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奧特曼》是彩色的意味著什麼?

《奧特曼》是彩色的意味著什麼?

作者:煌言

封面:《奧特曼》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摘要

初代奧特曼史錄(四):通往奧特曼的台階

【本周的奧特系列通鑒?初代奧特曼篇】

第四回 通往奧特曼的台階

1965年7月,圓谷特技製片廠方面將預算製作費不足《奧特Q》的四分之一的企劃案《呂太少年的秘密》,遞交給東京放送電視台(TBS)意圖作為《奧特Q》之後接上的新作,但是TBS方面當然已經不能滿足規模僅止於此的企划了。還是老話,圓谷特技製片廠方面主導企劃的,是總經理市川利明和企劃室長金城哲夫,在《奧特Q》這個具體作品中分別擔任製片人和腳本。TBS方面主導企劃的則是編成局影視部,部長仍是津川溶溶,副部長仍是澀澤均,以及部員栫井巍在《奧特Q》擔任製片人。

對於企劃內容的方面,栫井給金城提出兩點初始要求,或者說基本要素的希望,第一點是要某種穿制服的隊伍登場。因為《奧特Q》每回看下來,劇情就變成有3個人每星期都遭遇巨大怪獸,明明只是報社和航空公司的普通打工仔。這太不正常了,當時就內部外部都有鍵盤俠指出這點。這是因為《奧特Q》本來的企劃是《失衡》,表現一整個失衡空間的現象,主要角色3人相當於引導觀眾觀看這些影像的引路人,構成形式參考TBS自己引進並且自己提議的美帝詩選劇《神秘空間》。不過後來中途被栫井變更成怪獸路線了,所以形成這種狀況,這點栫井自己也心裡有數。

如果是東映兒童片,這就不會看上去不正常了。因為東映時代劇從打入電視業界以前發展出來,擴散到其他領域的也就是這類。故意做看上去荒唐無稽的演出和缺乏邏輯的超展開,那邊傳統上的理論是,這些不可預料的花樣正是吸引觀眾興趣的要點。所以當然,普通市民身份的超級英雄與等身大活動的敵方組織每周遭遇毫不奇怪,看著是在高樓和水泥地的環境里開始打架了,切個鏡頭下一瞬間居然正在樹林子里打,假面騎士一旦跳躍一次再落地後場所也能變。

可TBS這邊,當時被打上的標籤口號是「劇情的TBS」,走的路線是要注重追求高大上形象一板一眼的,會符合當時的設定黨口味。都喊著3個人總遭遇怪獸太扯了,栫井說那就要個專門的機關好了,穿制服的隊伍每回有事時出動就行了,這批人跟怪現象總打交道就不會再不自然。這時栫井心裡設想的形象是刑事劇那樣的,比如警視廳刑事部搜查第一課第X系這種感覺。

第二點,要有一個明確的主人公出來。《奧特Q》這樣的是以表現現象為主,因為出發點畢竟是「特殊技術」本身,重在難得一見和充滿魄力的特攝影像。幾乎每回登場的3個主要人物充當的是領路人一般的角色,觀眾是完全的旁觀者,這樣不行,缺乏代入感。對小朋友尤其不行,需要一個明確的主人公存在,成為能讓觀眾代入感情的對象。

因為人即使長大了都會潛意識喜歡這樣看片的,要以主人公的立場去跟著看片,所以跟主人公作對的也才叫反派,那小朋友的視角更是如此了。這跟現在的人基本上會以為,特攝和超級英雄打架好像就一回事,是同一個道理。特攝片是特攝片,動作片是動作片,不是一個東西。但是在比如超級英雄這樣的題材下,兩者能融合,為什麼。因為特攝是看的東西,武打是代入的東西,不矛盾能共存,導致你以為你喜歡的東西叫特攝,其實更帶來快感的可能是打架部分。

要求明確的主人公,也有營業方面的理由,就是方便商品化事業,做角色生意。以前說過,當時這種商法還沒有開發到普遍化,普通無非就是電影靠票房、電視靠贊助商獲得成本回收。像東寶特攝電影以及《奧特Q》這樣的,即使製作費實在過於膨脹,主要的額外手段也只是出口賺洋人的錢,角色生意只擺在不得已的次要層面。如果《奧特Q》沒變更成怪獸路線而真的走完了《失衡》的路線,雖然同樣是用特攝來表現,那在商品化事業的效果肯定會天差地別。

