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忘了「清宮宇宙」和「瑪麗蘇劇」吧,女性並不是只喜歡這種戲

忘了「清宮宇宙」和「瑪麗蘇劇」吧,女性並不是只喜歡這種戲

這個夏天,我們都領略了被「清宮宇宙」支配的恐懼:從八月的《延禧攻略》大熱開始,加上《如懿傳》,甚至還有暑假一定重播的《還珠格格》——

這種女人之間互相打架、撕嘴的「宮斗」,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

明明一兩年前,我們吐槽的卻是另外一種「瑪麗蘇劇」啊。不管是《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還是《楚喬傳》《扶搖》,講述的都是那些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大女主們,如何從地位低微或者身負大仇當中,破繭而出,靠著愛她的男人們當後台,終獲成功,揚眉吐氣。

問題是,「宮斗劇」和「瑪麗蘇劇」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精神指向啊。同一批觀眾,為什麼會有這麼分裂的審美?


忘了「清宮宇宙」和「瑪麗蘇劇」吧,女性並不是只喜歡這種戲



1/3

其實,大女主劇早已成為電視劇和網播劇的絕對主流了。

《延禧攻略》點擊率超過100億,開播一個月就成為今年網劇播放量的Top1;單日播放量最高值甚至達到了6.4億,單日平均播放也高達3億。

《如懿傳》開播里口碑不佳,但即便如此,開播不到24小時網路點擊率已達2.7億了,微博話題討論量也達到了2億。2周前(9月10日)開慶功會時的劇集播放量已經突破37億。我就不另拿《甄嬛傳》這種現象級的電視劇出來說了。


忘了「清宮宇宙」和「瑪麗蘇劇」吧,女性並不是只喜歡這種戲



而前兩年,流量王之誰?「瑪麗蘇」劇們。《楚喬傳》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有極高的討論度,地鐵上不少女生都在用手機追劇;《楚喬傳》CSM52/35城收視率破1.9,全國第一,微博熱度全國第一……

這兩種類型的影視作品,由於集數多、規模大,已佔了電視劇和網劇的極其重要的份額。

觀眾亦以女性為絕對主力。根據百度視頻大數據分析,《延禧攻略》女性觀眾佔比82%。


忘了「清宮宇宙」和「瑪麗蘇劇」吧,女性並不是只喜歡這種戲

via:百度視頻



實際上,這些劇本身也是以女性為絕對主角的。不難理解,電視劇和網劇這個形態,更多地為女性群體所度身訂做,而男性則是遊戲廠商的重點目標對象。因此,大女主戲,才多如過江之鯽。

另一個原因在於,當今社會裡,女性已開始有了很強的消費能力了,她們才是眾多廣告客戶們追捧的風頭躉。於是,影視劇也需要最大程度地滿足女性人群,尤其是年輕女性人群的心理需求。他們強化了女性的戲分,誇大了女性的氣質。

再加上,一線女明星、能主演這類「大女主」戲的女明星(吳謹言是個例外),一般都不僅紅,同時還可能是資本方之一,她們有很高的話事權。更在意自己的「偉光正」和絕對的領導地位。

2/3

「清宮宇宙」里的「宮斗劇」,已經成了一個梗了。

我周末去逛了故宮,特意去最近才開放的「延禧宮」外看了一眼,它因為火災,只剩外殼了。但是其他的后妃寢宮還在。紫禁城龐大複雜,氣軒軒昂,令人驚嘆,可每一間妃嬪的後宮,都壓抑陰鬱。一群美麗的、無所事事的,年輕的女人,被困在自己狹小的一畝三分地里,每天等著皇宮中惟一的男人的垂憐,寄希望於生個兒子,完成KPI,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而由於女人眾多,她們不得不在閑暇時互相廝殺,以爭奪靠近皇帝的機會;互相投喂麝香,互相坑死對方的小孩;實在贏不了,偷掉她們的兩斤炭,讓她們鬱悶鬱悶也是好的。

這是一種對現實不滿的直接投射,她們在職場上,在男女關係上競逐上的力不從心;勾心鬥角,耗盡了她們的智商。有人能從這裡看出職場升級打怪的能力,有人能從這些看出愛情的幻滅,有人能從這裡看到皇權的威嚴,都對;但是,這麼龐大的「清宮宇宙」,如果僅僅給人這些,主旨還是女人們都在後宮當中如何爭風吃醋,這樣的敘事,還是令人厭煩。


