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透視比特大陸招股書五大玄機,全球最大礦機巨頭是如何煉成的?

透視比特大陸招股書五大玄機,全球最大礦機巨頭是如何煉成的?

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陸正式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說明書。鏈得得App注意到:過去5年,它近乎百分之九十的收入都來自礦機銷售。截至 2018 年6月末,公司累計售出螞蟻礦機系列為467萬台,擁有74.5%的市場份額。

小小的礦機,創造了巨額的財富。根據招股書披露,比特大陸收入從2015年的1.37億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25.17億美元,並在2018年上半年收入達28.46億美元,遠超世界排名第二、2017年營收僅13億元的數字貨幣礦機生產商嘉楠耘智。

亮眼的財務數據背後,「比特大陸是否有持續的盈利能力」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隨著數字貨幣市場持續低迷,礦機銷售量銳減,「比特大陸們」依靠單一業務賺取巨額收入的時代逐漸宣告結束。

「全產業布局,轉型人工智慧晶元市場」的策略能否成功,不僅關係到比特大陸的命運,更影響整個數字貨幣礦機行業的未來走向。

視角一:全球礦機霸主的營收命門

只用了五年時間,比特大陸就從由兩個30出頭的小夥子創立的「小作坊」變成了一家員工數超過2000人的全球最大礦機供應商。相比於競爭對手嘉楠耘智,比特大陸直至2013年底才交付第一代螞蟻礦機。

2013年11月,比特幣價格開始瘋長,從207美元漲到1149美元,在幣價的刺激下,售價22000元的S1礦機被搶購一空,螞蟻礦機正式進入市場。

(螞蟻礦機第一代S1礦機)

「暴力挖礦」曾吸引大量貪婪者入局,但是真正能存活下來非常有限。為了讓礦機算力更快、更省電,特幣大陸設計了定製晶元——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當時的ASIC是專為比特幣挖礦設計,去除了不必要的功能,全力提高算力減少能耗。

此後的三年間,比特大陸專註於迭代螞蟻礦機版本,並在2016年推出高性價比礦機S9,其算力高達14.5TH/S,據傳比特幣全網總算力曾因為這款礦機而一度暴增 。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比特大陸「比特幣」、「比特幣現金」的礦機平均價格分別為463美元、767美元、1231美元;2018年上半年,平均價格為1012美元。

而從2016年起,比特大陸開始銷售其他類型加密貨幣礦機,平均價格均在1000美元左右,其中2017年平均價格高達1553美元。只是不同類型礦機的平均價格分別為多少?在此次招股說明書中並未提及。

極高的銷售價格絲毫沒有影響螞蟻礦機的銷售數量,2015年螞蟻礦機銷量為23萬台,2016年為26萬台,2017年162萬台,2018年上半年為256萬台,總計467萬台。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上半年礦機銷售數量僅為18萬台。這意味著比特大陸的礦機銷售主要集中於2017年下半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此外,在2017年,比特大陸的總收入中約48.2%為國內收入,51.8%為海外市場收入。

比特大陸在礦機行業中的地位,像極了手機行業中的蘋果:擁有其它人無法企及的技術、高售賣價格、高銷售市場。

招股書中提到:按2017年收入計算,包括比特大陸在內的全球三大基於ASIC的加密貨幣礦機公司合計共占約85.2%的市場份額。其中,比特大陸以74.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於此同時,比特大陸正在開發下一代7nm ASIC晶元,招股書中特別描述了它的開發目標,不知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高利潤增長點。


視角二:備受爭議的「數字資產」估價與入賬方式

近年來,數字貨幣價格經歷了巨烈的波動。以比特幣為例,從2017初的1000美元左右,全年漲了19倍,一度在12月逼近兩萬美元。

然而,現又重挫跌回6500美元左右,大起大落的驚人走勢,影響了所有數字貨幣行業的收入經營情況,比特大陸也不例外。

根據招股書中披露:比特大陸除了向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外,還從事自營挖礦,2015年至2017年自營挖礦產生的收益分別為27.9百萬美元,53.6百萬美元,199.3百萬美元,分別佔總收益的20.3%,19.3%,7.9%。