因為怪獸這樣的虛構角色,更適合於賣商品。而又因為一旦實施了角色生意,那自然會發現如果有一個明確主人公的虛構角色,商品化事業能更方便展開。所以從《奧特Q》後來發展到《奧特曼》橫空出世,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歷史趨勢方向。穿制服的隊伍和虛構角色主人公,兩點都是後來的系列中常見到幾乎成為前置條件的元素。但提出誕生當初,當然都像這樣根據當時的背景,有明確的理由和用意的。

同樣是對於營業的方面,給市川提的也是兩點要求。第一點,新作不能再像《奧特Q》這樣是黑白片了,要製作成彩色的。這個就更是,在後世看來完全應該叫理所當然的一條了,徹底的前置條件。但是轉變的過程,同樣有當時的背景和用意等因素。

當時雖然已經有彩色電視機誕生,但是別說彩電了,本來電視機就不算已經在日本全國普及。製作彩色影像又當然比黑白的成本高,所以電視上的一切都播黑白的那才叫理所當然,電影也在50年代末才基本普及彩色。彩色的電視節目在當時反而是會特別標註的,《奧特曼》後來首播時就是這樣。

標題是紅色背景,中央寫著大字《奧特曼》,下方寫著一行「空想特攝連續劇」,這是現在的觀眾也能看到的。但是首播時屏幕右下角其實還有一個標註:【彩色】,這個現在靠各種光碟軟體的DVD和BD之類,已經再也見不到了。當時有電視機的家庭,大多配備的也還只是黑白的。所以雖然製作階段是彩色,但看到的自然也只能是黑白,不過他們可以通過右下角得知其實這片不一般。

事實上到1965年為止,日本沒有過完整的彩色電視影視劇,電視動畫更不提了。《奧特曼》就正是以日本史上首個彩色電視影視劇為前提,來企劃的,是一個歷史裡程碑。刺激TBS不按常理出牌,要求彩色的理由,是前面說的出口海外。《奧特Q》出口時,以那些圓谷英二特技監督的東寶特攝電影為參照對象,洋人的反響不如預想。為什麼會這樣呢,TBS得出個結論,黑白影像是重要原因。所以新作要製作成彩色的,這樣洋大人才更好買賬。

第二點,新作的主演陣容里,《奧特Q》的主演3人中至少要有1個演員接著用。這點比較簡單,這個手段在當時日本的電視這一行不算少見。這為了盡量讓觀眾順利接著看下一個劇,因為正常觀眾的確就是只看演員看臉的,其他啥也沒概念。後來從《奧特曼》到《奧特賽文》也是同樣的理由,科學特搜隊的嵐隊員和奧特警備隊的古橋隊員,都用石井伊吉來演,背後大人的原因就是這樣。

符合上面4點要求的,尤其是前兩點企劃內容方面的要求,倒是有個現成的企劃。就是一年前《奧特Q》製作開始之前,已經與富士電視台交涉失敗的另一企劃《WoO》,但當然不能是就那樣原封不動的東西。1965年9月,市川將《WoO》的企劃設定和樣本劇情集提交給TBS的津川和澀澤,內容與1963年提交給富士電視台的已經大不相同。以下是提交給TBS的版本,過去提交給富士電視台的版本則可見於《奧特系列通鑒Z》[第八回]。

WoO這個角色:

安德洛美達星雲(仙女座星系)幾乎正中央的某個行星上,除了空氣中氧元素稀薄以外,其他條件與地球很相似。WoO星人擁有遠遠比我們人類發達的文明,過著和平豐富的生活。

但是,有一天,因為與妖星碰撞,WoO星發生大爆炸,成為了粉塵。在碰撞臨發生前,有個WoO星人成功讓WoO逃出。然後,WoO在宇宙流浪中,偶然接近地球,因引力朝地球飛來。突入大氣層時,WoO遭遇颱風,乘著颱風來到日本。並且撞在日本最高的山上,在富士山降落。

