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年毛問鄧小平:這些年你咋過來的?他低頭說四字,毛深為震動
文/仕平
「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之鄧小平江西篇」——第一期
不難否認的是,我們每個人在順境的時候都能夠做到積極樂觀,但在逆境中是否還能保持這樣的心態就會直接決定一個人境界的高低。我們都知道鄧小平的人生百轉千回,一生中經歷了太多次將功績都清零的事,箇中滋味,辛酸是我們這些常人體會不到的。
鄧小平與家人合影
1969年的秋天,在江西南昌向塘機場降落了一架從北京來的飛機,這飛機上的乘客不是別人正是鄧公及其家人。從這一天開始,鄧公開始了他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生涯。鄧公一直都是個樂觀的人,所以這次大落他還是和以前一樣,選擇了接受,坦然面對接下來的生活。在這段日子裡,他做了一件大事,思考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因為他對自己的未來還是很有信心。
在江西的這三年里,他就不斷精進自己。每天勞動完他就開始讀書,讀馬列的各種著作、研究哲學、讀中國古代史,這些著作常常陪伴他到深夜,幫助他捱過那些困苦的歲月。這三年里,他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裡在院子里散步,每天最少都要走上一萬步。就在這個小院子的寸土之間慢慢沉澱,思考,也正是在這裡他開始構想改革開放之路。若干年後,他再登高峰,並且換了一個身份,以『』總設計師」的身份將這個宏偉藍圖一一實踐,造福萬千中國人民。
在逆境中不喪失鬥志,一直想的是東山再起,這樣勵志的榜樣也是讓人欽佩。其實也不難理解,作為一個身經百戰、腥風血雨里走過來的老一輩革命家來說,這點委屈或許根本算不了什麼。
經歷了漫長的沉澱和等待後,鄧公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1973年,中央開始安排鄧小平回京工作的相關事宜。回京後毛主席親自接見了他,主席關切的問:「這些年,你是怎麼過來的?」只見鄧公低頭,而後說了四個字:「忍耐、等待!」這四個字堅定有力的回答了主席的問題,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參觀深圳仙湖植物園
鄧老這一生對江西還是很牽掛的,他很感謝這個地方。1985年他要去廣州考察,他專門在江西站下了火車,就為了感受一下,也能看出來鄧老對江西的情懷。
人生三次大起大落,哪一次都不輕鬆,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我們能感受到的還有這些偉人的魅力與風采!


※民國三大女飛行員:第一位是秋瑾後人,第二位蔣介石親發證,第三位卻做了難民
※為何李逵殺4虎也成不了「打虎英雄」,還被眾人嘲笑?原因有三!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