的女演員,當時我給她開這個方之後,突然間發燒了,然後她自己把葯停了。停了之後複診來找我,說我這個吃完葯呀都挺好,但開始發燒。哎呀,我一拍大腿,我說你應該接著把葯吃完。她說沒有,我停了。我說壞了,錯過一個機會。反過來,我說你以前每次來例假的時候都會發熱嗎?都感冒對不對?她說,哎,是這樣的。那這種情況,其實我們在臨床中能遇到很多,這個條文它講的是這麼一個概念。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之後,「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那麼我們知道,大概女子來例假幾天是正常的?(台下答:五天、六天、七天……)你看現在好幾個答案,在這兒我們說一個觀點呀,很有意思。古代的時候,我們說月經叫經水,而且古人也稱為什麼呢?月信,是吧?哎,這就好玩了。古人說天地人三才各有一樣東西是講信用的,在天有什麼呀?月亮之盈虧;在地呢,有潮汐之漲落;在人就有經水之來複。那麼它的標準的時間,當然我沒見過哪本書上說過,我是在自己的理論推導,包括臨床的摸索之中,得出的個人的一家之言,我認為女子月經周期以二十八天為標準,它應該相當於是一個月亮運行的周期,二十八天多一點,如果是三十天,實際上就長了。那你看很多女子剛來例假的時候,小的時候月經比較規律,往往二十八天,成年之後,很多婦科疾病的治療,像這個甲狀腺、乳腺等等,還有美容養生,那麼通過把月經周期調到二十八天,調一個例假周期就行了。所以婦科的關鍵在於月經的周期,這個很重要。

那麼來例假幾天為準呢?我們說「陽數七,陰數六」,個人觀點認為,七天是比較好的,比較理想的,但實際上很多人來不了,五天還行,三天就少了。經過很長時間的積累之後,地氣不升,天氣不降,那麼好多問題,像一些囊腫、腫瘤的問題呀,可能就出現了。

那麼這個病正好「得之七八日」,大概就是貫穿了它來例假開始一直到結束吧,這幾天一直在發熱。發熱之後呢,「熱除,脈遲身涼」,它裡頭說了兩件事。第一,這個人現在例假過沒過去呀?從咱們的經驗來看,顯然是過去了,你看它這個分寸,它沒說「六七日」,六七日這就懸了是吧,「七八日」是過去了。第二,例假過去了之後,發熱還有沒有了呢?沒有了。沒有了之後,「脈遲身涼」。從陰陽的角度,你認為它是陰還是陽的狀態?陰,很好。當有一些經典看的不清楚,我告訴大家一個訣竅,《內經》裡頭就說了這個口訣了,叫什麼?「謹熟陰陽,無與眾謀」,你心裡有陰陽之後,不用去跟別人會診,你就問問你自己,這個是陰還是陽,對吧?很多複雜的問題放在陰陽的層面都會變成簡單的問題,這是一個技巧,火神派玩這個玩的非常好。

「脈遲身涼」之後,它是一個從陰化的象。那麼究竟是否變成陰證呢?那我們往後看,發現這裡頭有點事了。怎麼樣呢?「胸脅下滿」。 胸脅為少陽之部位,一看見這個,很多人都容易聯想到什麼呀?「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聯想到這兒了。後面「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提了一個概念,什麼概念呢?「熱入血室」。熱為外邪,血室為什麼?為部位、為臟腑,熱入到這兒。血室是什麼臟腑呢?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它歸哪個經呀?這就麻煩了,對吧?

精氣神學說、奇恆理論的尷尬與悲哀

今天給大家講這個概念呢,也是有一些感觸。我的學生特別習慣我的一個說法——精氣神,在門診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講,我說這個人的精氣大虧、元神空虛,經常講這個。 很多同學冷不丁到我診室一聽,還不太習慣,後來不聽我講這個就不習慣了,為什麼? 很多大病,當你一籌莫展的時候 其實從精氣神的角度來看,就變成很簡單了,這是我們 臨證 的一個 大技巧 ,尤其是我們診室的同學,應該是印象很深的,對於重症,那時候精氣神太重要了。所以我們在臨床上有一個很悲哀的問題,在這兒呢,我也冒一個大不韙,其實我們今天的精氣神學說,你跟任何一個學中醫的人聊天,一開始的時候你問精氣神學說是不是我們中醫的重要理論,一般都認為是,對吧?但是,很悲哀在哪兒呢?一旦到了臨床上,精氣神去哪兒了?同樣的悲哀,也發生在奇恆之腑。那麼我們有那麼多重要的奇恆理論,當我們臨床披上白大褂,拿著片子的時候,這些東西去哪兒了?這時候你再說中醫不好用,說得出來嗎?你用的是中醫嗎?我說得有點兒重了,但真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的同學們要反思,不能沉浸在「今天中醫發展了」,真的發展嗎?我們自己琢磨琢磨,不要搞那些激情澎湃,我們冷靜一點,反觀內照,這是中國人永遠要做的一個事情——反觀內照。那麼我們有沒有把這些東西真的都理解?我們一看《內經》的時候,有沒有「這段都懂,這段很好嘛,那後頭這一段,我回頭等過兩個月再看吧」,就這樣過了是嗎?這樣的時候,你過的是《內經》嗎?過的是你自己,把自己過去了。

