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音樂也能治病?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音樂也能治病?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金庸筆下的《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初遇任盈盈,兩人以琴譜《笑傲江湖》結緣,盈盈彈奏《清心普善咒》為令狐沖療病,文中寫道:

「這一次的曲調是柔和之至,宛如一人輕輕嘆息,又似是朝露暗潤花瓣,曉風低拂柳梢,令狐沖聽不多時,眼皮便越來越是沉重便即睡著了。」

醒來後,令狐沖以前那種「胸口立時熱血上涌、便欲嘔吐的情景卻已大減」

以琴結緣,琴音療疾,成就了令狐沖和任盈盈的一段情緣。

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說法,

即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

那怎樣才能預防疾病呢?《黃帝內經》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

古代音樂有五音:宮、商、角、徵、羽(讀音為gōng、shāng、jué、zhǐ、yǔ)。

《黃帝內經·靈樞·邪客篇》里說:「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意思是:角為木音通於肝,徵於火音通於心,宮為土音通於脾,商為金音通於肺,羽為水音通於腎。

《左傳》中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古人對音樂的功能十分看重,子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春秋時期,孔子將周朝亂象總結為「禮崩樂壞」。

在為學生編製的教育課「禮、樂、射、御、書、數」中,孔子更是將「樂」放在「禮」之後的第二位。

中國古代把樂器總稱為八音,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而在八音之中,又數古琴的地位最高,為琴棋書畫之首——

西漢時期,文人公認「八音之中,惟弦為最,而琴為之首」;

魏晉名士嵇康在其《琴賦》中稱「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唐人顧況甚至說「眾樂,琴之臣妾也。」

古琴,又稱七弦琴,瑤琴,相傳為伏羲所造。

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上看,古琴的外表蘊含了天文地理、社會關係之種種,乃天地宇宙之縮影。

古琴長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365天;13個徽位,代表一年的12個月及閏月。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為平象徵地,為天圓地方。

在歷史記載中,宋朝大文豪歐陽修的幽憂之疾就是通過彈奏古琴治好的:

歐陽修在《送楊置序》中記載了他曾鬱郁不得志,幽憂不平,患上情緒病,後來通過琴聲療疾而痊癒,並把此法介紹給朋友楊置。

後來,古琴還使他的手指拘攣得到治療。

他在《琴枕說》中寫到:「昨因患兩手中指拘攣,醫者言唯數運動以導其氣之滯者,謂唯彈琴為可」,他彈琴月余,便恢復了手指的靈活。

白居易晚年得風疾,而古琴是他的心靈安慰:

他在琴詩《五絃彈》中寫道:「一彈一唱再三嘆,曲淡節稀聲不多。融融洩洩召元氣,聽之不覺心平和」。

「和」是中國古代音樂審美意識中最被人崇尚的理想境界。

古琴「中正平和、清微淡遠」的藝術風格和傳統養生觀不謀而合。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名士嵇康善彈奏《廣陵散》曲,他還有一部傳世名作《養生論》:

文中提出「清虛靜泰」的養生觀,提到「蒸以靈芝,潤以醴泉,晞以朝陽,綏以五弦」。

意思是用靈芝薰蒸身體,用甘泉滋潤臟腑,用朝陽沐浴皮膚,用音樂安定神志,順其自然而為,自感適意,這樣就會身體輕健,心性沉靜。

為什麼音樂能治病、能養生呢?

這是因為古代的音樂理論和中醫養生觀點頗有相通之處。

音樂可以深入人心,在中醫心理學中,音樂可以感染、調理情緒,進而影響身體:

在聆聽的過程中,讓曲調、情志、臟氣共鳴互動,就能達到動蕩血脈、通暢精神和心脈的作用。生理學上,當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心率、心律、呼吸、血壓、脈搏等)相吻合時,就會產生生理共振、共鳴。

這就是「五音療疾」的身心基礎。

那麼,如何根據宮、商、角、徵、羽五種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屬性關係來選擇古琴曲目,進行調養治療呢?

小書為大家收集了一些資料:

宮調式:

宮音,相當於簡譜中的「1」(do)。樂曲風格典雅溫厚。根據五音通五髒的理論,宮音入脾,能促進消化系統,滋補氣血,旺盛食慾,安定情緒。

推薦曲目有:《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陽春》等。

商調式:

商音,相當於簡譜中的「2」(re)。樂曲風格鏗鏘有力,高亢悲壯。商音為秋音,主收,入肺,可以增強呼吸系統機能,改善衛氣不足的狀況。

推薦曲目:《慨古吟》、《長清》、《鶴鳴九皋》、《白雪》等。

角調式:

角音,相當於簡譜中的「3」(mi)。樂曲悠揚,生機勃勃,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常聽角音,有助於氣血調達,營養得以輸送全身,身體代謝的廢物也能及時排出體外,神清氣爽、容光煥發。

推薦曲目:《列子御風》、《莊周夢蝶》等。

徵調式:

徵音,相當於簡譜中的「5」(sol)。旋律歡快,象火一樣升騰,具有炎上的特性。徵調入心,對心血管的功能具有促進作用。

推薦曲目:《山居吟》、《文王操》、《樵歌》、《漁歌》等。

羽調式:

羽音,相當於簡譜中的「6」(la)。羽調式清幽柔和,哀婉,有如水之微瀾。羽聲入腎,能滋補腎精,有助於緩解耳鳴、失眠、多夢等癥狀。

推薦曲目:《烏夜啼》、《稚朝飛》等。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小書哭暈在廁所……

因為擔心大家會錯過我們的精彩推送,所以小書給大家做了一個「把學國學網加星標、加置頂」的指南。

如果大家還沒把我們加為「星標」「置頂」的話,要趕緊加起來哦!

萬人從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立即加星標,每天看好文

1

2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學國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

學國學網

我是有趣的國學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國學網 的精彩文章:

處暑,就是要「出暑」!
人生:德不配位,必無所得!

TAG:學國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