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那些生命中的師者

那些生命中的師者

一生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許許多多的師者,從混沌幼兒到高等學府,從無知少年到立志高飛,都會有人一路上拉著我們,鼓勵著我們,伴隨著我們。

就是離開校園,我們依然會碰到那些在人生中給我們指點迷津的人,我們通常也會叫他們老師。

人生的第一個老師,或許就是父母,而步入社會時,我們自己成了自己的老師,在經歷過各種挫折與艱難之後,自我醒悟,自我總結,就是對自己的最好鞭策。

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我有幸接觸到幾位師者,受益匪淺。

在剛入交發記者團之初,公司為了使這支剛組建的隊伍能夠更快更健康的發展,邀請了《崑山日報》的副刊編輯,原諒我忘記了他貴姓,因為他開講前並沒有作自我介紹,主辦方也沒有說明,我們接到的通知是在某日幾點去聽一個關於寫作方面的講課。事後我才得知此人來歷,可能學者之類的師者,都不以名銜為噱頭吧。

但不管怎麼說,他的演講讓我聽到沉醉,對,是沉醉,而不是津津有味那麼簡單。

他從寫新聞的要素入手開始講起,談到如何為一篇通訊起題,主持人說他是將新聞稿寫成散文的人,據有唯美性和可讀性,他的新聞稿能在死板的新聞題材中能夠打動人,這一點確實不容易,但大多數人寫出來往往很難把握住,尤其是剛接觸這類型的題材時,要麼是按格式死搬硬套,要麼就會將個人情緒帶入,而這往往是寫新聞稿和通訊的大忌。

此君臉稍胖和圓,戴一副看上去並不算深度的眼鏡,娓娓道來的話,很自然。

自從出了校門,就很少聽此類的課程,尤其是一些專業課,對我們這些常常拿筆的後生來說,確實有太多的受益之處。雖然他只做了二個小時的演講,但我尊他為師者,以自身經驗和經歷來哺育後來者,就是為師的一個普遍標準。

還有一位老師,賈老師,她是我不久前學習辦公自動化的授課老師,年齡應該和我相仿,或年長几歲,所謂師者無大小,德藝與知識涵養高者,我們都應尊為師,而我以不惑之年齡段參與到學習中,也是本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虛心謙卑,誠意求學,提升自我。

賈老師總是很準時早上八點二十五到課堂,三十分開始講課,我的強迫症常常讓我在她推門進來和開始上課時看一下表。

經常有學生缺課,賈老師就會在群里說,學習要持之以恆喔,不可半途而廢啊。

語氣間有幾分嗔怪,又有幾分鼓勵,課堂開講前總是先複習前一節課的內容,照顧一下上一節課沒來的同學。

有時她會捧一杯咖啡進來,有時是奶茶,樓下的肯德基買的早餐,在我們課間練習時,會細細嚼和慢慢飲,很有一種靜靜享受的感覺,就像她在教我們如何改電腦時間時說的那句話一樣,電腦的時間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改變,但人生的時間不可倒流,所以我們要珍惜眼下,免的老來荒廢無成。

似乎有一種熟悉的味道,曾幾何時,學生時代的我們,多少老師說過這樣的警句,但人生已過不惑的我們還能再次領略這話的份量,尤感撼心。

師者婆心,我想可能是每位為人之師的初衰的吧。

今天是教師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為人師者的真實寫照,願那些在生命中給予我們循循教誨的師者,和在知識海洋中給我們揚起一葉帆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交事 的精彩文章:

我們村瞎子的算命手藝
青澀的果子里榨不出蜜汁

TAG:公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