這個WoO正是,本劇的主人公,陽光可愛的WoO!但是一旦有心,能什麼也不害怕,成為勇氣與力量的正義派。

WoO的特點設定:

第一,WoO是個懶骨頭。因機械文明的發達,WoO星人幾乎沒有工作的必要,是過得很土豪的,絕對的失業者。因此,WoO每天過得懶懶散散。

第二,WoO住在湖裡或海里或地下水道里。因為空氣中氧元素濃度過高,所以喜歡在水裡。

第三,WoO能以3倍音速在空氣中飛行。但是,由於摩擦生熱的損耗,如果沒有真的搞出什麼大新聞基本上不會飛出3倍音速。

第四,WoO食用海中的強化食,奧特綠球藻,是他的能量來源。

第五,WoO使用超微型機器,能實現與人類的對話。超微型機器還能用來探知WoO當下所處的方位。

第六,WoO對雷電苦手。被雷擊後會巨大化,並且失去動的力氣。

第七,WoO能口吐真空光線!這是WoO唯一的武器。被真空光線擊中後,所有怪物都會爆炸。但是,要吐出真空光線,對於WoO要消耗極其巨大的能量。

第八,WoO的身體很小,但力氣大。

以上世界觀和角色的基本設定,相對於過去提交給富士電視台的版本,首先是科幻性質增強了。WoO的故鄉,以及逃脫和來到地球的過程,都描述得更詳細。關於WoO外形的描述刪除,沒有任何提及,同時追加了一條超微型機器的設定,除了當翻譯機還能當定位系統用。

這個企劃的確是符合有個明確的主人公角色,但是身著制服的隊伍組織怎麼處理呢,以前提交給富士電視台的版本中就沒有。可以看到以前的版本還有對於WoO以外地球人主要角色的說明,但上述這個版本目前為止還沒有,這裡就是相對於提交給富士電視台的版本最大的變更點了。

藝術圖像中心(AGC):

精銳的年輕攝影師自由職業者3人構成的記者集團,無論是戰場上或是暴風雨中,只要是為了工作就能賭上生命,取材做到絕的鬥士們。本劇的主人公,秋田,是這樣的集團中的一人。

AGC的人物構成:

大山隊長(32歲),領班攝影師,兼經紀人。

秋田(27歲),本劇的主人公。

太郎(20歲),秋田的助手。

佐伯(28歲),秋田的同僚。

小森(21歲),佐伯的助手。

今日子(19歲),AGC的電話聯絡員。

可以對照過去給富士電視台的版本,人類角色主要是3人。主人公也是攝影師,叫秋田讓二,新版去名留姓只叫秋田。秋田讓二的助手叫團太郎,新版去姓留名只叫太郎,然後秋田讓二的攝影模特桃樂茜的設定完全消除。

一個專門的隊伍就算是存在了,但可以看到有些奇奇怪怪矛盾的地方。AGC的設定開頭明明剛說是3個人,緊接著列出來一眾卻明顯數量遠超3人,若要強行或許可以理解為3人在這裡指的是大山隊長、秋田、佐伯。另外前面明確表示WoO是本劇主人公,後面又明確陳述秋田是本劇主人公,算是默認雙主人公體制了?

《WoO》的企劃沒有被TBS欣然接受,事實上圓谷特技製片廠方面從一開始,也沒有真的提交這個製作成《奧特Q》後番組的正式意圖。跟富士電視台已經談崩了人家不要了的東西,即使是改過幾筆,TBS又怎麼可能真的接下呢,這是業界常識是可以預見的。那市川給津川和澀澤展示這個是幹什麼,是當跳板、台階的性質。等於是展示一個樣本,為了得到一個答覆,像這樣的具體例是否符合你提的那些要求,如果哪裡不符合那我們再商談得更具體點。

實際上《WoO》自從1964年秋,與富士電視台宣告談判破裂後,圓谷特技製片廠方面也並沒有理由立即徹底廢棄這個企劃。畢竟是金城的心血,一個客戶不要不代表天下人都不喜歡啊,所以一年來一直有各種動向試圖讓企劃實現。先後有過以動畫形式實現的構想,與海外合作實現的構想,再到這時又提交給TBS樣本,使得在宇宙中漂流的WoO也真的在業界四處流浪了。

