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再完美的旅行攻略,其實都漏了這一點

再完美的旅行攻略,其實都漏了這一點

這是BottleDream706次與你美好分享

馬上就是十一長假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旅行」這檔子事。

估計不少人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旅遊計劃,一邊盤算著幾點起飛的航班更便宜,一邊查看當地的熱門景點,削尖了腦袋要往人山人海裡面擠……

但不知道你以前數過沒有,在這些攢動的人頭中,其中有幾個殘障人士?

先別說假期旅遊,就算在平時,你在街道上見到他們的概率,又是多少?

其實,中國有將近 1 億的殘障人士,也就是說平均每13個人裡面就有1個。

但你卻極少在公共場合見到他們——在生活中,他們好像「隱形」了一樣。

在前不久的「錯襪talk」里,我們邀請了來自中國台灣的林崇偉教授。他創辦的旅行網站很受歡迎,被很多人誇「那才是真正的貼心」。

他和我們聊了聊,他正在創造的改變。

而這樣的改變,也需要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每個人的加入。

眾社會企業創始人,台灣交通大學教授林崇偉

以下是林崇偉演講實錄

文稿經編輯調整

小時候我爸爸媽媽很忙,經常不在家,是奶奶撫養我長大。三年前,她過世了,在過世之前她中風的病情持續了十多年。這十多年裡我總記得一件事,那就是我小時候答應過她,「奶奶,我要帶你出去玩。」

可是這個承諾很難兌現。

因為每到節日,比如過年、中秋,我們想要帶她出去走走吃個飯,要先打電話去問餐館,「你那裡方便嗎?門口進得進不去啊?有沒有無障礙廁所啊?有沒有電梯啊……」每個店家都回答,方便方便。到那邊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方便。店家只會很客氣地跟你說,「老太太上不去啊,來,我背你上去。」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像我奶奶那樣坐著輪椅的老太太老爺爺,或者身體上不方便的殘障人士,她們會經常出現在街上嗎?很少,因為總有人擋著路,總有樓梯上不去。每一次本該是溫馨歡樂的家人團聚,他們都沒有辦法跟我們在一起。

對於需要坐輪椅出行的人而言,這是他們常常遭遇的狀況

需要被大家認識到的是,所謂的「無障礙」環境,所謂的「友善」環境,它並不是別人的故事,並不是別人的問題,同樣也事關我們自己——

為什麼?因為你的媽媽、爸爸、姥姥、爺爺,甚至是我們自己,都會老。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受傷、老去、不方便……

等到那個時候,我們肯定不希望這樣的狀況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我們現在要怎麼做,才能讓社會環境變得更好呢?

現在出門前大家都會搜索吧?會看大眾點評吧?如果每一個身心障礙人士在出行之前能在網路上搞清楚,要去的地方,那邊的場地方不方便,廁所方不方便,出行方不方便……

科技互聯網發展得那麼快,但好像忽略了很多事情。如果有這樣一個 app,這樣一個網站,那該有多麼好。

這個就是我們眾社會企業所堅持的,用資訊科技的力量來讓每個人出行無礙。

我有一個朋友,她叫林欣蓓,她是一個坐著輪椅的 28 歲女孩。她去過世界上 20 多個國家,甚至還坐過飛行傘。

她被叫做「金剛芭比」,你知道為什麼是「金剛」嗎?因為她很勇敢很堅強?不是的,是因為她的身體里有二十幾根鋼釘。所以她每回坐飛機時,安檢就「嗶嗶嗶」地響。

坐著輪椅跳傘的林欣蓓

她是我的好朋友,這次來上海前,我還問她「欣蓓啊,我們要不要一起來,我帶你走走」。

結果欣蓓是這樣跟我說的:「好啊,可是如果我去上海,我要住哪裡呢?」

照理來說,我們明明有這麼多的地方可以去選擇,可如果你是欣蓓,或者你要帶著你爺爺奶奶去玩,拿出手機,想看看有沒有「無障礙旅館」的時候,你大多會遇到這兩種情況:

第一種,根本就沒有讓你方便找到信息的選項(國內幾大旅遊網站都是這個情況);

第二種,你會看到有一兩家旅館聲稱他們能提供無障礙的房間、無障礙的廁所等等,可是當你點進去看之後,你會驚呼,天哪,這個就叫方便嗎?

幾大旅館、酒店預定平台的情況

我們發現,一般人所習以為常的「方便」,當我們帶著自己行動不方便的家人出去時,就變得根本不方便。也正是因為這樣,欣蓓和我決定,要做一個真正方便的旅遊網站。

「友善好旅館」網站首頁

如果你們想要帶家人去台灣玩,你可以試試「友善好旅館」。這是我跟欣蓓,以及 300 多位身心障礙的朋友們一起創立的。

你會發現,視覺障礙者、聽覺障礙者的需求,他們都有考慮

所有跟「方便」直接相關的住宿信息,我們都匯總在這個網站上,比如一個酒店裡的廁所是不是有無障礙設施,旅客在某個拐角的地方能不能很方便地移動,甚至能不能自理洗衣服.......

