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手機快充功率越高充電更快?你可能真的被騙了

手機快充功率越高充電更快?你可能真的被騙了

對於智能手機而言,什麼最重要?是堪比電腦、主機的性能,是超高解析度的HDR全面屏,還是纖薄亮麗的高顏值外觀?

都不是!對於智能手機而言,頭等重要的毫無疑問應該是: 有電!畢竟,不管是再強的旗艦手機,一旦電量耗盡,與磚頭相比也就只剩下輕重厚薄的區別了~


手機快充功率越高充電更快?你可能真的被騙了


正因如此,對於很多重度手機用戶來說,挑選手機的時候,「是否支持快充」、乃至「快充是否足夠快」,的確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參考標準。但問題是,一般消費者如何才能判斷得出某一款手機充電是否「夠快」呢?

也許有的人要說了:這還不簡單:看手機隨附的充電頭唄~只要充電頭上標註的快充功率更大,不就是能夠充得更快么?很遺憾,如果你這麼想,那就「上當」了——要說為什麼的話,因為充電頭上標註的功率、和實際上的充電功率,是會有出入的。

首先,你需要知道一個基本電學常識……

充電頭上標註的功率(或者說,標註的充電電壓和電流)是什麼意思?首先,它是告知你這個充電頭的輸出功率,也就是電流從充電頭流出的時候,所能達到的功率。譬如說9V、2A,那麼輸出功率就是18W;5V、4.5A,那麼充電頭的輸出功率就是22.5W,這個基本的算術,相信大家都會做。


手機快充功率越高充電更快?你可能真的被騙了


但是,是不是說充電頭輸出的功率就100%地「充」進了電池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從充電頭輸出的能量,在經過數據線傳輸到手機的過程中就會被數據線本身的電阻所消耗掉一部分,這就是所謂的「線損」——電壓越高、數據線的電阻越小、則線損越少。也就是說、高壓快充再加上高質量的、又短又粗的數據線,理論上可以盡量減少這部分損耗。


手機快充功率越高充電更快?你可能真的被騙了


其次,當電力流入手機之後,要經過充電相關電路的轉換,然後再「充」進電池裡,通過電化學反應為電池增加儲能。在這個過程中,手機充電電路、相關轉換晶元性能的好壞,又會引起一次能量的損耗;同時,電力充入到電池內部的時候,既會增加電池的「電量」,同時也會有一部分作為反應的副產物,以熱量的形式被浪費掉。而這部分浪費的量的多少、和電池本身的性能、手機的散熱能力又息息相關。總結一下的話就變成了這麼一個粗略的等式:

手機電池實際充入電能=充電頭輸出能量-線損-充電電路轉換損耗-電池發熱損耗

發現了么?充電頭的輸出功率,實際上並不能直接決定手機電池充入電能的速度快慢——因為途中還有許多浪費。如果一款手機的數據線線損較大、內部轉換晶元性能不佳、所處充電環境(比如溫度很高、手機散熱設計差)不好,那麼即使使用的是更大功率的快充充電頭,實際上的充電速度有沒有可能反而不如更小功率的充電頭呢?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次,大功率快充還可能並不「持久」

讓我們還是回到充電頭的輸出功率這個話題上來——22.5W、25W、甚至是40W的快充充電頭,實際上的充電速度一定比18W更快么?乍看之下是這樣的,但實際上卻未必,這是因為充電頭上所標識的輸出功率,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在整個充電過程中一直維持——它只是告訴你,這款充電頭所能輸出的最大的、「峰值功率」而已。


手機快充功率越高充電更快?你可能真的被騙了


兩款18W快充手機的充電曲線,可以看出來在80%之前,充電功率(斜率)基本上是一條直線

這個峰值功率在什麼時候有用呢?按照以往的情況而言,在手機從低電量(比如5%)開始充電時,首先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快充的最大功率,儘可能快地將電池電量充至80%左右的容量。之後,為了保護電池,延長使用壽命,充電器會自動開始逐漸降低充電功率,直到最後以非常非常低的功率「慢充」至100%。這,就是俗稱的涓流充電機制。它能有效降低電池充電時的發熱、也能讓電化學反應更完全,延長電池壽命。

但是,對於當前的手機而言,為了能給用戶更好的「快充」體驗,廠商們往往會傾向於使用更大功率的快充充電頭,但這樣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更大功率的充電本身對於手機內部的充電晶元、對於電池而言都會造成更大的負擔,會導致更嚴重的發熱與老化——因此,常規的充電到80%之後再降低輸出功率的做法、已然不太適用了。


手機快充功率越高充電更快?你可能真的被騙了


由於涉事機型早已停產退市,故此這裡隱去了相關的型號信息

早在好久之前,就曾有某位知名數碼博主「揭露」某個號稱40W快充的智能手機,在實際充電過程中線損較大,且最大功率充電僅能維持5分鐘,之後充電速度便快速下降。該博主認為,這樣的充電錶現,廠商拿「40W快充」作為宣傳是有所不妥的。


手機快充功率越高充電更快?你可能真的被騙了


宣傳40W的快充,實際充電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到不了40W——這樣的產品是否存在過度宣傳?筆者這裡不作判斷。但是這一現象在如今其實並不是個例。畢竟,還沒有哪個手機電池能夠長時間承受如此大的充電功率的。

對於用戶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呢?

其實,以(相對)較小功率的快充,較為穩定地充滿電,和以(相對)大得多的功率快充,但是迅速降低充電功率直到充滿電。這兩種不同的設計思路,反映出的是廠商的兩種不同的用戶需求取向。前者追求的是電池壽命、安全性、充電不發熱,更適合那些高價值、使用壽命較長的旗艦手機;而後者追求的是短時間內充入一定的電量,實際充滿所用時間反而並不重要——很明顯,這就是針對那些更經常「缺電「,且更換手機更頻繁的年輕用戶的設計,用在價格較低的時尚手機上可謂恰如其分。


手機快充功率越高充電更快?你可能真的被騙了


當然,如果要按照「從0充到100%所需的時間」作為充電快慢的衡量標準的話,的確就可能出現「低功率(但更持久)的快充反而比高功率(但是迅速調低)的快充充電更快」的情形。只不過,決定使用哪一種,這就是各位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所要做出的決定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全新DS 3專利圖曝光 或將在10月份巴黎車展亮相
豐田將推出奕澤IZOA/C-HR電動版 或2020年引入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