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葉克飛:說月餅難吃?那是因為你沒碰上好吃的

葉克飛:說月餅難吃?那是因為你沒碰上好吃的




有前輩告訴我,這年頭寫東西千萬別學小朋友吃東西。小朋友喜歡把最好的最喜歡的留到最後一口才吃,很多人寫文章也喜歡把結論放在最後,其實這樣真不好,因為現在沒看完文章就開噴的人太多了。其實我對這話心存疑慮,因為有些人就算把文章看完了,也未必能看懂。不過涉及月餅這個話題,我還是開門見山,先說觀點——




首先,月餅作為中國傳統節日的禮儀性食品,也許是最難吃的一種。

當然,全球傳統節日的禮儀性食品都不太好吃。這是因為以前物質匱乏,食材流通也有限,大多數人平時能填飽肚子已經不錯。所以每逢節日,就要以重油或重甜的食物改善生活,多半不健康,也不符合現代人的口味。




其次,但凡傳統節日的禮儀性食品,基本都不符合「回到最初的味道」這一矯情模式。

反倒是改良,也許會帶來驚喜。不過月餅的改良在很大程度上偏偏又誤入歧途,變成了包裝盒和月餅外形的改良。




最後,傳統節日的禮儀性食品即使全國化,也存在各地的不同口味,月餅就是典型例子。

一般來說,一個地方的月餅好不好吃,跟地方菜系的水準或說精細程度往往成正比。正面教材是香港乃至整個粵語區,江浙滬組成的包郵區,反面教材是北京乃至整個北方。




作為一個吃貨,我見過無數很差勁的月餅,但也見過許多好吃的月餅。

遺憾的是好吃的月餅其實都不健康,慶幸的是反正不管好不好吃,月餅本來就跟「健康」二字無緣。







那些跟鐵餅一樣的北方月餅堪稱夢魘




我吃過最難吃的月餅,非北京月餅莫屬。

相聲里都說過,一塊北京月餅滾到馬路中間,大卡車呼嘯而過,從月餅上碾過。湊近一看,柏油路上有個坑,月餅嵌在裡面絲毫無損。段子雖誇張,但北京月餅確實硬,拿來砸人沒問題,牙口不好隨時磕掉牙。




硬的可不僅僅是餅皮,還有餡料。即使是棗泥和豆沙這種相對細膩的餡料,放到北京月餅里也是干而硬。其實北京月餅的餡料雖偏甜口,但一向挺足,還有自帶情意結加分的青紅絲,畢竟有些人從小就喜歡青紅絲,但整塊月餅還是像塊鐵餅。




原因很簡單,北京月餅用油相對較少。這也暴露了

月餅的尷尬:想要口感好一點,往往就得多用油,油少一點看似健康,但就很難入口。




與干硬的京式月餅遙遙相望的用油大戶是潮式月餅。江湖上流傳著各種酥皮月餅,但潮式月餅的酥皮以豬油多而著稱。話說豬油是評判吃貨的一大重要食材,無數美食家為之折腰,這玩意兒拿來做餅皮,香氣絕對夠,也使得酥皮不易過干——陝西的秦式酥皮月餅,最大問題就是酥皮普遍太干。








飲食越精細,月餅花樣就越多




潮州菜向以精細著稱,潮式月餅卻以粗獷的豬油呈現酥皮酥而不幹、薄而不碎的效果,看似違和,實際上並非如此。




潮菜的精細,在於工序的繁複,也在於食材的物盡其用,不管是高檔食材還是廉價食材,都可一展所長。僅僅是調料環節,就繁複如斯:蚝烙配魚露,普寧豆乾配韭菜鹽水,牛肉火鍋配沙茶,滷水配蒜泥白醋,龍蝦配桔油……




潮式月餅無論餅皮還是餡料,工序都極繁複。至於豬油,雖是廉價且讓許多現代人敬而遠之的食材,但在潮式月餅的製作過程中,它就是一個不可缺的環節,也確實物盡其用。




平時說起飲食精緻,許多人都將之等同於擺盤好看、食材高檔,京城那家著名創意菜便是如此。但只得其形,註定走入誤區。




真正的飲食精緻,應該是食材的物盡其用。

比如堪稱廣府菜代表的順德菜,一味淡水魚生雖因寄生蟲問題,近年來頗受詬病,但許多老饕確實就好這一口清甜滋味。可魚肉做了魚生,魚的其他部位怎麼辦?順德人會將魚骨煎焗,魚腸煎蛋、魚頭與椒圈同蒸,剔出剩餘魚肉剁碎揉成魚丸和桑葉打湯,魚皮涼拌……




