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八三:董昭的這一建議,最終要了關羽的命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八三:董昭的這一建議,最終要了關羽的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董昭正式加入曹魏集團後,立即投入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各項戰爭之中,並在其間屢立功勛,為曹魏集團的發展、壯大貢獻了一份力量。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河內太守張揚下被打算投靠曹操的部下楊丑殺死,而楊丑又被部將眭固殺死,張揚的長史薛洪及河內太守繆尚守住河內等待袁紹的救援。曹操命令董昭「單身入城」進行招降。董昭不負所托,第三次孤身犯險,進入河北勸說薛洪、繆尚。其結果是「即日舉眾降」。董昭也因此被曹操任命為冀州牧。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派劉備征討袁術,董昭出言勸阻,認為劉備「勇而志大,關羽、張飛為之羽翼,恐備之心未可得論也!」可惜董昭的意見並未被曹操採納,不久劉備果然殺徐州刺史車胄,佔據徐州造反。曹操親自征討擊敗了劉備,調董昭擔任徐州牧。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派遣大將顏良進攻東郡,董昭改任魏郡太守,隨曹操一起征討顏良。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圍攻鄴城,董昭寫信勸降鄴城守將袁春卿。鄴城平定後,董昭被任命為諫議大夫。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遠征烏桓,為解決糧草的運輸問題,經董昭建議並開鑿了平虜、泉州二渠入海通運,解決了運糧問題。曹操上表薦封董昭為千秋亭侯,轉拜為司空軍祭酒。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包圍樊城,孫權秘密聯絡曹操,群臣認為應該保密,只有董昭認為應該把消息泄漏給關羽,並認為這樣一來可以提高樊城守軍士氣,二來也可以使得關羽產生猶豫。曹操同意了董昭的意見。關羽果然士氣低落,不久遭東吳的偷襲而兵敗被殺。

在魏文帝時代,董昭還兩次為曹丕出謀劃策,文帝黃初三年(公元222年),征東大將軍曹休出兵伐吳,曹丕擔心,欲下詔制止,董昭勸阻,後來曹休果然獲勝。

文帝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丕親征東吳,征南大將軍夏侯尚等進攻江陵。在董昭的建議下,曹軍避免了部隊被江水淹沒,曹丕稱讚董昭「君論此事,何其審也!正使張(良)、陳(平)當之,何以復加」。

通過以上史料的記載我們發現:在曹魏集團的發展、壯大、建立、鞏固階段,董昭在軍事方面出謀劃策,其意見和建議基本上可謂是算無遺策,足以顯示董昭在軍事方面才能卓著。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眾大臣苦苦相勸,六十多歲的孫權就是不聽,結果老臉丟盡
曹操得到一降將,為何興奮地向荀彧報喜,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