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農夫與蛇」的故事,世受恩養的奴僕將主人告進「文字獄」害死

「農夫與蛇」的故事,世受恩養的奴僕將主人告進「文字獄」害死

原標題:「農夫與蛇」的故事,世受恩養的奴僕將主人告進「文字獄」害死



人性本惡。有的人受人恩典反而陷害恩人,如清順治年間的「黃培詩案」就是一出「農夫與蛇」的啟示。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話一點不假。清朝有個人叫黃培,青島即墨人。他的爺爺黃嘉善是明朝萬曆年間的兵部尚書。黃培幼年喪父,由叔父黃宗昌扶養成人,黃宗昌是明朝御史,因此黃培在16歲時蔭襲了錦衣衛指揮僉事,後來官至錦衣衛指揮、都指揮同知。清兵南下後,圍困即墨,黃宗昌組織民眾守城抗清,最後憂憤而亡。黃培的原配夫人是明朝南皮縣知縣、邑紳藍再茂之女,因產病早卒,崇禎皇帝將宮女安氏賜與他為妾,生子黃貞明,時年五歲。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二十六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安氏曰「身不可辱」,上吊自盡;黃培本想以身殉明,但因母親宋氏剛剛病逝,靈柩還在北京,要運回青島即墨安葬,因此不能自裁。為了躲避兵禍,黃培帶著兒子黃貞明進了鷲峰寺削髮為僧,輾轉八個月才得以還鄉,於是年十一月將母親靈柩運回青島。葬母后,黃培將黃貞明托給三叔父黃宗庠撫養,自己準備自盡。後來經地三叔父的再三開導,這才打消殉節念頭,但仍然不執行清朝的「剃髮令」,蓄髮留須,不著清服,在憂鬱悲憤中度日。



清順治九年 (公元1652年),黃培的二姐夫宋繼澄客居即墨,與黃、藍諸姓結為詩社,黃培也加入其中,飲酒賦詩,消遣歲月,他們的詩文帶有明顯的懷明蔑清的思想情緒,如「一自萑符(huán fú)紛海上,更無日月照山東」、「殺盡樓蘭未肯歸,還將鐵騎入金徽」、「平沙一望無煙火,惟見哀鴻自北飛」。黃培一共作詩280餘首,最後收錄266首,命名為《含章館詩集》,於康熙元年 (1662年)刻印成冊,分贈親友,想不到從此埋下了禍根。因為那時清朝正在實行「文字獄」。


黃培原配妻子有個弟弟叫藍潤,是順治年間的進士,官至正二品。藍潤有個堂弟叫藍溥,藍溥的兒子叫藍啟新,藍啟新與黃貞明是同學。藍啟新仗著藍潤是大官,看不起黃貞明,兩人經常鬥嘴。康熙四年春天,藍啟新與黃貞明又幹了一架,藍啟新回去告訴了藍溥,藍溥於是遷怒於黃培。藍溥對黃培這些年的一言一行瞭若指掌,於是便摘錄《含章館詩集》中的懷明反清詩句,告到了縣衙。結果被另一個幾世都受黃家恩養的姜元衡所利用,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終於釀成「黃培詩案」。



姜元衡本名黃元衡,祖籍山東萊陽。其祖父幼時因家貧流落到即墨,被黃嘉善收養,成年後取名黃寬,黃家為其娶妻,又供其兒子讀書。黃元衡自幼由黃培供讀,於順治五年 (公元1648年)考中進士,於是背著黃家恢復了姜姓,改名為姜元衡。黃培痛恨清廷,對姜元衡依附清廷、背主複姓等行為極為不滿,幾次當眾羞辱他。姜元衡雖然世受黃家恩養,卻並不感恩,他與黃培的三觀不一樣,而且黃培對他的幾次羞辱更是懷恨在心,因而經過他的一把火,直接此案演變成一件謀反大案,捅到了康熙那裡。


姜元衡先是逐級上告,從縣衙-州府-撫院,但都無法定下罪名,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六月,姜元衡重新羅列了黃培一伙人十大罪狀,直接控告到了山東督撫署。由於此案系「叛逆要案」,清廷很是重視,很快朝廷下旨從嚴審訊,包括刻工、裝訂人在內217人被牽進此案。康熙七年,以山東巡撫為首的會審團對「黃培詩案」進行了最後一次會審,並於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三月十六日將審理意見具奏清廷。下面是簡要的審訊答辯過程:

