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聯想發布了近20款SIoT產品,楊元慶的野心都在這裡了
楊元慶很自信的認為,5G手機競爭已毫無懸念,因為聯想已經順利推出了產品。
策劃&撰寫:伶軒
9月27日,在正在舉辦的Tech World 2018大會上,聯想一次性發布了包括智能耳機OLA、智能相冊Smart Album、智能門鎖、智能掃地機、智能空氣凈化器、智能平板等多款智能產品,也同時展示了全球首款搭載5G模塊的5G手機摩托Z3。這也是聯想繼今年4月發布智能物聯賦能品牌Lecoo後,在該生態建設中的又一大動作。
對此,聯想集團董事長&CEO楊元慶表示,「過去一年,我們殫精竭慮,專註於加速轉型和增長。這些,都是為了讓聯想在智能化變革下,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大會現場,楊元慶從智能物聯生態出發,簡述了當前聯想在技術、製造、產品、市場等多個方面的整體布局。在他看來,「聯想的目標,就是要用設備智能推動全行業的智能。」
為此,聯想以「設備+雲」為戰略核心,相繼發布了多款產品及相關應用場景。我們選擇了幾款做簡單介紹:
國內發布全球首款5G手機Moto z3
相信大家也知道了,Moto z3是全球首款5G ready的智能手機,可通過模塊「moto mod」升級至5G手機。除此之外,預計到明年,聯想5G模塊「5G通」將全面實現量產。
對此,楊元慶很自信的表示,5G手機競爭已毫無懸念,因為聯想已經順利推出了產品。
全球首款AR智能交互平板
從現場演示看,聯想的這款平板,具備智能語音交互功能,可語音支持用戶日常使用的所有交互需求。
而這款平板的亮點在AR。通過AR識別,平板可以很快識別卡片內容,如屏幕上顯示出大象的3D圖像,並伴有語音介紹、場景切換、360旋轉動作等。
全球首款雙屏筆記本
聯想最新的筆記本YOGA Book2總重僅有770克,由兩個屏幕組成:液晶顯示屏和電子水墨鍵盤屏,動態鍵盤的設計讓筆記本更輕薄。
據介紹,YOGA共擁有141項發明專利,是全球首款雙屏超薄筆記本。
智能耳機OLA
專為健身定製
健身最重要的就是輕裝上陣,但很多時候,手機卻是必帶品。OLA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
從現場演示看,OLA具備語音交互、智能搜索、即時通訊等功能。按照聯想的介紹,OLA就是把手機功能集成到了一個耳機中,徹底解放了健身者的雙手。
智能相冊Smart Album
專為旅行定製
相片多、難找是很多人在面對手機相冊時的煩惱。Smart Album具備自動分類功能,可根據風景、建築、美食、人物等標籤進行管理分類。除此之外,該相冊還可以通過語音關鍵詞進行相關搜索。
無人商店Unmanner Store
很大多數無人商店掃碼進場不同,聯想Unmanner Store是通過人臉識別進店,並進行相關購物行為。現場演示中,整個購物流程較一般無人商店要流暢很多。
智能門鎖
暴力防護小黑盒
聯想智能門鎖搭載活體指紋解鎖技術,可0.3秒閃電開鎖。除此之外,其具備雲管家功能,支持遠程控制開鎖。而關鍵的是,聯想特地為門鎖搭載了暴力防護相關技術,可防範暴力小黑盒。
智能掃地機機器人
聯想掃地智能機器人具備感知空間、物體、周圍環境等能力,除此之外,其可以一次生成戶型圖永久使用,免去了每次清理都要重新繪製的程序。用戶還可以根據需求,指定地圖中的某一處,讓機器人自動前往清掃。
聯想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以前,聯想的SIoT是1.0版,而今天聯想SIoT將進入2.0時代。」
為此,聯想將與設備、平台、服務生態三大生態合作夥伴一起,通過開放SIoT引擎「魅影」、語音引擎「麗影」、AR引擎「幻影」為產品、AI技術、服務、渠道賦能。
從傳統PC到技術驅動,聯想還有機會嗎
相信大多數人對聯想的第一印象都是「個人電腦製造商」。但很顯然,聯想並不這麼認為。可能從一開始,聯想想要做的,就不僅僅是一家PC公司,而是技術驅動型公司。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遺憾的錯失了一些機會。
雖然,在1984年聯想剛剛成立的時候,「PC」確實是尖端技術的代名詞。但這段時間,也是中國通信行業大發展之年。手握「漢卡」,卻一味專註於PC市場,沒能及時轉型至通信設備行業是聯想的第一次 「錯失」。 而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移動、聯通、電信等迅速崛起了。
聯想第二次錯失的機會,是互聯網。
