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奇葩說》變味了,但仍然是個好節目

《奇葩說》變味了,但仍然是個好節目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電影派

Vol.1394

史上最長壽的辯論吐槽脫口秀《奇葩說》第五季正式開播了。

不過,在上線前天,「某辯手擺咖位,耍大牌,動手打人」這一事件上了熱搜後,它還遭遇了各路觀眾的毒舌辣評。

大家紛紛扼腕嘆息——

「《奇葩說》,你變了!」

「怎麼什麼野路子都有,辯的毫無邏輯!」

「我看的是《中國新吵架》吧?」

豆瓣評分也迎來了史上該系列的最低分。

派爺為了給寶寶們檢測一下,新奇葩說是否如斯,親測了兩期。

看完後,我負責任的告訴大家:

《奇葩說》第五季確實變味了,但它仍然是個好節目。

好在哪?

不急,咱們慢慢說。

第一,辯題仍直逼當下,道出當代人的迷茫與糾結;

《奇葩說》靠什麼火的?

談辯論,它走的不是專業路線;

論辯手,奇葩輩出,一季比一季厲害。

但真正讓它經久不衰,還是辯題

辯論在很多人的既往印象中,是一場關於邏輯與語言表達的競技。

而奇葩說,更偏重於不同觀點碰撞時,給人帶來的啟發。

比如關於職場生活,有這些討論

「領導傻叉要不要告訴他?」(第一季)

「生活已被工作填滿,該不該辭職?」(第四季)

「職場菜鳥被領導前輩壓榨,要不要Say No?」(第五季)

僅僅是看著這些辯題,不少人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似乎奇葩們交鋒的不再是正反方觀點,而是我們的人生預演啊。

再來看看情感生活

「結婚在不在乎門當戶對?」(第一季)

「戀愛中要不要有備胎?」(第二季)

「男朋友氪金打賞女主播,該不該分手?」(第五季)

「女朋友的求生欲測試,到底是做自己還是演戲?」(第五季)

這些情感話題,緊扣觀眾的實際生活——

門當戶對不再是封建思想,相同的家庭,學歷,生活背景才會有共同話題,醜小鴨和白天鵝的故事只存在於童話中。

戀愛一般都是多邊發展,現在的男女關係太脆弱,留個備胎,給彼此都給條後路。

男生喜歡女主播,是對內容付費的一種尊重。

女生的求生欲測試究竟是明知道迪麗熱巴很美,我還是要你演一出情人眼裡出西施。

最後是最常見的社會生活

「畢業後混得一般,要不要參加同學會?」(第五季)

「紅包能不能代替禮物?」(第五季)

「熬夜傷身,但使我快樂,要不要熬夜?」(第五季)

同學會這種事,混得一般真心尷尬,去了吧,萬一大家都比我好,那我不成笑柄了,嫉妒會使我面目全非。

不去,萬一有人連我還不如呢,揚眉吐氣一把不好嗎?

發紅包吧,說我庸俗,不懂情趣;送禮吧,買的女朋友不喜歡,還被吐槽沒品位,我能怎麼辦?

現代人,沒有不熬夜的,晚上十二點以前能入睡的都是爸爸。

白天的時間全給了工作,晚上熬個夜做點自己的事,挺好。

一邊熬夜,一邊害怕猝死,但我已經習慣了這種痛並快樂著的熬夜新方式。

這些話題,哪一個不是咱們社會都市人每天思考的家常便飯?

它直擊內心,從滿目瘡痍的生活中,將這些你欲言又止,無處排解,尋不到解決辦法的迷茫與糾結連根拔起。

它並不為你提供標準答案,但你一定會從中找到共鳴。

第二,辯手的回答戳中痛點,你的苦衷,我替你說;

請看這個辯題「畢業後混得一般,要不要參加同學會?」

「普通可能是你人生的巔峰。」

「你閑,沒人找你借錢。」

「你要不是娛樂生活搞得好,怎麼會混得普通呢?」

「你不去一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普通。」

看看,是不是這麼個現狀。

嘲諷力Max的正方辯友,三分鐘的時間裡拆穿了多少人間真相。

坦白說,現如今的同學會,核心要義即為「炫富比美」。

讀書那會,大家都一個樣,進入社會,歷經一番洗禮,人生夢想就是混個出人頭地。

即使是關係再好的人,比較,這個心理,永不可能消除。

跟別提多年未見的同學了。

當年,你是不是默默不聞,被人小看,現如今難道不想一改往日形象,給他們一個驚艷亮相?

