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如果沒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她會是什麼下場?會比人彘還慘!
歷史總是傾向於同情弱者,然而實際上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些所謂的「弱者」並不值得我們同情心泛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當初呂后沒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她會是什麼下場?答案是一定會比人彘更慘!
戚夫人是劉邦的寵妃,能歌善舞、千嬌百媚、別的不會光會抹眼淚,但流氓出身的劉邦偏偏就吃她這一套。
而呂雉在劉邦眼中,不過是個年老色衰的厲害女人罷了。
要不是骨肉情分、要不是患難與共、要不是呂雉她娘家人是當年幫劉邦打天下的主力軍……呂雉的這個後位早就被劉邦拿來貢獻給戚夫人了。
當年戰敗逃跑,劉邦為活命六親不認,一雙兒女隨便丟棄,自己爹娘也不管不顧。
是呂雉在後方照顧公婆、料理孩子,被項羽俘虜後,項羽放話要煮了劉邦爹娘吃肉,劉邦霸氣回應:可否給我留碗肉湯!
但呂雉卻忍辱負重,在項羽軍營苟活了兩年,受盡羞辱。
最後劉邦稱王,雖說給了呂雉權勢和後位,但那卻是不得不給。
劉邦的江山是呂雉和她娘家人用鮮血換來的,呂雉在朝堂之中威信眾多,地位極難撼動。
自己和丈夫一起出生入死的情義,卻比不上戚夫人的一顰一笑能讓劉邦在乎。
丈夫的心既然不在自己身上,那麼一雙兒女,便是呂雉最後的底線。
但戚夫人是怎麼做的呢?
她先是教唆劉邦把呂雉的女兒魯元公主遠嫁,然後再設計害死駙馬,最後指示兒子將駙馬與公主的封地佔為己有。
這並不能讓戚夫人滿足,當時與匈奴打仗,劉邦一方提出和親,和親誰去呢?當然是魯元公主了!
呂雉心疼女兒,就在劉邦的寢宮門口,長跪了一天一夜不起,苦苦哀求、聲嘶力竭,卻沒能敵過戚夫人的枕邊風。
魯元公主終是送去和親了,生死未卜。
輕易解決了呂雉的女兒,她的兒子自然也不能放過。
戚夫人開始聲淚俱下,鼓動劉邦廢太子,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新太子。然而呂雉在朝中根基深,廢太子一事沒成。
廢不掉太子,戚夫人又轉而鼓動劉邦要讓呂雉的兒子上戰場打仗,劉邦果真下令要太子上戰場。
戚夫人只好再一次長跪不起,不斷哀求,總算是保住了兒子一條命。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劉邦撒手人寰,呂后掌權,將戚夫人做成人彘。
呂后先是往戚夫人耳朵里灌銅水、而後給她灌啞葯、再割掉她的舌頭、挖出她的眼睛、砍斷她的四肢、拔光她的毛髮,最後裝進大瓮丟到廁所,讓她自生自滅。
一直以來,呂后背了數千年的罵名,歷史的輿論一邊倒的偏向戚夫人。
可是劉邦擁有寵妃眾多,為何她們都能安度晚年,只獨獨戚夫人不能?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但凡呂雉稍微軟弱一點,她就護不住孩子、護不住哥哥打下的江山、就會變成第二個「王皇后」,下場說不定比人彘還慘。


※甄嬛對她讚不絕口,乾隆寵了她一生,帝王無情但對富察皇后卻例外!
※蘇妲己為紂王發明這三物,兩物讓人生不如死,一物大家都說好!
TAG:國學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