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儘早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小房間,那樣我們會驚奇的發現,孩子不但有可能自己在他們的房間里入睡,還會布置自己的房間,把房間收拾的井井有條。有的時候,孩子不是不能做得更好,而是缺乏了一定的條件和環境。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自我管理是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基於某種目標管理自己行為的能力。自我管理在人生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一種生存必備的能力,因此,如果孩子能夠儘早地學會自我管理,那麼對他么將來的發展是十分必要和有幫助的。管理情緒是自我管理的一項首要內容,孩子從兩三歲開始有情緒自我意識(Emotion Self-awareness)後,他們開始認識自己的情緒,也慢慢學習如何和自己的情緒相處,好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是孩子將來在社交生活中所必需的。自我管理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行動的自我管理,也就是我們計劃、整理、分配時間、空間、記憶力等的各種能力。而這種自我管理的能力對孩子將來的學業,工作也有著相同重要的意義。

在我們的大腦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重大發展關鍵期分別是在5歲和12歲左右。在這兩個時期,孩子會根據在生活中吸收到的大量信息,對它們進行整合,形成自己的一套自我管理體系。高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幫助孩子在學業、工作和社交等各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反之,不能進行自我管理的孩子就可能會在將來遇到行為或情緒問題,這些都將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工作。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行動的自我管理

我們也知道2~5歲的小朋友通常都處於自我中心階段,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進行思考。同時自我中心發展階段的孩子不但只能關注自己,他們也只會關注當下的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說,孩子很難考慮到過去和將來,也很難顧及他無法看到的空間。因此,當我們孩子開始主動收拾房間,也是他們邁出自我中心的一大進步,說明他們開始從爸爸媽媽的角度看待問題,意識到自己的房間是需要整理的。也說明他們對空間、時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知道有些一段時間不玩的玩具需要放起來,把空間留給現在需要玩的玩具。看似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在背後承載了非常大的努力和進步。

我們家長可以做的

不要忽視情緒管理。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情緒管理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課題。但是,事實上在我們的人生髮展中,情緒管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的社會關係、處事能力都與他們的情緒管理直接相關。在孩子的情緒自我意識時期,我們要教孩子正視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當遇到情緒波動時,教孩子學會怎樣讓自己冷靜下來,而不是對著別人發脾氣,或者通過一些破壞性的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情緒。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適當引導孩子做好自我管理,當孩子表現出自我管理的行為時,我們應該感覺到欣喜,但也切不可操之過急。孩子對壓力的處理能力有限,如果拔苗助長,孩子有可能就會不再由衷地願意自我管理了。因此,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兒童在各個不同的年齡會發展出不同的認知和行為能力,如果我們想要訓練孩子他們還無法完成的技能,那麼對孩子的發展是不利的,因材施教不但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也一樣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發展階段來進行。其次,也要給孩子提供適時的幫助。雖然自我管理能力強調的是「自我」,但是,如果孩子因為能力無法達到而情緒崩潰的話,這種情況並不能提供孩子的能力。因此,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一些指點和幫助,但並不和孩子一起完成全部過程,這樣的做法就可以讓孩子在自我管理上漸入佳境。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結語:所謂家長的教養也就是在適當的幫助下,讓孩子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因此,相比教會孩子一加一等於二,或者背誦唐詩宋詞和ABC,教會孩子怎樣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行為,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