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一穴】筋縮穴:鎮痙熄風、平肝和胃、平肝熄風、寧神鎮痙

【每日一穴】筋縮穴:鎮痙熄風、平肝和胃、平肝熄風、寧神鎮痙




上期穴位是筋縮穴




都有誰答對了呢






筋縮

為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醫學入門》作筋束。屬督脈。筋即筋肉,縮即攣縮,此穴通肝氣,善治筋攣等病,故名筋縮。



【腧穴釋義】




筋,肝之所主的風氣也。縮,收也,減也。該穴名意指督脈的天部水濕風氣在此散熱縮合。本穴物質為中樞穴傳來的天部陽熱風氣,至本穴後此陽熱風氣散熱縮合,風氣的運行速度收而減慢,故名。




【取穴位置】




筋縮穴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下凹陷中。







【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九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九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功能主治】




功能

息風定志,筋縮穴有鎮痙熄風、平肝和胃、平肝熄風、寧神鎮痙作用。




主治

筋縮穴主要用於心肝及脊背疾患:如心痛、癲癇、神經衰弱、癔病、精神病、腰脊神經痛、強直性痙攣、肝炎、胃炎、膽囊炎等。




【穴位配伍】




筋縮穴配大椎穴、人中治小兒驚癇。




筋縮穴配水道穴可治脊強。




筋縮穴配懸樞穴、脊中穴、中樞穴治胃痙攣。




筋縮穴配曲骨穴、陰谷穴、行間穴,有清熱化痰的作用,主治癲癇。









【刺灸法】




一般針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筋縮穴主治胃痛,脊強,瘈瘲,腰背痛,癲癇,以及肝炎,膽囊炎等。




每日一猜:




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猜一穴位。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點左右在留言處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為您揭秘~




歡迎大家在留言處留下評論,一起討論~




精彩回顧




  1. 肩頸不通,百病纏身!



  2. 每天揉兩次,堅持一個月,寒氣祛了,贅肉沒了,再也沒便秘過!



  3. 一次雙腳拍打,勝過十次泡腳,在秋冬天更需要



  4. 秋季叩擊、艾灸八髎,通治婦科病男科病!(視頻教學)



  5. 睡前這樣趴10分鐘,等於跑步1小時!每天一次,多活20年



  6. 秋季叩擊、艾灸八髎,通治婦科病男科病!(視頻教學)







版權聲明:

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

忍冬(微信:w13714009507)






邪氣所湊,其氣必虛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傳承數千年的中醫養生文化,普及刮痧、拔罐、艾灸、經絡保養等中醫傳統保健方式,讓您擁有美麗健康的身體。






學習中醫

,傳承經典,選好書請

點擊

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穴點陣圖解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穴】中都穴:疏肝理氣,調經止血
【每日一穴】腦空穴:疏風瀉火、清腦通竅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