其中,2017年上半年自營挖礦產生的收益為40.7百萬美元,2018年上半年產生的收益為94.3百萬美元,佔據總收益的3.3%。

然而,在比特大陸的實際經營過程中,存在兩種收到數字貨幣的可能:自營挖礦以及銷售礦機時接受加密貨幣支付。

在招股說明書中曾提到,2017年比特大陸礦機銷售額的27%是以加密貨幣支付。

至於其它時段收到加密貨幣支付的比例?具體為持有何種加密貨幣?如何界定於自營挖礦與銷售收入之間的區別?這些問題在招股說明書中並未提及。

鏈得得App注意到,在「負經營現金流量靜額」中,有這樣一段對於加密貨幣的描述:

根據適用的會計準則,我們參考對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方式對加密貨幣進行處理,因此,自我們經營中收到的加密貨幣不能分類為經營現金流入,而後將加密貨幣兌換為法幣則被視為投資現金流入。

而在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曾對所持有的加密貨幣進行了減值測試,並表示截止2018年6月,由於加密貨幣的市場出現波動,加密貨幣減值損失102.7百萬美元。

關於此處加密貨幣的記賬方式,在會計師報告中有所提及:該集團按成本入帳加密貨幣,而非按照加密貨幣於各個會計參照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估,是由於後一種模式不時會受到加密貨幣價值固有的重大波動性的影響。

註冊會計師、專業人士宋燕華告訴鏈得得App: 比特大陸銷售礦機時接受加密貨幣支付部分,在上市作價的過程中,需要以礦機出售時的成本計價。如果幣價後續下跌,那這塊資產會有損失。

比特大陸估值最不確定的地方是公司收入里,數字貨幣這一部分收入。這一部分相當收了一大筆類似金融資產的東西,只有變現的時候才知道收入是多少。

如果數字貨幣成本幣價當時很高,現在很低,那其實現在這塊資產是有損失了,只不過如果這部分數字貨幣資產沒變現,虧損失沒有體現。但是若未來幣價漲了,可能這部分資產變現後就會到來額外收益,利潤增加了。

她繼續談到:只是如果這部分數字貨幣資產沒有變現,那就無法在招股書中體現,目前報表僅反應了礦機方面的收入。

在比特大陸的招股書中,並沒有其持有具體幣種、獲取時間和成本價的細分記錄。而對於大額投資人來說,這部分資產的具體情況十分重要。計算這部分數字資產並非一個小工程。畢竟不同時候獲取的數字貨幣價格,要按照當時對應的礦機出售時點價格來算。比特大陸這部分不能一刀切估價的資產情況,還需細分出來做估價總和。背後的這本賬目,還需進一步被大型投資者了解知曉。


視角三:實際控制人浮出水面,罕見的聯席董事會主席與CEO架構

據招股書顯示,比特大陸自從成立以來共計完成3輪融資,集中在2017和2018年,3輪融資總金額超過7.8億美元。

最受外界關注的是最近一輪融資,傳言騰訊、軟銀、淡馬錫等參與了比特大陸的投資。不過後來軟銀和騰訊雙雙否認,不久淡馬錫也表示從未投資過比特大陸。

鏈得得App發現淡馬錫(temasek)通過控制的兩家投資公司間接參與了比特大陸的投資,而騰訊和軟銀,在從招股書上並未發現二者直接參与了投資。

公司股東方面:詹克團為第一大股東,持股為36%;吳忌寒為第二大股東,持股為20.25%,第三大股東Oceanic Summit Limited則為獎勵公司參與者而成立的信託基金。

比特大陸董事會將由七名董事組成,包括四名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其中,搜狗創始人王小川擔任其獨立非執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比特大陸詹克團與吳忌寒的職務相同,均是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聯席董事會主席兼聯席首席執行官,這在目前的上市公司組織架構中實為少見。

此外,比特大陸還採取「同股不同權」的組織架構。

在2017年6月28日,比特大陸進行資產重組,將法定股本中的普通股重新分類指定為每股面值0.0000001美元的A類股份與B類股份,聯合創始人間接持有的所有普通股被重新指定為B類股,其它創始方間接持有的為A類股。

在公司的股東大會上,每股A類股份享有一票投票權,每股B類股份享有十票投票權。

鏈得得App注意到,港交所於2017年12月15日宣布將在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的條例,而小米則是香港交易所「同股不同權的第一股」。


視角四:全產業布局,比特大陸的打法方向

2017年末,比特幣價格在瘋漲之後,經歷了跳崖式暴跌。中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政府紛紛開始叫停比特幣交易,身處浪潮中心的吳忌寒自然早有所警覺。