而這樣的想法,是誰跟我一起實現的呢?是欣蓓。正是因為她的不方便,才讓大家看到,她的不方便正是被忽略的身障人士中最普遍的需求。

自從我們去年啟動這個友善旅館的平台後,到目前共有500+家的旅館跟我們合作。

為什麼這麼多?因為在過去,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設計無障礙設施,可能他做出來覺得方便,別人使用的時候就覺得完全不行;第二個的原因是,一般的人也找不到這樣的資訊,所以通過這樣的資訊,可以為更多的消費者跟大眾創造方便。

在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已經有超過 400 位的身障朋友參與我們到改善社會的進程中。他們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作「友善特派員」

「友善特派員」出動

「不方便」是他們的每天日常,也正是因為這些每天每日的經驗,所以他們比我們更清楚、更了解這些設施的不完善,也更知道真正的「方便」是怎麼樣的。

過去我們提到這些不方便的人,他們被叫作「身心障礙者」,英文叫作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他們被認為是 Disability,被認為是沒有能力——

但是真正的接納不是這樣的。你翻轉一個角度,就會發現他們其實不是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而是 people with different abilities,他們有不一樣的能力。

所謂的「接納」,並不是讓我張開接納的雙手擁抱你,而是真正的跟他牽起手來,看見他不一樣的能力;

不是把他們當作「被幫助的人」,而是我們可以一起讓社會更美好。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永遠都是一個需要被別人幫助的人,你會開心,你會快樂嗎?

幫助別人,是讓 ta 重新找回自信,以及看見自己未來能力的可能。 所以你看到我們這樣一群友善特派員,在這麼多的城市裡面從事餐館跟酒店的改善工作。

不止如此,我們還設計了遊樂園,如果各位去台灣玩,千萬不要錯過台中利寶樂園。那裡有亞洲目前最高的摩天輪,它每一個車廂都是無障礙的,任何時候你只要想帶著老人家去,都不用擔心裏面的設施,因為座椅的設計,上下行的方式,甚至還有專用的服務,都經過專業的設計。

而這一切,都是在像欣蓓這樣「不方便」的友善特派員的指導下完成的。

除此以外,我們還設計出可以容納家用輪椅的車子。

一般私家小車的牽引機制設計,就是把坐著輪椅的人像貨一樣放在行李箱。但在我們的車子里,他是可以坐在旁邊的,他眼前有大的天窗,可以看到前面的風景,你可以坐在旁邊跟他聊天……

我們一直在強調,未來的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那麼這樣貼心的設計跟服務,在未來的高齡化社會中,是不是就更被需要呢?

而那些原本需要被幫助的人,你通過不同的角度去看他,他就會變成能夠幫助他人的人,這可以提升他的自信,增加他的快樂。讓他們跟大家一起作為公民的一份子,把我們的社會環境變得更美好。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接納。

眾社會企業還推出了《9453》友善旅人志,也可以搜索「9453」去瀏覽網站

我還想跟各位分享愛因斯坦的一句話:從問題的老路去想,你永遠找不到答案。

「接納」也是一樣,我們很容易被限定在我們既有的教育、成長的經驗、模式化的思維裡面,從而看不到不一樣的可能。

但是,如果我們願意接納我們身邊不一樣的朋友,跟 ta 一起生活,跟 ta 一起創造,跟 ta 一起服務我們的社會,那麼我們的生命將變得更豐富,我們的能力和眼界也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再認識認識「錯襪talk」背後的

聯合主辦方吧 :)

WABC

上海藝途公益基金會(簡稱WABC基金會)系2016年在上海市民政局註冊的非公募基金會。致力於為精智障礙特殊人群提供免費的藝術療愈課程,一方面培養和開發他們在藝術領域的興趣和才能;另一方面又起到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穩定和康復作用。除此之外,WABC還會通過藝術展覽和銷售衍生品等方式,讓公眾了解和認可特殊人群的藝術才能,突破傳統的單一物質幫扶,從而實現特殊人群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同步提升,並寄希望於以此逐步緩和社會對於這個群體的誤解和偏見,促進社會和諧與美好發展。

BottleDream

BottleDream誕生於 2011 年 6 月 1 日,致力於做中國最優秀的社會創新組織。我們發現、傳播全球創變者 ChangeMaker 的故事,將他們用創新方式解決社會問題、帶來美好改變的行動蔓延至更多年輕人,我們相信,讓有意義的事情有意思,人人都是美好創變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ttleDream 的精彩文章:

我們沒看見,但不意味著他們不存在
據說,這是世界上對團隊小夥伴最好的公司之一

TAG:BottleDr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