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用日式木工藝,居然能造出哥特風的教堂?

用日式木工藝,居然能造出哥特風的教堂?

來自:設計聯(ID:my-uapid)

本文已獲得授權

日本工藝與哥特風

可以和諧相處?

相比傳統教堂設計中,強調中軸的平面布局和繁複的裝飾設計,融合了現代元素和極簡主義的教堂,似乎更能給人難忘的體驗感。

在日本長崎,有一個純潔的白色教堂,給每一位前來之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特別之處在於設計師採用日式木工藝,做出了哥特風的結構空間,令人過目難忘。

這個名為Agri的教堂,由日本建築事務所Yu Momoeda Architecture Office設計。場地位於九州島西北海岸的日本長崎,周圍是一個大型國家公園,在這裡可以直接眺望大海,景觀效果一流。

於是,設計師在設計之初,就希望這個教堂可以和自然環境和諧共處,成為當地景緻中的一部分。

長崎市原本有一間歷史悠久的哥特式木教堂,名為「大浦天主堂」,是當地的旅遊地標,同時也深受當地居民的關注與喜愛。

位於長崎的「大浦天主堂」

設計師Yu Momoeda,出生成長於日本長崎市,從小浸沒式體驗在當地的文化中,這座「大浦天主堂」便是他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此,他深受啟發,希望可以在這個得天獨厚的場地中,重新設計一個哥特式教堂,成為這裡新的地標。並且在空間構造中,加入日本元素,引入本土的木結構工藝。

教堂的外表是一個簡單的白色盒子,這並不足以令人驚艷,但是透過落地玻璃窗,能窺見內部大有文章。

教堂的空間內部,採用了分形幾何的形式,用日本傳統建造方式,設置了一個個獨立的木質單元,用逐級縮小的形式擴散並向上延申,組成樹木的形態,模仿周邊環境的茂密森林,做出了室內森林的視覺衝擊感。

整個頂部的支撐,基於4個120mm見方的柱體單元,第二層則由8個90mm見方的柱體單元組成,最後一層由16個60mm見方的柱體單元組成,這三層結構疊加在一起,組成了最後令人讚歎的空間構成。

可利用空間的多少,與柱子的數量有著直接關係,由此,設計師通過減少地板附近的柱子,提供更多的空間。

如同樹冠一般的木質結構,都採用了純粹的日式工藝,四面的承重牆承擔了空間的水平力,而這些木質單元結構,則支撐起屋頂重達25噸的重量

哥特式教堂的三大特點,三層式結構、環繞式廊道、45度旋轉的肋骨拱頂,在這個設計中都有所體現,並且因為日式木工藝的引入,與傳統哥特風相比又多了一絲日本味的精緻。

設計師Yu Momoeda,出生於日本長崎市,本科畢業於九州大學藝術系,後在橫濱國立大學大學院建築都市學校修習Y-GSA。

Yu Momoeda

2010年,他從業於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於2014年成立自己的事務所——Yu MomoedaArchitecture Office,即百枝優建築設計事務所。

Bottomless Window 可手動控制光線照射程度

他的作品中,日本傳統構造的元素屢屢出現,給人一種日本設計慣有的精工細作精神。和隈研吾的風格相近,但卻更具趣味性。

Four Funeral Houses

近年來,他的設計事務所穩步發展,先後榮獲了DFA Designfor Asia Awards金獎、Architectural Review EmergingArchitecture awards入圍獎、JCD設計大獎金獎、SD Review大獎等。

CHOCOLATE HOUSE SPECTACLE LAB

你還見過哪些融合了現代元素和極簡主義的教堂?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

- End -

建築師雜誌(ID:ARCHITECTERS)聯繫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設技 的精彩文章:

30張讓人腦力激蕩的海報,你都看懂了多少?
出國游必備,適配全球的小魔盒萬能充,還自帶Type-C插口!

TAG:新設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