這種讓各種食材都能好吃起來的料理方式,才是真正的精緻。




月餅的水準,似乎與地方菜系的精緻程度成正比。

潮式、廣式、蘇式和港式,所對應的恰恰是以精緻見長的幾個菜系。商業繁榮引發的創新潮有時也會成為加分項,源自香港的冰皮月餅就是一例。




說起冰皮月餅,就不得不提成立於1984年的大班。這家麵包西餅公司於1989年推出冰皮月餅,立刻席捲港澳,進而成為南粵地區最高端的月餅。隨後,美心等大品牌也迅速跟上,使得南粵地區的冰皮月餅市場呈現百花齊放之勢。話說回來,冰皮月餅誕生在經濟發達、商業繁榮、飲食精細又相對強調健康的南粵地區,也是一種必然。







因為不經爐火烘烤,冰皮月餅不像傳統月餅那樣油膩,口感也更清爽。不過因為需要冷藏、運輸相對繁瑣且售價較高的緣故,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的頭幾年,離開南粵地區,許多人根本不知冰皮月餅為何物。網路時代外加烘焙時代的興起,許多人知道了冰皮月餅,內地許多廠家開始嘗試製作,還有許多人選擇自己在家做。




但說實話,前幾年內地餅家所做的冰皮月餅,是典型的假冰皮,口味也極差,簡直是砸招牌。直至今天,冰皮月餅領域真正能入口、能算得上好吃的,還是得來自香港,而且局限於兩三個品牌。這就引發了又一個問題:吃月餅要不要認牌子?




當然要。






吃月餅要認牌子




很多人討論問題,最不喜歡的就是「邏輯」二字,如果邏輯缺失,見識也有限,說起話來就很可怕。比如我見過有人評價廣式月餅不好吃,論據是「對廣式月餅的唯一印象是大學時代,中秋節時學校每人發了一個廣式月餅,餅皮乾澀,裡面的蓮蓉餡甜到嗆喉,還粘在嘴裡,拿牙刷都刷不下去」。




廣式月餅好不好吃,顯然是個人口味問題

,你當然可以覺得不好吃。但這個論據實在拿不出手。中國學校給學生髮吃的,如果不像河南某小學那樣,拿得用開水泡著吃的素麵條充當營養餐,你就得燒高香了。




談論美食,我最怕這類腔調。有些人在廣東最廉價的茶樓里喝了個人均二三十元的早茶,然後說粵菜其實一點也不好吃,在包郵區吃了頓小龍蝦,然後說淮揚菜不外如是,在川渝地區吃了頓沒有公筷的地溝油火鍋,然後挑大拇指說原來全世界最好吃的東西就是火鍋和辣椒……他們偏偏又是各飲食APP的留言主力,你要跟著APP的評分走,隨時被帶到溝里。




別說學校發的月餅了,市面上大多數月餅品牌,都不具備足夠的水準。或者說,在原本就很難好吃的月餅界,如果你不認牌子,根本就沒法下嘴。




網上痛罵的五仁月餅,說到底就是為劣質產品背了鍋。

以堅果為主的五仁月餅,餡料原本都是好東西,口感雖然相對粗糲,但勝在滋味清爽。

但如果用廉價質次的堅果代替,那就如同嚼沙子,最後落得一口渣。尤其是京式五仁月餅,本就用油較少,如果堅果質量再粗劣,那真是難吃到了極點。但南粵幾家老字號酒樓的五仁月餅,如選用優質堅果,吃起來也是清香撲鼻。







前些年相當流行的水果月餅,其實大多也無法入口,這同樣是拜劣質餡料所賜。所謂水果,其實都是冬瓜蓉加色素製成,滋味可想而知。但有些地方專門製作的冬蓉月餅,將價廉的冬瓜蓉精做,也能做出美味月餅。