審判官問姜元衡:「你說《含章館詩集》中有隱叛語,都是哪些?一一說來。」


姜元衡:「培詩中有『紀年猶列漢春秋』之句,他說出一個漢字,就是不尊我朝年號。」


黃培辯道:「這是游山的詩,是說鄉村野人不知世事的意思。」


姜元衡:「他說漢春秋,就是心在思明。」


黃培說:「今詩人用秦漢唐宋入詩者眾多,難道都是思明么?」

姜元衡又找到下一篇,說:「『問說波方定,蠻鴻遍地多,不知天下事,明日更如何』。天下太平,他卻在詩中說『明日更如何』,這明明就是不軌之意。」


黃培解釋:「那是崇禎十五年所作的詩。」


審判官道:「既是明朝做的詩,到本朝也不應刊刻了。」黃培無詞對答。


在控告黃培隱叛語一項中,姜元衡共舉出九處詩文,黃培都一一進行了辯解。

姜元衡又舉出例子控告黃培在詩文中誹謗清朝,其中有這樣一句:「有民皆板蕩,天地不蓬飛」。


姜元衡說:「板者,反也,如何天下安樂,他用板蕩二字,不是存心誹謗么?」


黃培再辯:「此詩也是追傷明亂所做。」


姜元衡又道:「你詩中說,『世盡爭葵藿,人誰念蕨薇』,居然以夷、齊自比,不肯獻蕨薇於本朝。」


這次黃培雖也有辯解,但被審判官厲聲喝止:「這種謬狂之詩,竟敢在本朝刊刻,你還要強辯么?」


姜元衡連大儒顧炎武都控告了,說顧炎武「曾到即墨黃家住,搜集史實作《忠節錄》。」



顧炎武說:「貢生是江南人,因在山東做買賣,將本錢寄在章丘謝家,後來謝家把本錢虧損,給了貢生一處莊田。貢生從不認得姜家、黃家為誰,去年五月份去謝家時才認識姜元衡。他就這樣把我牽扯進來了?更何況我還沒看過那本書。」


顧炎武當場請求審判官給了一本原書,翻看起來。看完後回稟審判官:「這書中有『寧人』二字,姜元衡就說這是我;那寧人下面還有『鉉恭』二字,姜元衡的弟弟就叫鉉恭,那這裡的鉉恭就是他的弟弟了?」


這一席話說得姜元衡頭冒虛汗,生怕把他弟弟牽扯進來,趕緊拋出下一個問題:「那你到即墨住在黃家,還曾與楊萬曉同過席。」


審判官提審楊萬曉,楊萬曉說:「當時我在黃家讀書,有人跟我說,有一位江南才子要來,後來也沒見到,只聽說他叫顧寧人,不曾見到真面。」


沒有楊萬曉的證據,審判官幾次問黃培,黃培也一口咬定:「從不認識顧炎武為何人!」所以,顧炎武在入獄七個月後,因證據不足宣告無罪釋放,朱彝尊等人四處營救顧炎武。


「黃培詩案」歷經4年之久,最後山東省以「黃培因系明朝世宦,隱懷反抗本朝之心,刊刻逆書,已屬不法,吟詠詩句,尤見狂悖,且寬袍大袖,延用前朝服制,蓄髮留須,故違當朝法令,大逆不敬。應按隱叛誹薄之罪,但律無正文,無從援引,謹援他律比附,定擬絞罪」結案,其餘涉案者從輕處罰,上報清廷,得到康熙批准。康熙八年 (公元1669年)四月初一,黃培在濟南就刑。時年66歲。



黃貞明將黃培靈柩運回青島即墨後,於四月十四日葬於即墨城南水清溝。黃培之妾劉氏在料理完喪事後,在墓旁自縊以殉。黃貞明從此入嶗山深居不出。其女年方及笄,矢志不嫁,出家嶗山潮海院為尼,法號「喜岩」;後遷巨峰前白雲庵,庵前之白木槿係為親手所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哥談歷史文化 的精彩文章:

悍將馬彪率領的西北馬家軍抗日同樣兇狠,被岡村寧次親自點名
如果不是瘧疾,中亞跛獅帖木兒必將與明朝朱棣上演一場曠古大戰

TAG:強哥談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