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走進五台山……

走進五台山……

為有效緩解「9.27」世界旅遊日期間因免票導致的遊客膨脹和不安全隱患,根據《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A級景區門票價格繼續執行降價優惠政策的通知》(晉發改市場發【2018】429號)精神,將每年中國旅遊日和世界旅遊日對國內外遊客免頭道門票改為半票優惠。

五台山景區今年「9.27」世界旅遊日將按照《通知》精神對國內外遊客實行半票優惠的政策。同時,繼續依法對特殊群體實行門票價格優惠政策。

特此公告

五台山旅發局

五台山是個清涼世界,因地勢高而四面環山構成了獨特的氣候特徵,這裡氣溫溫暖適宜,空氣濕潤清新,氣候涼爽宜人。盛夏時來五台山,白天溫和舒暢,夜間清快涼爽,加上茂密的樹木,清澈的溪水,新鮮的空氣,迷人的景緻,的確是一個「清涼世界」。說起清涼世界,在五台山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五台山原來叫五峰山,四季炎熱,酷暑難耐,周圍寸草不生,百姓民不聊生。文殊菩薩為救百姓,於是到東海找龍王要消除炎熱的清涼石。可這清涼石是龍王五個兒子每天施完雨後,用來消暑休息的。文殊菩薩運用智慧與法力,把石頭取走了。五位龍子布雨回來後,發現平時休息的清涼石被帶走,遂到五台山找文殊菩薩要回,於是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五龍怒不可遏,用龍尾掃平了五座山峰,形成今天的五台山,文殊菩薩最終降伏了五龍,五台山涼爽起來,成為一塊寶地。百姓從此也都供奉文殊菩薩,世代享受人間煙火,這裡也就成為了文殊菩薩的道場。

這雖然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五台山的清涼卻是真實的,五台山也被人們叫做清涼山。在這炎熱的季節里,酷暑逃遁得無影無蹤,甚至在早晚都有一些寒意。這裡空氣清涼,滿眼翠綠,漫山遍野都是蒼翠的松柏,五台山的清涼不是徒有虛名的。五台山顧名思義,由五個台頂組成。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斗峰。這五個台頂,五個山峰,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左右。其中,以北台為最高,海拔高度3058米,被稱為華北屋脊,是華北地區最高的山峰。甚至有「站在中台頂,伸手摸星星」的說法。五台山的綠色植被,把五個台頂圍裹起來。站在任何一個台頂上,都會有黛色參天的感覺。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台縣,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為國內外洲人所嚮往。五台山座落於「華北屋脊」上,最高海拔達3058米。這裡,峰巒連綿,山嶽交錯,形如虎踞,勢如龍蟠,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聳峙,高出雲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台頂,即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山巒層疊、溝壑縱橫、谷河漫流、林木聳翠,盆地與山巒交錯,形成一處色彩鮮明、氣候涼爽、適宜人們瀏覽和避暑的風光寶地。

【五台山十大寺院前五位】

1、10大寺院榜首——佛光寺——中國第一國寶: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五台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建於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佛光寺大殿並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卻被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因為它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

2 、第二大寺院:顯通寺——中國最早的寺院之一,五台山青廟領袖: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在山西省五台山台懷鎮。它是五台山眾多寺廟中最大、最古的一座。該寺歷史悠久,珍貴文物很多,是佛教聖地中的一顆明珠。

河南洛陽白馬寺,是中國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佛寺,被人們稱為「釋源」。而顯通寺的初建時間,可以和白馬寺相比。

顯通寺位於五台山內台懷鎮北側。寺內的七處九會殿,是明代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時,神宗命妙峰法師用磨磚砌成的一座華嚴道場。寺宇規模宏大,為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寺之歷史甚古。東漢永平年間(58~75年)始建,原名大孚靈鷲寺,後魏孝文帝再建,名花園寺。唐太宗時重修,名華嚴寺。名太祖朱元璋重修後賜額「大顯通寺」。後來歷經擴建修葺,形成今日規模。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宇面積8萬平方米,各種建築400餘間,中軸線殿宇7座,由南至北依次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殿。這些殿宇皆造型略異,各具特色,保存完好

3、第三大寺院:塔院寺——五台山標誌性建築,大白塔坐在寺院

位於五台山台懷鎮顯通寺南側。這裡,原是五台山顯通寺的塔院。明代時,重修舍利塔,獨成一寺,因院內有大白塔,起名塔院寺。

聳入雲天的大白塔,是寺內的主要標誌,寺廟也因塔得名,塔的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從產便簡稱其為舍利塔,或者習慣地稱這為五台山白塔。這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聳,在五台山群寺簇擁下頗為壯觀。人們把它當做五台山的標誌。

4、第四大寺院:菩薩頂——五台山黃廟領袖,五台山等級最高的寺院:山西省五台山中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位於五台山台懷鎮顯通寺北側靈鷲峰上。據傳為文殊菩薩道場,即文殊居住處,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為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此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471~499),歷代曾多次重修。明·永樂以後,蒙藏喇嘛教徒進駐五台山,遂成為五台山黃廟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數次朝拜五台山,住宿於菩薩頂,賜 菩薩頂大喇嘛提督印,並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撫、大同總兵、代州道台等,均須向大喇嘛進貢。

5、 第五大寺院:殊像寺——最大的文殊殿,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廟之一:殊像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普陀宗乘之廟西面,獅子溝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弘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殊像寺進香,見文殊妙相莊嚴,令人起敬,「默識其像以歸」。佛經中釋迦有「東方主尊菩薩是文殊,有時現比丘像,有時現國王像」預言。而「文殊」又譯「曼殊」,「曼殊」與「滿洲」音近,所以西藏達賴喇嘛進丹書時,稱清朝皇帝為「曼殊師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獅子溝傳言;進而有人就附會說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乾隆和太后對此不加可否,任說其說。回到京師,太后就令人按五台山文殊模樣雕刻石像供於香山寶相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弘曆特命內務府仿五台山殊像寺規制,按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此廟。殊像寺落成時,乾隆參加瞻禮,並作詩道:「殊像全規台廟模,撰辰慶落禮曼殊。金經蒙古猶常有,寶帙皇朝可獨無?譯以國書宣白業,習之修士翊浮圖。雖然名實期相稱,師利應嗤謂是乎。」該廟喇嘛皆為滿族,故清廷稱此廟為家廟。殊像寺為典型漢式寺廟,東西l15米,南北約200米,佔地面積2.7公頃。採用庭園布局手法,大規模疊砌假山,散植松樹,創造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五爺廟祈福攻略】五台山以其悠久的佛教歷史文化和規模宏大的寺廟建築群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作為文殊菩薩的莊嚴道場,五台山號稱「智慧之山」,象徵平安順利,吉祥如意。又因佛菩薩有求必應,故自古至今,五台山一直是廣大信眾朝山拜佛、平安祈福、許願還願的首選之地,一年到頭香火旺盛,往來香客絡繹不絕。

聲明:五台山般若 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傳播經藏之聲,成就無量功德!
這可能是你看過最美的《心經》繪本,每張圖都是精美壁紙

TAG:般若五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