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網6小時欠費1.8萬」,運營商這些坑一定要記住了!

「上網6小時欠費1.8萬」,運營商這些坑一定要記住了!

相信大家都有過手機流量用超的情況,一般發現後也就多花幾十元而已,可是,湖南長沙的馬先生居然因使用流量欠費1.8萬多元。他用的到底是什麼網?為啥這麼貴呢?

馬先生使用的手機9月1日凌晨收到一條簡訊,通知他欠流量費1萬8千多元。據了解,馬先生所在小區改光纖,工作人員將馬先生副卡與主卡解綁,導致馬先生副卡不能用主卡流量套餐,以10元一兆的價格上網6小時。

這個事情被曝光後,雖然運營商最終道歉,但此事還是讓人驚得一身汗——說好的提速降費呢,怎麼運營商竟然還存在10元一兆的上網價格?如果不是這個事情太惡劣,曝光後引起公憤,能這麼輕易就解決嗎?幾大運營商們到底還有多少坑,等著消費者去跳?

這個問題,最近國務院督查組就給出了部分答案,國務院第八督查組近日在北京、天津等地明察暗訪,發現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落實情況距離群眾期待尚存差距,消費者集中反映運營商強制消費、殺熟、虛假宣傳、明降實漲等幾大問題。

74歲的北京市民毛文俊說:「去年,我按中國移動客服的推薦辦理了一個新套餐,過了很久才發現,之前每月18元的套餐並沒給取消。」

遼寧大連市民盛先生想把名下的聯通號碼過戶給妻子,但被營業廳告知這個號碼變成了「靚號」,必須預存2000元且每月最低消費300元才能過戶。

一位青島的網友反映,家裡老人手機沒有上網功能,卻莫名其妙被開通了流量套餐,打電話給10086取消了,但是9月11日又被開通,想打出消費明細也被營業廳拒絕。

必須承認,儘管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提速降費,儘管運營商們一再吹噓,聲稱中國手機流量費處於全球中低水平,但作為大多數普通消費者,感受並不明顯,不覺得自己因此省下了多少錢。消費者為何不滿?很大原因是運營商在流量降費上玩了太多「花招」。

運營商們推出一些看似優惠的套餐,但幾個月後就以「試用期」結束為由悄然調高價格;一些早已取消的開卡費、長途漫遊費仍在直接或變相收取;還有的消費者甚至被營業廳私自開通業務,自己根本不知道。

運營商們熱衷於玩各種套餐的噱頭,而且套餐還變來變去,最誇張的時候,市場上資費套餐最多的時候高達上萬種,不用說用戶看著暈,連運營商自己恐怕都說不清楚套餐的內容和消費規則,除了搞套餐設計的那些「神仙」以外。這次湖南馬先生就是栽到「套餐陷阱」中的,當地運營商給馬先生換了套餐,結果忘了套餐更換後,原來的副卡手機會變成裸奔(沒有套餐)狀態,導致馬先生一家被1萬8千多元流量費嚇得半死。

手機消費和水電氣消費一樣,屬於一種基礎消費。但水電氣消費,從來沒有像手機消費這樣,有著如此多的「套餐」、「優惠」,也沒有如此多的消費陷阱。運營商真要推動流量降費,那就別在「套路」中無法自拔了,請拿出點真誠,別搞那麼多噱頭,請讓消費者看到流量資費實實在在的下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說說 的精彩文章:

男子讓座後腳踹不讓座的年輕小伙

TAG:悟空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