刺期門與俞募配穴

那麼回過頭來,這裡頭就出現「血室」,熱入血室,那麼這時候該怎麼辦呢?告訴你說「當刺期門」,說了一個穴位——期門。咱們針推的同學也很多啊,期門跟誰有關係?肝。在肝的什麼穴?募穴。很好,肝經之募穴。募穴幹什麼用呢?你看,我們一個有非常經典的針法,叫俞募配穴,大家還記不記得?有一募就有一什麼呀?俞。你們在臨床用不用這個針法?其實我們作為高校的老師都很冤啊,為什麼?好多東西你必須得教好,教好之後呢?咱開個玩笑啊,同學們有可能還沒太把它當回事,回頭到社會上你還去交錢,其實回頭一看,還是這些東西。你說我們高校老師冤不冤?這東西上課沒講嗎?能治什麼?能治癌症啊,同學們,治大病!我們講一個問題,俞是幹什麼的?俞在背,背為陽 ,腹為陰,陰陽不就說完了嘛,就這麼簡單。它是單獨的一套式法,包打天下。

我過去曾經陷於這種迷局,尤其那個時候剛剛腫瘤治的多一點,當時心裡頭在想,找一些訣竅,哪種癌用的什麼藥專門治它,大家都犯過這毛病。後來治的多了,有勝有敗,那麼漸漸的對醫理也有了一些重新的認識和發現,自己抽自己一嘴巴,搞錯了,這東西你就得用中醫的東西去搞它。現在不誇張的說,在門診的時候,我治腫瘤也不知道哪來的這種自信,患者來了之後,開五味小葯,轉身就讓患者走了。走了之後,患者家屬偷摸兒回來,「大夫,我們這是癌呀」,我說「知道,知道,吃藥去吧」。自信從哪兒來,同學們,中醫給的!你真的把它精髓的東西得其神的時候,有一種叫什麼,藝高人膽大,當然我肯定達不到,就是說你對它的生理病理有沒有了如指掌的透徹?就像你開車,什麼時候會心慌?沒有導航的時候你心慌,有導航還慌嗎?是這個道理吧?熟了就不怕了。那麼同樣是這個道理,募和俞,那麼募告訴我們什麼?精氣之所募集之地。

那麼為什麼瀉期門呢?它針對誰?針對的是中風外感,還是血室,還是什麼?同學們,不怕血室,也不怕中風,就怕熱入血室,大家懂我的概念了嗎?當例假不來的時候,血室不開,任你發燒,無所謂,明白吧?但是血室一開的時候,熱一藏進去,這就有一個問題。人的濁氣你覺得應該是走六腑還是應該走五臟?六腑,很好,同學們都很聰明,這東西實際上你會的,引導一下,你就過來了。那麼精氣應該藏六腑還是五臟啊?五臟。那我問你,濁氣藏五臟行不行?不行,藏在心臟「嘎嘣」就過去,是這樣吧,心梗啊,藏在肝臟肝昏迷,藏在腎尿毒症,是這麼回事吧?它應該歸六腑。同樣一個道理,現在這事兒不太合適吧?血室打開了,誰藏進來了?濁氣藏進來了。是它該呆的地嗎?不是。所以怎麼辦?我瀉背俞行不行?瀉背俞之後,肝臟不答應啊,是這個道理吧?你六腑現在是正常的,現在誰得病了?藏精氣藏在哪裡?

「熱入血室」的其他表達方式

這塊大夥有點迷離了,沒事,我再講一會兒,你就不迷離了。大家有疑問,肝是管血室的嗎?你自己先琢磨,我們看下一條。「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這裡仲景先師用了另一個角度和方式來表達熱入血室,「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時間節點都一樣,說往來寒熱之後例假才結束,這也是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血必結,所以怎麼樣?「如瘧狀」,這個不是胸脅滿啊,是另一種表達,對吧?發作有時,這時怎麼辦呢?「小柴胡湯主之」。這沒有刺期門,用了一個方,小柴胡湯。

那麼後頭再一次的重複,「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到晚上之後怎麼樣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 「晝日明了,暮則譫語」,這兒有一個智慧,咱們說邪在陰分還是陽分?陰分。咱們都知道在陰分,好多同學聽過我的課,之前我們講這個傷寒條文的時候,當時說一個乾薑附子湯證,還記得吧?「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而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晝日煩躁不得眠」,那麼它傷在什麼?傷在陽分。晝夜就是一個陰陽,你不要說沒告訴你真相。自古天道不獨密,大自然就是我們的答案,陰和陽、天和地,它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你真相是什麼。同樣一個道理,「暮則譫語」,那麼傷在陰分。這個時候該怎麼辦?那你琢磨吧,有什麼辦法用什麼辦法,對吧?後頭,問題就不多了,在這兒留了一個暗語,就是給大家說了一句話,一個小總結。是什麼呢?「小柴胡湯主之」,這個證啊,用小柴胡湯,對吧?

思考:熱入血室等於熱入肝膽?

那麼,小柴胡湯也好,期門也罷,是不是熱入血室就等於熱入肝膽?那麼如果是的話,《內經》里還有必要單獨把血室拿出來嗎?直接一個肝膽就OK了嗎?但是如果不是,它為什麼沒有單獨哪個穴和哪個經,比如就是血室穴,或者哪個方專門治血室的,對吧?它為什麼要借道小柴胡呢?這個我希望大家現在要思考啊,不思考後面你跟不上的,在這兒你一定要琢磨,血室等不等於肝膽?用小柴胡等不等於用疏肝的方法來治血室?也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我在這兒不做定論,好吧?我們接著看後面。


「真傳一刻」第199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一)


整理校對:采采 邰麗媛 陳劍城

審核:張馳老師

編輯:朱麗莉

聲明:

·本文根據張馳老師2018年7月在「從經典到臨床」優秀中醫學子長春中醫藥大學暑期培訓班的學術報告整理,由「中醫家」協助整理編校。

·感謝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青年中醫培養工作委員會、深圳市頤仁中醫基金會、頤仁青年中醫會、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傳統診療醫院、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大力支持。

· 歡迎投稿:bianjibu@zhongyijia.com.cn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膝關節痛該如何鍛煉
醫家號|沈凌波:紅樓醫話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