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際車企巨頭紛至沓來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暗埋變局

國際車企巨頭紛至沓來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暗埋變局

日前,奧迪成為2018年以來,繼寶馬、賓士之後第三家獲得中國自動駕駛汽車路測牌照的海外車企。試問,中國為何吸引巨頭們的到來?它們又將對國內自動駕駛生態產生哪些影響呢?

每一次科技的革新都會帶來巨大的機遇,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正是如此。目前,自動駕駛已經成為汽車、船舶、飛機、火車等交通產業變革的主流方向,引發了世界各國的積極布局。其中,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落地備受關注。

汽車產業產值規模龐大,市場潛力充足,更是與人們的日常出行息息相關。近年來,自動駕駛汽車研發投入劇增,量產、測試進程加快,商用形勢日漸向好。不過,要想實現大規模上路,正式投放消費市場,技術的成熟與安全是最為重要的。正因此,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越發受到業內企業的重視。

日前,奧迪中國獲得了江蘇無錫市公共道路及高速公路L4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成為繼寶馬、賓士之後,在中國拿到這一牌照的又一家國際汽車製造商。很顯然,中國正日趨成為美國以外的自動駕駛測試熱門目標地,這是為何呢?

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要說到汽車市場,自然離不開中國。人口基數的顯著優勢,不斷增長的消費水平,使得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受矚目的汽車市場之一。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901.5萬輛和2887.9萬輛,這已經是連續第九年蟬聯全球首位。

業內專家表示,中國汽車市場的主要特徵是規模巨大且高度開放。近些年來,中國汽車需求量呈現明顯增勢,年均增勢接近7%。根據當前汽車市場增速計算,中國汽車市場增長依然有很大潛力。

作為汽車產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一個重要市場增長點。目前,業內人士認為,自動駕駛技術日益成熟,預計2020年開始將有望實現L3級別量產。雖然大規模普及仍需時日,但是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步伐已經不可阻擋。

國外調研機構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基於在應用市場、消費能力、出行需求等多方面的有利因素,中國未來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屆時,中國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及相關服務將形成數千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因此,中國一直是國際汽車製造商爭相布局的重點。為了搶佔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先機,把握中國共享出行市場大發展的機遇,奧迪、寶馬等老牌汽車巨頭自然要儘早為將來打算,獲得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只是第一步。

客觀條件日益成熟

當然,除了廣袤市場的吸引力外,日益成熟的客觀條件也是必要的。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不僅依託於技術,也需要法律、基礎設施等支持。而眼下,中國在上述方面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

從2017年年底開始,我國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相繼出台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定,此後,國家層面的相關測試法規也正式發布。得益於此,我國自動駕駛路測局面煥然一新,法律體系完善走上了快車道。

另外,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國早已在上海等地建立了封閉式測試園區,2017年以來又新建了一批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基地,同時各地還依據出台的路測法規開放了許多實際道路供自動駕駛企業進行測試。不僅如此,我國還在探索智能道路建設,並積極發展智能交通設施,從而為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提供更多保障。

由此,在國內自動駕駛企業得到測試利好的同時,也為寶馬、賓士、奧迪等國際巨頭提供了進入中國展開路測的絕佳機遇。要知道,每個國家的交通、地理等情況都有很大差異,如果要在未來將自動駕駛汽車投入中國市場,那麼事先在中國進行測試,收集相關數據就十分關鍵了。

現在,寶馬、賓士、奧迪已經相繼獲得了我國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而這定然不是終點,未來會有更多的國際自動駕駛企業前赴後繼,例如日本豐田、美國通用等。那麼,這些巨頭的到來,將會對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造成哪些影響呢?國內自動駕駛企業又將如何調整發展戰略?這些都有待時間兌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智能製造成全球競爭焦點 我國還需直面這些挑戰
多元化發展驅動,家用機器人迎來光明前景!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