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緩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要用好網售處方葯?

緩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要用好網售處方葯?

「是不是走私來的?」,「進沒進醫療手冊?」,「那還不是假藥嗎!」《我不是葯神》中的這幾句台詞讓人記憶猶新。這部上映僅四天票房就過13億的影片展示了它在國民當中的巨大影響力,影片之所以這麼火,主要是背後折射了高價葯、藥品代購及看病難等一系列民生問題。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藥品市場總規模達1.49萬億,其中超過85%的銷售規模來自於處方葯銷售,而目前80%的處方葯銷售是通過醫療機構。當前買葯只能通過線下醫療機構及藥店,買葯難問題真實而普遍存在,消費者急切呼籲開放網上購買處方葯這一新渠道。

最新出台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三大文件可以說是互聯網醫療全面放開的政策依據,互聯網醫療改變了傳統面對面就醫模式,也降低了就醫成本,將迎來快速發展。同時,與互聯網醫療相匹配的網售處方葯也將迎來全面解禁,讓億萬群眾真正受益。

互聯網醫療離不開網售處方葯

當前,國內優質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且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分布不均衡,這與群眾看病的需求產生了不匹配現象,國家各部門也在積極探索,並出台多種舉措緩解這一矛盾。「互聯網+健康醫療」因其靈活方便的就醫方式提高了醫療效率,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基層及鄉鎮,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傳統醫療面臨的壓力,緩解了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正逐漸成為我國醫療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父親患有高血壓,但醫院每次開的葯有限,太少了,需要三天兩頭的跑醫院,每次去醫院都要排長隊,根本無法安心工作。對我來說,網上購葯才是最方便的」,張女士說道。網售處方葯給消費者的家庭用藥及日常用藥帶來諸多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 線下實體藥店還存在營業時間短、藥品不全、藥品價格貴不透明等諸多弊端。對於艾滋、男科、肝炎等隱私病的患者來說,他們更希望能在網上購買處方葯,享受到網上購葯帶來的便捷性與經濟性。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全國三級醫院為2311家,佔比僅為7.63%,但診療人次卻高達15.24億人次,佔比49.72%,這就意味著8%的優質醫院承擔了50%的診療工作,優質醫療資源供需嚴重不匹配,造成的結果就是患者就診質量的下降,以及醫患關係的緊張,因為醫生接待一位患者的診斷時間只有5-8分鐘甚至更短。互聯網醫療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這一矛盾,解決了患者與醫生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看病的體驗也更好。

互聯網醫療帶給民眾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高效,但在當前看病方式下,患者需要去社區診所抑或是去醫院才能看病買葯,對於一些輕症、慢性病患者及行動不便的病患者來說十分不便。消費者雖然實現了在線看病,但是買葯還需要去線下診所或醫院開具處方後購買,此舉無疑讓互聯網醫療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只有開放網售處方葯,通過電子處方流轉,才可以真正實現讓患者足不出戶看病。在「寬頻中國」戰略的大環境下及寬頻網路覆蓋的日趨完善,健康醫療大數據也在不斷走向深入,這些客觀有利條件都推動了互聯網醫療的快速展開,網售處方葯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網售處方葯可緩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方便又省時、品質有保證,價格有優勢,還能送貨上門,這是網售處方葯給消費者帶來的切實好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能通過互聯網渠道購買處方藥品。在民眾急切需求之下,已經有不少企業及電商平台提前布局網售處方葯,最近,1葯網母公司111集團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募資1億美元,更是讓我們見證了民眾對網售處方葯需求的迫切程度。

近日,新華網發布《對網售處方葯應實行開放式監管》一文,呼籲開放網售處方葯,「網售處方葯是未來發展趨勢,隨著條件不斷成熟,應進一步建立更開放的銷售服務體系。」開放網售處方葯可進一步促進醫療行業發展,提升醫生的服務效能,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購葯、用藥服務。與互聯網醫療有效結合還可緩解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只要對之實施有效監管即可發揮巨大作用。

傳統醫療服務所提供的資源與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明顯不匹配,更是無法滿足當今民眾健康需求變化的快節奏。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及雲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病歷以及電子健康檔案的實施越來越普遍,醫療信息化建設也取得突飛猛進,在這個大環境下,互聯網醫療、智慧醫療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無論是網上看病還是通過網路購買處方葯都會變得更加便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穿越史 的精彩文章:

Google 又被爆收集用戶隱私,誰還能有安全感?
順豐網路下單「隱址件」,保護隱私?第三方平台或成最大贏家

TAG:商業穿越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