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SKA前期數據處理系統建設啟動 或5年內建成

SKA前期數據處理系統建設啟動 或5年內建成

本報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吳月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獲悉,在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專項的支持下,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前期數據處理系統建設和相關科學預研日前在上海正式啟動。

SKA的概念提出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是國際天文界計劃建造的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也將成為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龐大的天文設備。它是中國參與、多國合作、共同出資的國際大科學工程。全球約20個國家上百所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天文學家和工程師參與項目研發。按計劃,SKA將建設2500面15米口徑反射面天線陣、130萬個天線單元組成的低頻陣及250個直徑60米的中頻孔徑陣共計3套獨立的天線陣,分別工作在不同的無線電頻段。組成陣列的射電望遠鏡總接收面積達平方公里量級。

據該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洪曉瑜研究員介紹,SKA前期數據處理系統建設和相關科學預研,共分為3個大課題:將以我國低頻望遠鏡陣列21CMA和澳大利亞低頻望遠鏡陣列MWA的實測數據為基礎,為SKA的宇宙再電離直接成像觀測做準備;將完成低頻射電干涉大視場、高動態、多波束的成像處理軟體;同時建設中國SKA區域中心數據處理系統的原型機。

作為下一代擔當引領作用的射電天文觀測設施,SKA不僅承載孕育世界級科研成果的使命,還將產生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超大數據量。據估計,僅按照全部規模10%來建造的第一階段,其科學處理器所需要的計算能力,就相當於我國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的8倍、「神威·太湖之光」的3倍。如此龐大的數據還需要深度分析和加工後才能被科學家使用,這些工作是要由分布於幾大洲的區域數據中心合作完成。

在SKA中國首席科學家武向平院士帶領下,中國SKA科學團隊計劃在上海建設中國SKA區域中心,主要包括科學中心和數據中心。

據介紹,SKA前期數據處理系統硬體建設將在未來2到3年完成,之後再進行軟體測試和系統聯調。整個系統預計在5年內建成並投入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顏色判斷折射社會問題
新模型為顱內膠質瘤分型提供可靠支持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