以廣式月餅為例,可靠的品牌無非幾個,比如老字號榮華。但老饕會告訴你,光認榮華還不夠,你還得去買港版的榮華,方有皮薄餡足,口感綿密的效果。又如蘇州,除了聲名在外的采芝齋,其實長發餅家也是許多外地老饕曾慕名而去的地方。




當然,現在除了少數真正的老饕,很少有人會專程跑到其他城市買月餅。一來月餅是中秋應節食品,偏偏中國人習慣的是中秋團圓,大家都回家,不往外面跑,二來網購已經普及。




網購的普及使得人們可以在家中選擇不同地區、各種口味的月餅,你坐在家裡買遍全國各地的月餅都沒人管你。但說實話,如果你是個講究口味的人,

大多數網購月餅的水準都相當有限

。這一點在葷味月餅上體現尤為明顯,比如包郵區的鮮肉月餅和雲南的火腿月餅。






好的老字號一般無法網購




與大多數傳統節日食品一樣,月餅還有個尷尬:大規模量產的只有少數牌子靠譜,老字號小作坊也良莠不齊,靠譜的又多半不走網購路線,因為只做街坊生意都隨時搶光。換言之,現在網購渠道的所謂老字號,多半是近年來開辦的網店。




我就曾有過連續兩年去買一家老字號的月餅卻無緣的經歷。這款月餅相當特別,是僅在珠三角和港澳可見的鴨潤月餅。




所謂鴨潤,就是鴨肝。古代南粵人因為覺得「肝」(通「干」)於飲食之道不和,就改了個反義詞,以「潤」代替,所以豬潤即豬肝,鴨潤即鴨肝。




這款鴨肝月餅,除了咸香鴨肝之外,還有鹹蛋黃、臘肉、芝麻和欖仁等材料。1929年,它誕生於我所居小城某鎮的一家餅店,歷經滄桑,也曾風靡省港澳,最得華僑青睞。效仿者雖不多,但無論在香港還是在廣東,質量都有保證。




鴨肝作為內臟,原本有腥氣,因此需用新鮮鴨肝並提前腌制,再經多次翻炒。小店是家族生意,每年中秋才有這款鴨潤月餅出售,而且每年只做30斤鴨肝餡料,用完即止,若是錯過,便待明年。




還有恩平一款豆沙月餅,包裝簡單,當年偶爾吃過,驚為天人。與京式月餅乾如泥沙的豆沙不同,做得好的廣式豆沙月餅,豆沙餡料溫潤綿密,不粘且無渣。如今網購如此發達,可要想買到這款月餅,還是非得去當地不可。







有時,老字號所倚仗的當地食材,所有特別風味都繫於某種原料。最典型的例子當屬廣東新會的陳皮豆沙月餅。在月餅中,豆沙餡料原本價廉,最是普通,不過新會是陳皮之鄉,將陳皮摻入豆沙,以陳皮的清爽香氣,就可解豆沙的甜和月餅的膩,可算是天作之合。這樣的月餅,你去其他地方,還真就做不出來。




至於網上眼花繚亂的新式月餅,在外觀上甚至做到了極致,可真要買來吃的話,性價比極低。




我一向並不相信所謂「最初的味道」,食材的流通、烹飪手法的探索、烹飪設備的改進,都使得我們如今能吃到比以前更好的料理。

在吃上懷念舊時味道,基本就是貧瘠時代的記憶反射,並不準確。傳統食品也一樣,按照記載,月餅最初就只是個硬餅,以古代的設備和製作方法,味道可想而知。




月餅現在的形態,其實已經是改良的結果,是歷經百年甚至更久的選擇。

但這並不等於所有創新都是有效的。如今那些過度包裝,只有盒子和樣子漂亮的月餅,顯然不算是什麼創新。這兩年的新式月餅,真正算得上好吃的也只有寥寥幾種,而且仍然來自飲食精細、商業繁榮的地區,比如來自香港的流心月餅,又如上海王寶和的海鮮月餅。




說到底,

不是沒有好月餅,只是你吃到的月餅大多不好。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 的精彩文章:

中國父親,那些孩子為何仇視你
不難看的死法

TAG: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