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僧戰沙場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僧戰沙場

「天下功夫出少林!」譽滿世間的少林功夫,發源於佛教聖地少林寺,少林寺坐落於河南嵩山,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根據史籍記載,遠道來華的天竺(今印度)高僧跋陀(又名佛陀)得到魏孝文帝的垂青而成為寺中首任主持後,廣納人才,招攬了一批身懷技藝的僧人入寺。其中,比較出名的是一個喚作僧稠的弟子,《朝野僉載》說他平日喜歡「角力騰趠為戲」,並在一番刻苦訓練後,變得「拳捷驍武」、筋強骨壯,十分異於常人。也正是從這時候起,尚武的風氣在寺內逐漸流傳起來。僧侶們如此熱衷於練武,原因之一是為了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由於寺院所處的山區叢林密布,猛獸出沒,故不得不以習武的方式保護自身安全。久而久之,少林功夫傳出寺外,為世人熟知,並在經歷千載的風風雨雨後,飲譽全球。

武僧在世間揚名主要靠的是實戰。隋唐交替之際,武僧大顯身手,在歷史上留下了無可置疑的作戰紀錄。

少林寺最早介入武力紛爭是在隋末唐初,由於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重視佛教,曾於開皇年間贈予少林寺土地100頃,因而到隋末天下大亂時,這個擁有龐大地產的大寺院就成了反政府武裝的攻擊目標。當時恰逢饑荒,洶湧而至的大量饑民在寺僧儘力抵抗的情況下仍然放了一把火,將寺院燒得只剩一座孤塔。這是少林寺歷史上首次被焚。為了自保,劫後餘生的僧人開始物色武僧,積極籌建僧兵。隨後,少林寺的地產又遭到地方割據勢力的覬覦,起因是隋將王世充於武德二年(619年)在洛陽稱帝,國號「鄭」,王世充之侄王仁則趁機霸佔了少林寺西北50里的屬地柏谷塢,建起轅州城。王仁則利用險要地形,「以立烽戌」,與長安的李唐王朝對抗。唐高祖李淵令兒子秦王李世民於武德三年(620年)率諸路人馬討伐王世充,雙方在嵩洛一帶激戰不休。關鍵時刻,為了奪回地產的少林僧人站到了李唐王朝一邊。據《皇唐嵩岳少林寺碑》等史料記載,少林寺以志操、惠瑒、曇宗等13位僧人為骨幹,突然率眾參戰,於四月下旬乘夜攻入鄭軍營壘,活捉王仁則獻給唐軍。少林武僧此舉有助於唐朝平定王世充,理所當然地得到了嘉獎。事後,李世民在《告柏谷塢少林寺上座書》中稱讚少林寺僧能觀形察勢,「深悟機變,早識妙因」。鑒於有功的僧人只願出家,不貪圖官位,因而李唐王朝只授予了他們榮譽封號,其中曇宗被封為「大將軍僧」,另外贈予少林寺田產40頃。就這樣,矗立於少室山的名剎在李唐王朝採取慷慨贈田等政策的鼎力支持下,成了富麗堂皇、天下聞名的大寺院。

從此,少林武僧知名度大增,令世人刮目相看,以致出現了武僧拯救李世民的傳說。而這一段著於史冊的實戰歷史,為武僧創立少林功夫的觀點提供了依據。從此,少林寺不但以佛法著稱,其武術之精深也在世間流傳。

少林武僧在金代的事迹乏善可陳。之後在蒙古軍的鐵蹄下,少林寺受到了嚴重破壞。《乳峰仁公禪師塔志銘》稱其地遭兵燹之災,「殿宇崩毀十七八」。元朝建立後,蒙古統治者崇尚佛教,少林寺由此再獲重視,長期香火鼎盛。可是輝煌過後,少林寺又經歷了短暫的晦澀期,它在元末混戰中受到重創,逐漸變得蕭條。但很快,隨著明王朝的建立,少林寺又獲得了近三百年的發展空間,重新成為一個宏偉壯觀、僧侶眾多的寺院,獲得天下名剎之譽。