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的時候,聯想其實已經是一家成立了10年的「老牌」電腦公司了。不論品牌還是產品,在市場上都頗具話語權。此時的聯想,若將戰略轉為「互聯網+」,其或許早已不是現在的模樣。
可惜的是,聯想在互聯網相關技術上的關注並沒有很多,其大多精力仍限於單純的PC業務上,如將公司分拆成了「聯想電腦公司」和「聯想神州數碼」、以12.5億買下了IBM PC業務等。而在這一時間段,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迅速崛起,發展成為了現如今的BAT。
聯想的第三次「錯失」,在2010年。
彼時,因移動互聯網及相關技術迅速發展,移動終端市場呈現出井噴式增長,聯想也在這一年推出了「聯想樂Phone」等產品。但聯想當時並未將投入重點放在這一業務。
2010年,因央視315晚會重點曝光惠普產品質量問題,其中國市場瞬間嚴重縮水。而在當時,聯想、惠普兩家幾乎佔據了90%國內PC市場份額。惠普遭遇重挫,是聯想發展的絕佳機會。結果證明,聯想在此時對其PC業務加大了投入,暫時「冷落」了移動智能設備相關業務的發展,以致其在此後的幾年時間裡,小米、華為等智能手機業務在全球市場迅速崛起時,其相關業務一直處於「掉隊」的狀態。
這三次機會,是聯想的遺憾。而在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相關技術的發展下,很顯然,聯想認為這是一次機會。
2018年4月,聯想首次對外提出了其「轉型四大賽道」的概念,即SIoT、智慧行業、智慧渠道和智慧服務。或許會真如楊元慶所說,「智能變革時代下,聯想有機會成為引領者。」
翻身戰的關鍵
或在「智能物聯生態」
「聯想希望有所轉變」,這是近幾年聯想所有動態圍繞的核心點。但聯想在這方面真正發力,其實只有4年。
2015年,在第一屆Tech World上,聯想首次提出了其面向未來的科技願景——全面推進實現智能互聯。很顯然,聯想是想告訴大家,「我們要走技術驅動升級的路線了」。
到2016年,聯想開始強調三大科技支柱:設備創新、設備+雲的連接、雲基礎設施。是的,聯想真正要做的是「智能生態」。
果不其然, 2017年年底,劉軍正式提出了「智慧聯想·服務中國」的發展戰略,宣布聯想的轉型方向——從一個硬體設備製造商轉型成SIoT服務商。而從今年年初開始,聯想在智能物聯網領域的動作就格外頻繁,不僅對外闡釋了其「SIoT生態全景圖」,還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智能新品、跨界聯合了百餘家企業共同成立聯想SIoT開放合作平台。
聯想這一系列動作下來,倒是有點和小米相似了。作為國內把生態做的最成功的公司,小米也是從單一業務線出發,基於既有資源逐步擴展領域,與業內相關廠商聯合,打造小米生態的。只是小米是大家一起做,聯想當前更多的是自己做,大家來幫忙而已。
而在這方面,聯想其實有些不一樣的底氣。
作為一家老牌PC公司,聯想的團隊能力不容小覷,即便於智能生態業務建樹不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有依據可尋。加之老將劉軍、童夫堯、常程等的回歸,想要有所作為,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
而聯想和小米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小米是新生力量,聯想的品牌及市場則已經有了30多年積累,早已具有穩定用戶群。加之與英特爾、NetApp等大廠的多年深入合作,想要獲取技術及市場資源,其實是要輕鬆很多的。
除此之外,聯想在2014年還高調收購了摩托羅拉,顯然當時是想要大幹一場。雖然目前情況並不盡如人意,但後者所帶來的技術專利、團隊、供應鏈等依舊能在後期為聯想賦能,而這些,絕不僅限於手機業務,智能路由器、攝像機、AR頭顯、5G手機等業務領域,都有其用武之地。
但老牌也有老牌的「痼疾」,這也是聯想多次「錯失機會」的關鍵所在:固守,創新不足。可以看到,聯想當前的智能物聯產品,大多與其他品牌類似,質量性能有保障但亮點不足。或許,和小米一樣吸引年輕團隊加入,勇於從0開始,能幫助聯想有所突破。
當然,除了聯想和小米,阿里、京東、華為、百度等也都在各自圍繞既有業務建造自己的生態。可以說,在新技術的發展大背景下,戰略轉型至「技術驅動及生態」已經成為了聯想,甚至所有科技公司公認的未來發展方向。最終誰能在角逐中勝出,關鍵就在於方式和走下去的決心。


※從線上到線下,新零售時代你看到了誰?
※高通蘋果專利糾紛開始二次庭審;IBM因年齡歧視被集體訴訟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