忘了「清宮宇宙」和「瑪麗蘇劇」吧,女性並不是只喜歡這種戲

20年屹立不倒的神作《還珠格格》


而「瑪麗蘇」則完全是另一套玩法。女主角不僅不會瑟瑟縮縮地內鬥,簡直都是亞馬遜女戰士,一路披荊斬棘,戰無不勝。但不可忽略,不管女主角身世多麼可憐,她又多麼堅強努力,但真正的成功,全靠開外掛,女主在男主、男二、甚至男三、男四的襄助、痴迷、犧牲當中,走向人生巔峰的劇情。

「瑪麗蘇」女主,都是萬千寵愛在一身:


1、不管是不是最漂亮,但男人都只愛她,而不會愛比她更好看的女二號心機女;



2、不管是刁蠻無禮還是粗俗可笑,或者是幼稚無趣,必定是內心很善良的;



3、所有男人都愛她。男主角也許一開始討厭她,最終一定會被她迷倒;


4、不管假裝多麼倒霉、多少人陷害,最終你都會發現:為啥她能走狗屎運?;



5、女主的成功里,有她自己的勇氣、堅持、不屈不撓;但真正的成功,還是在於有男人在背後給他撐腰。


「瑪麗蘇劇」的特點是,女主角除了求生,真正前進動力還是愛情,最終贏了整個世界只是無奈之舉。它們抓住了普通人渴望逆襲的潛意識,將普通的自己投射到男女主角中,享受這種虛擬的快感。


忘了「清宮宇宙」和「瑪麗蘇劇」吧,女性並不是只喜歡這種戲

豆瓣評分位4.7分的大(瑪)女(麗)主(蘇)劇《扶搖》播放量已有140億



題材不是問題,什麼類型片都可以拍出佳作;問題在於,除了這兩者之外,別的什麼都沒有了。這些年,連以前最喜歡的婆媳劇都很少能上熱門了,都市劇也沒有,職場劇也沒有,歷史正劇也沒有,能跟美劇、英劇、日劇韓劇比肩的複雜一點的現實題材劇,更是一個也沒見著。似乎影視劇在除了在玄幻、架空歷史和真實歷史當中,尋找一點余唾之外,再沒有建構現實的能力了。

「宮斗戲」的精神萎縮,「瑪麗蘇劇」的無限意淫,都是她們對現實的迴避。

3/3


女性為何會迷戀這些「大女主」的幻想?無非就是生活太狹隘,審美太單一,就會造成精神匱乏。她們無法消化複雜的現實,只能退求到這些臆想中的虛構的歷史中尋找理解。

其實,想像力的貧乏和審美的薄弱是當代人的一種通病。傳播學大師尼爾·波茲曼在其名著《消逝的童年》里說到:「電視的本性是使智力趨向單一化的。」

進一步地說:


「一個被圖畫和故事主宰的文化對成年人會有什麼影響?」



「一個完全以現在為核心的,不能提示時間的持續性的媒介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一個鄭重放棄概念的複雜性、而只注意個性的媒介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一個只注重眼下的情緒反應的媒介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審美如果只有單一的維度,就錯過了太多有內涵和深邃的思想。放慢下來,我們才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思考的興趣。

片面地追趕影視劇、被它們帶著跑,是無法感受到美的愉悅的。尤其在屏幕上的女性已被那些互相投放麝香、或者靠男人開外掛獲得勝利的女人全面代表之後。


忘了「清宮宇宙」和「瑪麗蘇劇」吧,女性並不是只喜歡這種戲

《東京女子圖鑑》



所以,我對女性們建議,女性對美更敏感,也需要更豐滿的審美與生活。少點花時間沉迷在熱門宮廷或玄幻劇里,睜眼看看更豐富的外部世界,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這也讓我想起,奧斯卡·王爾德說過,「生活模仿藝術,遠甚於藝術模仿生活」。

因為藝術是生活的導師,給予生活美的形式、思想和精神,給予靈魂悸動和平靜。我們需要更好的審美,更好的生活。

·END·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文章首發於vx公眾號:侯虹斌客廳(ID:houhongbin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侯虹斌 的精彩文章:

急什麼,偉大的時代才剛剛開始呢!
你們背單詞的,都這麼厭惡女人嗎?

TAG:侯虹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