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知足、奉獻

知足、奉獻


知足、奉獻


◎知足

因此,得不到的東西不要太強求,也許那是你痛苦的根源。你不要以為那就是你最快樂的理想,不一定啊。

沒事不要過度地幻想、美化,不要太過期待別人給你快樂。我們要靠自己喜悅知足的心,去過快樂自在的日子。永遠不要向人祈求快樂,那就像一位不知自己家中有無量寶藏,而向外對人搖尾乞憐的乞丐。

如果你能了解世間的真相,不執著虛幻不實的名利,不過度地幻想,不向外追求滿足,而安住於自己知足、喜悅的內心。那麼,你就是最快樂的人。

◎奉獻

佛陀一直指示我們,應該把奉獻當作是一種快樂,那麼你所到之處,一定受人歡迎。

我們人很奇怪,都是好吃懶做。到一個團體去,人家要你掃地,你就計較說:「我為什麼要掃地?他是職員,我也是職員啊,每天都叫我掃地。」要是我,人家叫我掃地,我就掃地,掃地也不會少一塊肉;要我洗碗,我就洗碗;叫我洗廁所,我就洗廁所。

我們常常把自己的自尊心標準定得很高,老是想著我是何等人物啊!你竟然要我洗廁所,要我做這個做那個。假如,有一天我到你家,你說:「慧律法師啊,幫我們洗一下廁所。」沒有什麼了不得,我就洗。洗廁所有什麼不好,清除別人的污垢有什麼不好,功德無量呢!

哲學家說:「我們對人家好,就像拿著香水灑出去,我們自己也沾上一兩滴。」

如果一個人每天都以和藹慈悲的態度講話,不傷害到人家的自尊,常常讚歎別人,那麼自己的人格修養,自然也一天天升華。

人生的價值不在自己佔有多少,而是自己奉獻出多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過猶而不及
發菩提心和生慚愧心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