史載少林僧人重上沙場是在明成化年間,到正德年間,亮相沙場的少林武僧變得更多了,並且相關事迹就刻錄於少林寺塔林的《敕賜祖庭少林禪寺敕名天下對手教會武僧友公三奇和尚塔銘》里,證據確鑿。為了抵禦北邊蒙古部落的不斷騷擾,少林僧人在周友(號「三奇」)的帶領下應徵前往山西、陝西等處邊關鎮守,立下戰功。其後,他們又接受皇命,南下雲南,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二月參與平息苗族貴族叛亂。當時雲南彌勒州十八寨頭目與寧州的土著互相勾結,為禍一方。《明實錄》記載,雲南都御史何孟春、巡撫御史陳察奉命征討,「俘其黨千七餘人」,一舉告捷,從征的少林僧人也是勝利之師的一分子。隨著頻繁應徵,少林僧兵從原來保護寺院的僧侶武裝組織逐漸演變成為一支隸屬國家的特殊武裝力量。而朝廷亦發給參戰有功的武僧「官賞」,例如周友就受封為「都提調言總」。為適應形勢,少林寺又設置了武僧守備等職,以領導常設的僧兵武裝。嘉靖年間拜訪少林寺的名將俞大猷曾統計出一個數字,他在《詩送少林寺僧宗擎有序》中記載,寺內精於武藝的僧人有千餘眾,可見尚武風氣之盛。

根據少林寺於萬曆九年(1581年)豎立的《豁免糧差碑》可知,少林僧兵還在正德年間參與了平息劉六、劉七起事。這次暴動始於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的河北霸縣(今霸州市),叛軍人數不久就發展到數十萬人,戰火波及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湖廣、南直隸與江西,聲勢之大,前所未有。官府不遺餘力,加強武力鎮壓,為此徵調了少林武僧助戰。《明史紀事本末》稱,在正德六年(1511年)十一月的亳州之役中,武平縣指揮石堅率1000餘名士兵與300名僧兵出戰起義軍,但「皆敗」,僧兵被殺70餘人。這些僧兵,可視為陣亡的少林武僧。

綜上所述,明代少林僧兵的這些軍事行動都是在寺院沒有受到明顯威脅的情況下主動出擊的,故與唐代時為了自保而被迫應戰的十三武僧不同。不過由於出動的次數更多、規模更大,其付出的代價自然也更高。

少林寺壁畫中的武僧

為什麼明代的少林寺僧人願意聽從統治者的差遣呢?

這或許與報恩思想有關。明王朝一向對少林寺多有扶持,不僅斥資為少林寺重建了元末被毀的立雪堂、法堂、禪堂、初祖殿、初祖庵,而且新建了毗盧閣、六祖殿、廓然堂、石坊等建築物,大規模的修繕使之煥然一新。此外,朝廷還實行少林主持欽命制度,即少林新主持任職後,可得到禮部或閣部頒發的正式文書。河南一些府縣設置的佛教管理機構,如僧綱司與僧會司等,常常也由少林寺派遣僧人管理。

少林寺之所以會長期得到朝廷的種種支持,主要是因為明朝皇帝多數信佛,而少林寺作為禪教祖庭,受到青睞理所當然。是以少林高僧與皇室關係比較親密,相互間講經參禪很是尋常,彼此感情融洽。故此,少林寺效忠朝廷,奉調派出僧兵出征也是順理成章的。

由於連年派僧兵參戰,官府給予了少林寺一些政策上的優待作為回報,寺中分別刻於萬曆九年與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的《豁免糧差碑》就是明證。官府還在萬曆二十三年於寺中立《告示碑》,稱:少林寺乃「天下名剎第一」,寺內「文武並用」,因「武僧疆兵護國」,故「其贍寺土地」,已奉朝廷明文准許「永遠耕種」,如果有人行為不軌以及「侵佔尺寸之土」,將追究其責任,「犯者不饒」。這樣一來,從隋朝開始,歷代統治者賜予少林寺的田地得到了明朝天子的承認,並受到法律保護。

少林拳專著《拳經》插圖

對於僧人介入戰爭,也許有人不以為然,因為按照佛教戒律,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不能隨便殺生,僧兵出征沙場參與殺戮似乎與此存在矛盾。然而,佛教又鼓勵僧人行善,做善事時可以採取變通手段,不受規則束縛。《少林寺竺方參公塔銘》評論僧兵平定師尚詔之叛的表現時,寫道:「運大智於沙場,戰雄兵於頃刻,不過盡忠於國。」所謂「大智」,應當是指修習佛法後獲得的大智慧。必須說明的是,提倡「佛法不離世間法」的禪宗已不再像其他佛教流派那樣否定忠孝觀念。宗杲大慧禪師在《指月錄》中說,他雖學佛,然而愛君憂國之心與忠義士大夫相同,並強調學以致用,把平生所學研究通透到底時,「文亦在其中,武亦在其中,事亦在其中,理亦在其中,忠義孝道乃至治身治人安國安邦之術,無不在其中者」。由此不難理解,少林僧兵為何會不顧安危趕赴沙場了。

本文摘《戰爭事典04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德國士兵的戰場回憶:第聶伯河畔的戰鬥
細數西魏北周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