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在錦州問題上死犟,高層懶得勸,中層的不被待見

蔣介石在錦州問題上死犟,高層懶得勸,中層的不被待見

文|周渝

1948年10月2日,蔣介石親自乘坐飛機到瀋陽,這是遼瀋戰役爆發以來,他首次親臨東北。此行的目的,是為督促在東北前線的將領執行他的作戰計劃:他要求將部隊從瀋陽撤出,全力馳援錦州。錦州是國民黨軍從東北通往華北的大門,在解放軍將圍攻錦州之際,蔣希望將東北國軍主力組成東西兩大軍團,夾擊錦州,在撤退前進行一次決戰。作為第9兵團司令的廖耀湘沒那麼樂觀,他認為此時東北國軍已不具備決戰的條件,第一首要任務是如何將部隊完整撤退。退路有兩條,其一是從錦州的陸路撤退,這不免要與解放軍正面對決,廖耀湘不贊同硬磕。其二則是乘遼南解放軍兵力相對單薄之時,直取營口,從海路撤退,儘可能保全有生力量。據廖耀湘回憶,他將自己的意見面呈蔣介石後,得到的回答卻是:「現在的問題不純粹是撤退瀋陽主力的問題,而是要在撤退之前與東北共產党進行一次決戰,給他一個大的打擊。」

廖耀湘,時任國民黨軍第9 兵團司令官

東北戰局岌岌可危之時,國民黨指揮系統南轅北轍的老毛病又犯了。蔣介石作為最高統帥,主張決戰。然而當國民黨軍力量已居弱勢,事前又無準備的情況下,這無疑是一場軍事冒險,甚至是戰略錯誤,這一點連他自己在事後也不否認。至於東北「剿匪」總司令衛立煌,早在一年前就通過特殊渠道與中共方面取得聯繫,到東北後始終表現消極,即使在錦州危機時,仍主張按兵不動,基本也是一條坐以待斃之路。第9兵團司令廖耀湘主張撤退是當時最為現實也最安全的選擇,但偏偏廖耀湘又是三人中級別最低資歷最淺者,其意見自然也最不受重視,最終還得按蔣介石的意見來辦。

1948年初,廖耀湘兵團(第9兵團)主力由新編第3軍(軍長龍天武)和新編6軍(軍長李濤)組成,新3軍下轄第14師、第54師、暫編第59師;新6軍下轄第169師、新編第22師、暫編第62師。其中新6軍是廖耀湘的起家部隊,抗戰後期全軍換裝美式裝備,沿著胡康河谷一路反攻,滌盪緬北日寇,戰功累累,是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1948年5月,第9兵團擴大為機動攻擊兵團,改轄6個軍(新1軍、新3軍、新6軍、第49軍、第58軍、第71軍)又1個師。可以說在東北戰場上,國民黨最為精銳的部隊盡集於此,這支部隊如若能順利撤離東北戰場,對於解放軍而言,日後也必然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可是在蔣介石的壓迫下,已組成西進兵團的廖耀湘撤不了,只能向錦州靠近,因廖耀湘本身不贊同決戰方案,在進軍時頗為消極。當錦州外圍戰打響,東進兵團被阻擊於塔山之時,廖耀湘的西進兵團仍遠在彰武徘徊不前。10月13日,蔣介石嚴令廖部星夜渡河進佔新立屯,再向錦州推進,「如再延誤將以軍法從事」,廖兵團才又開始推進,但僅在兩天後,錦州就被解放軍攻克。

1948 年,遼瀋戰役期間,解放軍炮兵部隊在遼寧黑山陣地作戰

令廖耀湘沒有想到的是,即使錦州已落入解放軍之手,蔣介石仍然命令其向錦州前進,因為他認為「錦州初陷,敵力不強,當易恢復」,即使錦州淪陷,東西兩兵團仍可繼續夾擊收復錦州。為了督促該計劃執行,蔣介石再次趕赴瀋陽下令,這樣一來,無論衛立煌還是廖耀湘,都很難再提出不同意見。事實證明,蔣介石所謂「敵力不強」的判斷是錯誤的,攻克錦州前,解放軍主力基本投入錦州之戰,只以一部分兵力對國民黨支援部隊進行阻擊。如今錦州已下,主力也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國民黨的東西兩大軍團,消滅其有生力量,正是求之不得。相反,國民黨兩大兵團聽聞錦州失守,軍心不穩,這時還讓他們繼續向錦州前進與士氣正旺的解放軍進行決戰,後果可想而知。

國民黨東西兩大兵團處境又各不相同,東進兵團靠近葫蘆島港口,即使戰事不利亦有路可退。西進的廖耀湘兵團則危險得多,一旦錦州之路無法打通,後路又被截斷的話,難免就會陷於進退維谷之境,這種情況下廖耀湘一心所想的不是如何去錦州和解放軍死磕,而是希望全軍能往營口轉進,從海上撤離。客觀地說,在錦州與營口皆有選擇的情況下,部隊經錦州撤離東北的確是上策,而營口,地處遼河岸邊,距海口有十公里,而遼河因淤泥過多造成水淺,冬季結冰,只能通過中、小輪船,大兵團要由此撤退頗為困難。但錦州已失的情況下,轉進營口撤離已經是唯一選擇,即使兵團不能盡數撤退,亦可最大限度的保存實力。但蔣介石此時大搞軍事冒險主義,把寶全壓在錦州,貽誤了部隊撤退的寶貴時間,的確是在戰略上犯了極大的錯誤。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俾斯麥為什麼沒把攫取歐陸霸主地位作為德國的行動目標?
馬來亞戰役日軍步兵全騎上自行車,爆胎竟被英軍當成炮聲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