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諸侯中,劉備唯一從白手起家到三分天下,他是如何做到的
原標題:三國諸侯中,劉備唯一從白手起家到三分天下,他是如何做到的
劉備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勵志的人,他白手起家,最終打敗各路諸侯,建立了一個與魏、吳抗衡的國家,而且這個國家,直到滅亡前,都對魏、吳兩國形成壓迫之勢。正氣滿滿,在歷史上留下很高的評價。劉備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三國鼎立)
第一,劉備充分利用其皇族後裔身份。
劉備雖然窮困潦倒,靠編草鞋為生。但是,他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而且是當今皇帝的皇叔。他在任何時候,都對自己的身份高調標榜。這樣高調標榜有什麼好處呢?
其一,讓人覺得他是真命天子。古代諸侯起事或者農民起義,都會去尋找皇族的後代來當頭領,就像陳勝吳廣找扶蘇、項燕當頭領,吳三桂找朱三太子當頭領一樣。只有這樣的人,大家才會跟隨他。
其二,讓他的行為充滿正義性。三國時期,其行為有正義性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曹操,一個是劉備。曹操是幫皇帝平定天下,劉備則是幫他皇家掃清六合。不過曹操卻有很多人罵他是「曹賊」,說他壓迫皇帝。劉備則很少有人說他做得不對。
(仁愛的劉備)
第二,劉備以「仁愛」為旗幟。
照理說,亂世需用重典。只有強力攻擊,才能夠做大做強。比如項羽,比如三國時期的孫策。但是劉備卻反其道而行之,他講仁義,他要保護老百姓。曹操追擊他的時候,有很多老百姓主動跟隨他,他明知道這樣走不快,也不願意把老百姓丟棄。
劉備以「仁義」為旗幟的做法,讓他更具有真命天子之相,讓他獲得士人及百姓的一致認可,聚攏了不少人才。
不過,劉備的「仁義」是靈活的。就比如說,當初他難逃的時候,一開始不願意丟棄老百姓,是因為曹操和他還隔得遠,用不著。後來曹操追上來後,他不但丟了老百姓,而且連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丟了。
同樣在三國時期,有一個人也很講「仁義」,他擔任幽州牧,當地的老百姓也都很擁護他。但是,此人的腦袋非常迂。他甚至在打仗的時候,也要求他的軍隊對老百姓秋毫無犯。結果軍隊打起來畏首畏尾,很快就被公孫瓚打敗,最後還因此被人殺掉。
(桃園三結義)
第三,劉備很重視人才。
劉備和曹操一樣,都非常重視人才。
關羽和張飛,在當世號稱萬人敵,但是在劉備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就對劉備誓死相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傳為千古佳話。劉巴最初瞧不上劉備,追隨曹操而去。後來劉備獲得荊南三郡的時候,他又去投奔益州的劉璋。後來劉備又獲得益州,同時俘獲了他。劉備依然不計前嫌,讓他制定《蜀科》這樣的法律條文。後來還讓他擔任尚書令(相當於宰相)。
劉備不但重視人才,更重要的是他能夠做到人盡其才。這一點,他就遠遠超過袁紹。袁紹也是很重視人才的,四處求才。但是他搜羅來後,卻不能用。劉備卻做得非常好。比如魏延,當初大家都覺得該用張飛鎮守漢中,劉備卻給了魏延,而且魏延幹得很好。
第四,劉備能充分利用各種關係。
最初劉備在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那裡四處漂泊,大家都曉得他不是凡人,都想把他搞掉。但是最後他滑了過來。這就是他能充分利用各種關係的表現。
還有,他奪得益州後,益州的豪強其實對他是很不滿的,覺得他是外來戶。但是劉備能夠充分地利用各種關係,把益州搞得服服帖帖。他在世的時候,益州基本上沒出過什麼事。
(參考資料:《三國志》《華陽國志》)
※曹操明知劉備是他的競爭對手,為何不殺關羽,還放了關羽幫劉備
※古詩中經常說「破樓蘭」「斬樓蘭」,樓蘭與中國有何深仇大恨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