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時令風物·紅蓼 江南江北蓼花紅

時令風物·紅蓼 江南江北蓼花紅

初秋的一個周末去海坨山露營,山腳下的農家樂門口種有紅蓼。一片粉紅明艷的穗狀花絮伸向馬路,在藍天和青山的襯托下顯得美極了!

紅蓼在我故鄉的村邊和路旁常見,對鄉民來說,這是一種極為普通的野草,是絕不會想到種在家門口來觀賞的。所以,當我看到京郊的農人將紅蓼培育得如此驚艷時,的確很驚訝。

1游龍、悲秋與離愁

紅蓼(Polygonum orientale),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開花,除西藏外,全國各地廣泛分布,多生於溝邊濕地。因其引人注目的穗狀花絮,俗名狗尾巴花,相比於它那個浪漫的英文名(Kiss me over the garden gate),這個名字的確俗了點,但是很形象。兩千多年前,紅蓼就被寫入詩中,它在《詩經·鄭風·山有扶蘇》中的名字叫「游龍」: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

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這是一首諷刺鄭昭公不用賢者、反用小人的詩。詩中的「游龍」真是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名字。一開始讀這首詩時就好奇:什麼植物,竟然敢稱為上天入海、吞雲吐霧的游龍?原來,「龍」是「蘢」的假借[1],「蘢」即「蘢古」,古籍中又名紅草、水葒、鴻等。而「游」的本義是「旌旗之流」,即旗幟飄動貌,正如蓼花在秋風中舞動的樣子。如此說來,「游龍」這個名字的確形象。日本細井徇《詩經名物圖解》就特意畫出了穗狀花絮搖曳的姿態,十分生動。

圖自《詩經名物圖解》

蓼科的蓼屬植物是個不小的家族,據《中國植物志》,蓼屬植物就有113種26變種。在眾多的蓼屬植物中,紅蓼的花序最大,顏值名列前茅;植株整體,尤其是莖上筒狀托葉鞘極具辨識度。古代詩文中多描寫紅蓼,單名「蓼」或泛稱「蓼花」的,也多指紅蓼。

紅蓼在先秦時出即現於《詩經》中,到唐代已成為秋天寫景抒懷時常用的意象。據筆者統計,全唐詩中,共有25首詩寫到紅蓼,27首詩寫到蓼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水邊盛開的紅蓼極易撩撥文人的心弦,因紅蓼多生於渡頭、堤岸,所以紅蓼常用於抒發悲秋與離愁。唐人已將紅蓼與離別聯繫起來,如司空圖「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薛昭蘊「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紫薇作的那首送別詩想必家喻戶曉:

江南江北蓼花紅,

都似離人眼中血。

這一情節取材於明余永麟的《北窗瑣語》,原詩為:「今日作詩送老薛,明日作詩送老薛。秋江兩岸紅蓼深,都是離人眼中血。」[2]詩中說的,正是紅蓼。

在古詩詞中,水邊盛開的紅蓼,常與金黃的蘆蒲、潔白的沙鷗、棕色的鴻雁等,共同構成一幅極具畫面感的秋日圖景,也常常寄託著詩人的悲秋和寂寥,如羅鄴「暮天新雁起汀州,紅蓼花開水國愁」;杜牧「猶念悲秋更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馮延巳「梧桐落,蓼花秋。煙初冷,雨才收,蕭條風物正堪愁」;明人張頤「樓船簫鼓今何在?紅蓼年年下白鷗」;晚明錢士升 「獨有蘆花堪作伴,絳霞蒼雪兩相憐」等等。

正是由於紅蓼已被賦予以上含義,《紅樓夢》第十八回中元妃遊覽大觀園,看到匾額「蓼汀花漵」時才會說:「『花漵』二字便妥,何必『蓼汀』?」待到第七十九回,當大觀園被抄、晴雯病死、迎春誤嫁之後,寶玉又看到岸上的蓼花葦葉,頗覺得搖搖落落、寥落凄慘。省親別墅花費之奢靡無度,為後文賈府的分崩離析埋下伏筆,一前一後,紅蓼串聯起賈府由盛而衰的命運。

宋徽宗《紅蓼白鵝圖軸》,縱132.9cm,橫86.3cm,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2大節、閑適與野趣

不過,並非所有言及蓼花的都是消極的,南宋陸遊的《蓼花》就一改悲秋的格調,寫出了一種曠達與瀟洒:

十年詩酒客刀洲,

每為名花秉燭游。

老作漁翁猶喜事,

數枝紅蓼醉清秋。

放翁詩中的紅蓼與漁翁,是一組常見的搭配,如唐代詩人李中「紅蓼白蘋消息斷,舊溪煙月負漁舟」;譚用之「何處邈將歸畫府,數莖紅蓼一漁船」;王貞白「曉露滿紅蓼輕波颺白鷗。漁翁似有約,相伴釣中流 」;南宋董嗣杲「花開只熨漁翁眼,可奈漁翁醉不知。」《水滸傳》中宋江來到潯陽樓,但見「紅蓼灘頭,每見釣翁擊楫。」漁樵江渚,是廟堂之上的文人歸隱田園、寄居山林的美好願望,野外自然生長的蓼花豐富了這種想像,其氣質與人工培育的楓樹與黃菊不同,更具有田園的野趣與閑適。

此外,落木無邊、萬物凋零之時,紅蓼卻開出了明艷的花朵,所紅蓼與秋菊一樣,還被賦予堅忍不拔的品格。陳夢林(1664-1739)台灣首部地方志《諸羅縣誌》載:「蓼花,即水葒花。細莖、弱葉似柳,味香辣。霜後,獨爛然於冷風寒水間,故又名大節。」

在眾多寫紅蓼的文學作品中,個人比較喜歡的是五代花間詞人孫光憲的《浣溪沙》:

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

片帆煙際閃孤光。

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

蘭紅波碧憶瀟湘。

這首詞與南宋詞人張孝祥《浣溪沙》一樣,「行盡瀟湘到洞庭,楚天闊處數峰青……紅蓼一灣紋纈[xié]亂,白魚雙尾玉刀明」,都寫出來一種開闊遼遠的氣勢,而紅蓼作為江邊一處重要的風景,給整個瀟湘秋景圖添上一抹明亮的朱紅。這總讓我想起多年前國慶假期去廬山,路過九江的潯陽樓,站在樓上遠眺,想像相距不遠的瀟湘洞庭,一定也是眼前這般長天無垠、秋水茫茫。

作為秋季的風物之一,又是文人筆下吟詠的對象,紅蓼也常出現於中國畫中。宋代的幾幅工筆畫就用蓼花作為主要配景,現代著名畫家齊白石、唐雲、婁師白等都畫過紅蓼。

其中,白石老人對紅蓼似乎很有感情,他在一幅畫中題詩為紅蓼鳴不平:「楓葉經霜耀赤霞,籬邊黃菊正堪誇。瀟湘秋色三千里,不見諸君說蓼花。」似乎在當時,生於荒野澤畔的紅蓼,已沒有楓葉和黃菊那樣受到世人關注。但白石老人是偏愛這種野生植物的,在他所作的紅蓼畫作中,大塊的朱紅塗抹,常常搭配以螻蛄、螽斯、螃蟹等風物,具有鮮明的季節特色。從白石老人的畫中,我們已看不到古人的悲秋和離愁,那樣鮮亮的顏色,一筆一划全是畫家對於生活的熱愛。

齊白石《紅蓼彩蝶圖》,源自hihey.com

聽一位年長的老師說,她年輕時在東北當知青時,兵團的連隊有一大片紅蓼,秋天開花時像紅海一樣,那樣的畫面必是很壯觀的。如今城區和郊的公園裡偶然可見紅蓼,北大燕園的某塊濕地就有一簇,但如那樣紅海一般的景象,怕是難以再見到了。

不過好歹秋天來了,趁中秋國慶,可以去野外看紅蓼這類只屬於秋天的植物。

是為記。

2018年中秋

[1]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56頁。

[2] 其真正的源頭可能來自唐人詩句:「時人有酒送張八,惟我無酒送張八。君看陌上梅花紅,儘是離人眼中血。」(《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六》)都是以送別為主題,到了明人的筆記中,陌上的「梅花」變成了江邊的「紅蓼」。

作者簡介:江漢湯湯,企業職員 / 美術館公共教育志願者 / 自由撰稿人,現居北京。

圖文編輯:蔣某人

本作品採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轉載請保留以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圖鑑 的精彩文章:

花如飛鳥,氣味奇異
又叫仙鶴草,種子黏人

TAG:植物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