因此前面為什麼說叫作有個現成的企劃呢,就對應上回說過的1965年圓谷特技製片廠還有多項與米國人合作的構想預定,《WoO》便是預定企劃中的一員。並且米方也當然不只一家製片商、發行商、電視台等,應各方不同的要求,在交涉過程中《WoO》的企劃內容相對於一年前提交給富士電視台的版本,已經出現改動便是這個原因。

與米國人合作如果實現,也意味著市場不像日本本土這樣狹小,因此有可能獲得的預算製作費也能寬裕得多。具體金額的事各種各樣就複雜多了,有三類差異能造成不同金額。第一是不同的合作方提出的預算金額不同,第二是製作成黑白片還是彩色片會引起預算金額不同,第三是試做版和正式版的預算金額不同。

在米國要製作電視劇的慣例一般是,先製作一集試做版看反響好不好,再談按季度簽合同的正式版連續劇。試做版和正式版兩個詞,聽起來像是試做版廉價些,但其實試做版比正式版成本昂貴。因為是用試做版來決定是否出正式版,用好理解的話和類比現在的日本電視劇來解釋就是,初回要更隆重要搞個大新聞或者出SP,用以騙得觀眾繼續看下去。

這裡只舉個最高數值的例子好了,按照提出預算金額最高的合作方,如果製作成彩色,試做版一集的預算製作費是3萬美元。50年代和60年代,匯率被固定在1美元=360日元這點以前說過,所以這就意味著1080萬日元。還記得數字的便能反應過來,這已經是普通日本電視劇的7倍了,《奧特Q》預算製作費的2倍了,就算和赤字的《奧特Q》實際製作費比起來也高出約25%。

【本周的本家特攝列傳】

特攝魂~講道理的特殊技術(二十四)《奧特曼》是彩色的意味著什麼

很久以前也強調的一件事,特殊技術=「特攝」是個很複雜的東西。最最粗略分也得分三大塊,特殊攝影(特攝)、特殊美術(特美)、合成。但是純粹觀眾視角談起的所謂「特攝」的技術,實質一般只在關注特美。這是因為特美更明顯,比如巨大的怪獸當然不存在,怪獸踩壞樓房更是絕對明顯的虛構產物。所以純粹的觀眾視角,更容易去關注諸如那個怪獸的衣服和那個樓房的微縮模型,都怎麼造出來的。

但是還存在更多的事,容易是觀眾視角看上去應該理所當然,但實際現場可能要大費周章的,這類技術上的問題。以前也算舉過多種這類例子,今天舉個更基本的小例子,從黑白的《奧特Q》變成彩色的《奧特曼》,這意味著什麼。《奧特曼》這麼個以「日本史上初彩色電視影視劇」為前提企劃的節目,當時正是因為有了從電影業界打入電視業界的這麼一幫人,所以才敢開始想,僅僅電視台的人就會很難實現了。

當時早期彩色膠捲的顯色質量,通俗形象來說就是,你眼睛直接看實物的顏色,和拍攝下來看影像上同一個東西的顏色,不一樣。這簡單一句話後面麻煩事已經一堆了,什麼東西都必須先經過色彩測試。都確定了在影像上實際會顯出什麼顏色,再來決斷正式攝影中要用什麼顏色。道具、衣服、化妝,一切都背離原本的常識了,當時的電視業界幾乎沒人懂這個的。比如科學特搜隊的隊服用橙色,是個很奇怪的選擇。當時的演員一旦去外景地都覺得是羞恥play,在米國這更是囚犯服裝的顏色。就是因為當時彩色電視劇的初始嘗試期,選擇了風險相對最小的這種亮色。

膠片的感光度也差,這不僅牽扯到攝影班,也牽扯到照明班。同樣通俗形象來說就是,你看著影像上的亮度,和攝影現場實際的亮度不一樣,前者暗得多。如果一般電影的外景地攝影倒還好,可以有現場的自然陽光,天下沒有比太陽光更強烈的光源了。但是特殊技術就不一樣了,畫面中的整個世界都是特殊技術班自己手制的,攝影也必須在攝影所的攝影棚里。所以是在室內由特殊照明班採用人工光源,而且你還得偽裝成好像室外光源的效果,考驗特殊照明技師的功底。

