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國學大師林語堂,想回大陸數次被拒,晚年蓋房一定要面向大陸

國學大師林語堂,想回大陸數次被拒,晚年蓋房一定要面向大陸

林語堂是國學大師,曾三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可他有個心愿一直沒有達成,那便是回到內地。

當年他在美國,數次申請想要回到內地,數次被拒,無奈之下,他只能回到台北。

一、一代文豪,浪漫入骨

林語堂兩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在文學界名聲不菲。他的身上,有著文人的浪漫,缺少了文人的多情。

他的妻子是他還沒有出名時候的戀人,此後兩人相互扶持,共同走完這一生。

他的妻子廖翠鳳,是鼓浪嶼首富家的孩子,當年遇上林語堂時,後者還是一介窮書生。當時廖翠鳳的母親很擔心,說林語堂是牧師家的孩子,很窮,嫁過去可能會受苦。可廖翠鳳的回答卻很堅定:「貧窮算不了什麼。」

廖翠鳳的這句話,讓林語堂堅定了要陪這個女子走完一生的決心。

兩人結婚以後,林語堂燒掉了結婚證書,他說:「結婚證書就是用來離婚的。」這句話後來被很多人模仿。

後來的林語堂和妻子廖翠鳳一起,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留學,一路讀到了博士。

林語堂曾經回憶這段生活,沒有錢不得不去打工,但苦中作樂最甜蜜。太太的話不能頂嘴,如果真的生氣了,就去捏捏她的鼻子,這樣她就會笑起來。

他對自己的妻子是真的好,連帶著家人一起護著。

對於他的評價褒貶,人云亦云,但他對於家人的保護,從來不曾被人否認。

或許,護犢子的男人,才是最帥氣的吧。

二、懷念故居,一生未還

林語堂是念舊的人,從他的文章里也看得出來。

國難當頭,很多人批評他的文章都著眼於小處,可處在亂世之中,卻依然能保持平常心,何嘗不是一種本事?

他常說,語言可以深入骨髓和血肉。如閩南語於他,便是如此。

林語堂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晚年他在美國數次申請想要回內地,卻數次被拒絕,後來終於能夠前往台北,也算能與家鄉隔海相望了。

搬到台北後,他修了一座宅子,面朝大海,懷念故土。

他說,來台北偶然還能聽到閩南語的對罵,讓他心裡暖洋洋的,感激涕零。

或許,失去過的才懂得珍惜,就如我們的成長,便伴隨著一次次與母校的告別。

他是第一個以英文作品名揚海外的中國作家,而他的筆下,陶淵明、曹雪芹、孔孟老莊都美得驚心動魄,也讓外國人感受到什麼叫做沉甸甸的文化魅力。

他是個很念舊的人,一生愛著故鄉,也用一生愛著故人。美色當前,他從來不曾動搖,真正做到了擇一人白首。

但命運總是充滿遺憾的,他的遺憾便是他一生都沒有回到故鄉,回到那個說著閩南語吵架的故土。

他申請了數次,卻被拒絕了數次,後來轉而申請回台北,批准後,他便在那兒,度過了他的晚年。

三、生而為人,守住本心最重要

林語堂的一生,如他筆下的文章,細膩而美好。

他護短,所以每當與妻子吵架,他都會讓著她。

他還將這些經驗寫成了文字,美其名曰「金玉緣定律」。他說,太太如果開心,你要跟著高興,太太如果生氣,你要不能惹她生氣。

他的太太應該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但也絕對當得起這份深情。

最初的林語堂,身無分文,也沒有名氣。最困難的時候,是廖翠鳳典當了自己的首飾,咬著牙撐過了那段時光。

你付出什麼,便會收穫什麼。

與其羨慕別人有好姻緣,不如反省自己是否付出足夠多。當然,慧眼識人也很重要,若是對方本就不值得,及時止損才是最好的方法。

只是,沒有過患難與共,便不能要求有福同享。

林語堂告訴我們的,何止是生活的美好,更是生命的得與失。

曾經沒有選擇與祖國共患難,等到晚年想要回來,便遺憾滿滿。不過,抱怨從來解決不了任何事情,行動才是唯一方法。

最後的最後,林語堂住在台北的別墅里,面朝大海,懷念故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貨二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我國一科學家,沒有多少名氣,卻發明了一種葯,廉價但救人無數
從小混混到大總統,袁世凱不僅僅靠武力,他的這項本領無人能及

TAG:貨二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