去還是不去,全取決於你現今的財力和顏值。

再看這個辯題「男生真的需要識別綠茶的能力嗎?」

「你以為我具備了識別綠茶的能力,我卻失去了愛一個人的能力。」

當派爺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真的深有感觸。

現如今還沒有女朋友,可能就是因為本派太直了吧。

關於綠茶,女人一眼就能發現,可是我們直男看不清啊!

就像這位反方辯友所說,從來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告訴我們應該怎樣識別綠茶!

常有人說,我們是下半身動物,其實真不是。

我們只是思維方式太直接,拐不過彎。

所以,請別再嘲笑我們了,謝謝。

第三,優秀辯手的回答,提供了一種新的邏輯;

這一季的《奇葩說》也是各路神仙齊上陣,山野村民,普通市民,哈佛耶魯高材生。

其中三位辯手,讓派爺心悅誠服。

一是熊浩,香港大學法學碩士,復旦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談判專家。

二是龐穎,新加波國立大學辯論隊隊長,曾在國際辯論比賽中擔任評委。

三是詹青雲,哈佛法學院畢業,擔任哈佛大學辯論隊隊長,並且拿到了華語辯論世界盃冠軍。

聽過兩位辯手的辯論,才知道何為專業

下面,派爺以龐穎與楊奇函的對決為例,給大家展示下,專業的辯手如何思考,反駁,驗證觀點

辯題是「紅包能不能代替禮物?」

正方辯手楊奇函的觀點,認為禮物是愛,是關注,是儀式感

這時,龐穎從三個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紅包是中國傳統,過年送紅包就是一種儀式

其次,紅包送的是自由

現代人最討厭的就是有人替我們做決定,給你錢,就是給了你決定權

最後,尊重別人的心意才是心意

紅包承載了愛,關注與儀式感,也彌補了挑選禮物鑒賞力的缺陷。

沒有無理的咆哮,沒有聲嘶力竭的怒吼,這是一種靜而有力的訴說。

她從紅包與禮物的共通點出發,結合正方辯友對禮物的定義,完整而詳盡地表明了紅包的含義與功能。

不管別人怎麼看,派爺很服氣。

第四,不同思想的激烈碰撞中學會理解與尊重他人。

辯論的過程固然精彩,但是在這兩期節目中,有兩個小細節觸動了派爺。

一是楊奇函在談到禮物時,說,

然後,你就明白了,原來他這樣說的原因是來自於自己的親身經歷。

二是馬劍越在談到「一夜暴富」這個話題時,提到自己當初因為缺錢而上不起研究生的事。

這個世界,需要的是理解與包容

在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是非黑即白。

每個人的選擇都有他的理由。

我們因為家庭,性格,人生經歷,亦或是思維方式的不一樣,面對相同的事情,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意見。

這個節目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觀點,不是為了讓大家爭得面紅耳赤,

更深層次的意義,還是希望,能夠在觀點交鋒中給他人多一些知識輸出與啟發

這才是《奇葩說》的初衷吧。

不可否認,節目中出現的某些辯手,辯論像吵架,比的是嗓門大。

思維混亂,邏輯不清,語言無力,胡攪蠻纏。

賽制也變了,改的複雜殘酷。

娛樂化有些過度,失去了最初辯論與吐槽的一些精髓。

但是,瑕不掩瑜,它的辯題,還有一些優秀的觀點和思維方式,

以及它給大家帶來的歡樂與淚水,都應值得被肯定。

《奇葩說》確實變味了,但它仍然是個好節目。

PS.聰明的寶寶們都會置頂電影派,不錯過派爺陪伴的每一個夜晚。

一個zan=【今天點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萬別隨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派 的精彩文章:

今年暑期的動畫黑馬,了解一下?
都搶著當明星?她偏不

TAG:電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