這就不得了了,記不記得很久很久以前講過的個段子,東寶砧攝影所里兩個劇組經常互搶照明資源。圓谷英二的領班助監督中野昭慶代表圓谷組,黑澤明的領班助監督森谷司郎代表黑澤組,一邊喊我們有天皇黑澤明,另一邊喊那我們有天神圓谷英二,吵起來的這兩人後年自己升格成監督後還合作出大名作《日本沉沒》。這當時是初期講故事當段子來講,但這裡不是賺流量的地方,段子背後什麼意思什麼道理,我必須要講清楚你也終究得懂。

因為確實沒法同時用,一旦其中哪個照明班一開動,所需的電力就能把攝影所內其他攝影棚搞熄火了。有時候特殊技術班在大冬天攝影,你別擔心現場人員會不會好冷啊,因為周圍都是照明設備對著呢,比暖氣火爐全都管用。如果是春秋季節的一般常溫,那特殊技術攝影現場的攝影棚里,再穿上怪獸或宇宙人的衣服站檯子上去施展演技,內部能達到50攝氏度。

《奧特曼》主題歌的歌詞,第二段里有一句這麼說的,唱熟了而且懂日語的應該都有印象。「手中的膠囊噼啪地閃著光,有百萬瓦特的光輝」,這是描述奧特曼變身時的場景。設定上是,早田隊員拿著的那個工具貝塔膠囊,裡面發出的貝塔射線環繞在他身上,被照射足夠多的貝塔線是奧特曼出現的必要條件。所以看過片看過那個兼用卡影像的都知道,上回還剛剛講過攝影方法的,本篇班攝製的早田隊員舉手的影像是一閃一閃的,特殊技術班攝製的奧特曼伸出右拳巨大化的影像也是一閃一閃的。然後再合成,兩方同時還配有那種一閃一閃的音效。

這句歌詞里說的,百萬瓦特的光輝,不是什麼藝術作品的修辭手法。作詞也沒外包給什麼專業作詞家,是圓谷一披上馬甲作詞,意思就是,懂行的人寫的詞。那數字是真的,照明班尤其是特殊照明班,平時一旦開工的功率平均就是80萬瓦。低時可以控制到60萬瓦,高時真的超過100萬瓦,歌詞沒用誇張手法只是真的描述出來。當然與此而生的有照明費的成本問題,今天就不再多說了。

順便還有同樣是上回剛講過的,《奧特曼》的OP主題歌播放時,背景顏色有3種交替互換,這就是當時刻意強調色彩性的一種演出。還有奧特曼的彩色計時器,這玩意兒當初也是為突顯彩色片,由這種初衷搞出來的設定。最後還講個麻煩點是合成班也牽扯進來,因為特殊技術使用合成本來就多,合成多是一種後期加工。你看著影像上是那顏色,所以合成作業也真耿直選用這種顏色,那就完蛋了。因為到時候再顯像出來,和肉眼時看到的顏色明顯不一樣,就變成了合成的畫面上物體不同色,徹底穿幫。

當然,以上所有問題即使再困難,當時技術方面世界頂級的圓谷組,在電影業界也已經逐漸找出對策了。可災難就在於這回《奧特曼》終究是電視上播的,前面都解決了還剩個難題就是,真的在電視上放送時,電視台可當然不是直接播放膠捲上的影像。跟電影院里放映機直接用膠捲副本,放映投影到大銀幕上不一樣的,在電視台得轉換一道。從膠捲上的「影視」變成磁帶上的「錄像」,再讓全國觀眾收到信號。得了這一下顏色的顯色又會發生變化了,直接再現度極其低下。所謂一難剛去又來一難,說的就是這種抓狂的事吧,好吧回去喝一口阿里椰奶再考慮對策嘍。

※ 連載因國慶假期將停播1周。

如果對使用評論功能有不慣感,關於本專題的內容今後都可以匿名提問,認真的疑問都會盡量回答:https://peing.net/zh-CN/huangy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封印陽光燦爛,用音樂傳達陰晦沉悶的真情實感
Anitama新聲 世間恐怖物語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