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為何要求,在自己死後要口含七粒米?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為何要求,在自己死後要口含七粒米?

原標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為何要求,在自己死後要口含七粒米?


中國古代是十分封建迷信的。例如農曆七月半就是鬼節,人去世之後還有「頭七」,或是超度鬼魂「七七四十九天」等,在古代來看,七就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數字。而且古代身份高的人下葬時候,嘴中也會含著玉,珠子之類的物品。


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病逝於五丈原,為了躲避司馬懿,他讓楊儀在自己死後往嘴裡放進去七顆米,然後讓軍中都當做沒事情發生,並且要在自己的腳下放一盞明燈。諸葛亮關於這個的解釋是,這樣做將星不會墜落,自己的陰魂自起鎮之。


司馬懿看到代表諸葛亮的星星,赤色,光芒有角,自東北方流於西南方墜於蜀營內,三投再起,隱隱有聲。他驚喜地說道「孔明死矣!」然後就傳令兵將起兵去追,但是剛出寨門,又起疑心:將星閃爍並未隕落,可能是諸葛亮的詭計,以為誘兵之計。最終還是勒馬回寨。派出夏侯霸暗中帶著數十騎,往五丈原去探聽消息。


?


諸葛亮臨死前,在行軍帳里大擺七星燈,意圖延長自己的壽命。奈何天妒英才,被誤闖誤入的魏延,一巴掌拍散了七星燈。最後也身死魂滅,可悲可嘆。

所以說七這個數字是非常有意思的,諸葛亮當然明白這個數字的含義。既然在行軍帳里擺七星燈,能夠為自己增壽,如果擺一個小型的陣法,是不是也能延緩靈魂消亡呢?



於是乎,諸葛亮大膽的將七星燈擺在自己的嘴裡。以米為燈,以身為營,以龕為界,將靈魂鎖在龕內不散。故而瞞天過海,以使將星不落。


從結果上來看,諸葛亮卻是成功了。可是,如果把結果再往後推幾十年,諸葛亮卻失敗了。諸葛亮這一瞞天過海,其實是在透支蜀漢的國運,他貪戀人世間的每一刻鐘,都將以蜀漢的滅亡為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鄭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期的土財主是怎麼壓榨貧苦農民的呢?
二戰期間,日本鬼子真正薄弱的地方是什麼?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TAG:老鄭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