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官服上的「麒麟」與「雲雁」有何區別?小區別大講究

清朝官服上的「麒麟」與「雲雁」有何區別?小區別大講究

原標題:清朝官服上的「麒麟」與「雲雁」有何區別?小區別大講究


清代的服飾,既有傳統漢族服飾的特點,也有滿族服飾的特點。如果放在整個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中來看的話,清代服飾是一個很大的變革。


這種變革在皇家服飾和官服上,體現得最為明顯。比如會在這類服飾上使用馬蹄袖,增添皮毛,這些就是滿族服飾的特點。


給官服定下級別,用服飾體現品級。又是繼承自過去中國官服的特點。清朝官制一共有九品,每一品分為從、正,也就是有十八個級別。


每一個品級官階,都有對應的地位,待遇。官員之間相遇時,也會因為級別不同,確定彼此的理解。而官服就是區別官員品級最好的方式。


清朝官服,其實應該包含」冠「和」服「兩個部分。簡單的說,」冠「就是帽子,」服「就是衣服。


清朝官員的帽子,有兩種。一種是平時上朝時候戴的,稱為」朝冠「,一種是平時戴的,稱為」吉服冠「。清朝的官帽跟過去的朝代有很大不同,看著像個斗笠。



在不同季節的時候,也會分暖帽、涼帽。帽子上,也會有各種裝飾物。這些裝飾物,也都是根據官員品級,裝飾不同的物件。


有紅寶石、藍寶石、青金石等。這些都是很珍貴的裝飾品。到了後來因為國庫缺錢,很多官帽的裝飾就用一些玻璃替代。


而平時戴的帽子,跟上朝時沒有太大區別。較大的不同就是,後面多了一個孔雀翎。這種孔雀翎有藍翎、單眼、雙眼翎、三眼翎的不同。


這種不同,其實也是跟官員的品級有直接關係。也表示朝廷對這個大臣的重視程度。



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清朝官服很大的一個特點。它無時無刻都在體現官員的品級、地位。而且,不同的場合,都穿著不同的服飾。衣服就更不用說了。畢竟它更顯眼。清朝官員的服裝有朝服、常服、袞服、袍服等。最常見,也是最能體現官員級別的,就是補服。

親王以下的官員,都有補服。清朝的補服是石青色的,前後有一塊補子,上面綉著不同的圖案。根據官員級別、職權不同,圖案也有各自的區別。



像文官的補服,上面就是綉著各種飛禽。比如仙鶴、錦雞、孔雀、雲雁。而武將繡的,則是猛獸。比如麒麟、獅子、豹、熊。清朝就是給在官服上,綉各種動物,來表示官員的身份。


因為清朝官員有九個品級。所以,文官的官圖案有九個,武將的官服圖案,也是九個。如果一個清朝官員穿著綉有麒麟的補服,那就代表,他是一品武將。如果是綉著雲雁的補服,就是四品文官。


這個在清朝官場中,很重要。如果是上下級的官員相遇,下級官員就要給上級官員行禮。如果是同品級文武官員相遇,武官的地位會比文官低。因為清朝實行的是文官節制武將。


他們用這種等級的方式,確立整個清朝官場的秩序,以及保證官場的穩定。也是通過這種給官員不同等級待遇的方式,讓他們不斷競爭,從而把更好人才吸引到朝廷中,繼續留下來。但這個辦法究竟是不是管用,卻又是後話了。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微信公眾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外星人 的精彩文章:

蒙古軍隊是如何解決軍糧問題的?辦法雖然簡單,卻十分有用
誰給明朝皇帝做飯?不是御膳房,而是交給這些人處理

TAG:腦洞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