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是怎樣臨摹小楷《黃庭經》的?
文史
09-27
總第一二七九期;歡迎關注。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是千百年來歷代傑出書家筆下的小楷宗法之源(點這裡),然而在此前的一系列小楷觀察中發現,他們卻都有各自的不同面目。
世間學書法者眾,有的人沉耽於字形外相,孜孜以求於風格。但更有少數人,鑽研透了書之「法」,不再囿於右軍的裙帶鼻息之下,寫出了自己。這一層關隘是很難打通的,若無慧根悟性,就只能求菩薩保佑遇到明師指點了。
我們一路走來,一直談到了王羲之的「琴弦」(點這裡),也就是南宗傳承的「基本法」之一:「扣邊線」(點這裡)。事實上,王羲之小楷《黃庭經》,也是「琴弦」上飛出來的美妙篇章。
這一層功課,只能自己去慢慢修習、揣摩 、領悟。有些東西,可教;有些東西,不可教。自古師授皆是如此。
今有《唐摹黃庭經》卷流傳於世,寫經者佚名,不過,我們從此卷,可以清楚的看到唐人的筆法,也是唐字時風的一個顯例。但同時,如果我們運用南宗的基本法去分析,就可以把握出唐摹本的差異。
這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右軍法是有益的,同時也能知曉唐時筆法的傳承和流失。
通過仔細辨識,
您的看法是怎樣的呢?
再附上全卷


※孫曉雲與沈尹默,你到底聽誰的?
※這些大神們的小楷,為什麼都寫得這麼好!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