截至2018年6月30日,比特大陸已在中國開設11個礦場,位於四川、新疆以及內蒙古,該等礦場能容納約20萬台礦機,主要運用兩個礦池,即BTC.com和螞蟻礦池,此外還提供比特幣雲挖礦、雲礦機託管代理服務。

2018年初成立投資部門,布局數字貨幣全產業鏈,是比特大陸尋求新的業務發展機遇的方式之一。在招股說明書中也強調:將繼續投資研發在區塊鏈行業的布局,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鏈得得App整理了2018年比特大陸的投資版圖,由此分析這家企業的產業布局現狀以及發展意圖。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在過去半年多的時間裡,比特大陸的布局覆蓋了交易所、數字支付、行情資訊、安全驗證、技術服務、DApp應用等全產業鏈條。

其中,技術服務與金融領域佔比較大,主要包括Block.one、NULS、Circle等。除了海外團隊孵化的DEx.top,比特大陸還參與了2個交易所項目;而其注資的基金GiveCrypto,也是由數字資產交易所Coinbase CEO推出。

今年6月,吳忌寒在公開平台談企業布局時提出:「將重點選擇對實體經濟有幫助的區塊鏈項目。」然而截至目前,比特大陸的實體經濟項目並不多,僅有潮箱、OB1、Yours.org三個項目,分別集中於旅遊、電商、社交等熱門領域。

曾有媒體爆出,比特大陸2018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率高於毛利率,並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公司將部分數字資產用於採購投資,從而實現了高額盈利,這個推斷在此次招股書中無從查證。

反倒是每年逐漸下滑的毛利率,是此次報表中的一個重大疑點,比特大陸為何會選在毛利率僅為26.1%的時段申請上市?


視角五:晶元轉型,資本是否將為硬體AI故事買單?

全力擁抱AI晶元,在此次招股書中體現得非常明顯。

在業務介紹中,比特大陸自稱是從事設計可應用於加密貨幣挖礦和AI應用的ASIC晶元,銷售加密貨幣礦機和AI硬體、礦場及礦池運營及其他加密貨幣相關的業務。

其中,尤為強調正在進入革命性的AI領域,並花費了大量篇章詳細介紹AI的晶元的行業格局與自身轉型的優勢。同時,本次尋求上市集資所得,也將部分用於高科技AI晶元、AI應用的研發及擴大生產。

實際上,早在2018年5月,比特大陸CEO吳忌寒就公開揚言:未來5年內,公司40%的收入可能來自AI部門。

長期的製造經驗、與台積電的深入合作以及數百名的AI晶元工程師都被比特大陸視為其轉型AI晶元的優勢。

鏈得得App注意到,比特大陸最大的供應商為台積電,2017-2107年間,比特大陸支付給台積電的採購費用為總採購費用的44.8%、58.5%、58.6%。

在招股書中也透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比特大陸共有2594名全職員工。大部分核心員工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其中,研發人員最多,共有840人。

鏈得得App了解到,2017年10月,比特大陸開始銷售其首款AI晶元「Sophon BM1680」,作為售價600美元的加速卡的一部分,這款晶元專為加速機器學習設計。

吳忌寒當時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它的表現不如英偉達和AMD的高端顯卡那樣全面,但這款晶元在某些深度學習任務上更強大,而且價格更便宜。我們只是想做一些它們無法很好地解決的事情。」

而在2018年7月,比特大陸的AI晶元BM1682已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展露頭腳, 在招股書中關於BM1684的研發也預計將於2018年第四季度推出。儘管市場仍存在不少質疑——進入一個新興行業,抓住時機非常關鍵。

正如比特大陸抓住了比特幣火爆的機遇在4年時間裡迅速壯大。在2018年,英偉達、Intel、賽靈思等國外巨頭都已推出了成熟的貨架產品,而且有的已經得到千萬級的量產應用。

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大陸再殺入人工智慧晶元市場,已然失去了先機。因此,如何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並且構建起自己的產業生態,將人工智慧晶元用起來,則是比特大陸的當務之急。(本文首發鏈得得App)

【本文原發佈於鏈得得,授權鈦媒體App發布,作者:鏈得得潘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微視被達人討薪,30億補貼去哪兒?
馬化騰:我們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實力較薄弱,獨到創新不多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