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放了十幾天還不熟,還能吃嗎?營養師告訴你正確的吃法
又到了吃獼猴桃的季節,說起這個水果,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成熟的獼猴桃味道極佳,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還有高含量的維生素C,所以是許多人在秋季的最愛。不過大家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家的獼猴桃買回來放了十天還不熟?這還能不能吃了?
其實,假如你買的是那種全身都很硬的獼猴桃,在秋冬季節,由於天氣比較涼,它們往往等到變蔫了都不會熟軟。
這是因為它們需要接到一個「要成熟了」的信使,才會開啟成熟之旅。而提前被採摘離開果樹之後,接收不到這種信使,就會一直保持生硬的狀態。
那怎麼辦呢?也很簡單,我們可以用已經成熟的水果來人工催熟獼猴桃!熟水果會產生「乙烯」這種氣體,一旦獼猴桃接觸到足夠多的乙烯,就會開始成熟啦。
爆炸營養課堂教大家具體怎麼做:買回獼猴桃之後,取1-2天能吃完的量,和有香氣的熟水果(蘋果香蕉都行),一起放在密封塑料袋中,在室溫狀態下悶3~5天。
過三天就可以隔著袋子,輕輕按一下獼猴桃。如果感覺微微變形,但還不太軟,就趕緊拿出來,吃起來正好合適。再放一天也不是不行,不過別等到很軟再拿出來,那就熟過了。
至於獼猴桃怎麼吃,這裡給大家推薦兩種,第一種就是直接吃,這樣攝取營養會更全面一些,但是吃獼猴桃的時機要選好,最好不要空腹吃,因為獼猴桃中的蛋白酶活性很強,容易刺激腸胃。飯後吃獼猴桃能幫助腸胃消化,兩餐之間吃個獼猴桃便可以為身體補充能量。
第二種就是榨汁喝,秋燥時節,容易嘴唇乾裂,有時連喝水也難以緩解,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自制獼猴桃汁來應對。也可以和其他蔬果搭配,如西紅柿、柚子等,一起榨汁,對緩解便秘也有幫助。
最後,建議大家吃獼猴桃的時候,多嚼嚼籽,然後再吞咽下去。獼猴桃籽形似芝麻,棕褐色,很不起眼,然而營養價值卻不容小視。
研究者從籽中提取出了獼猴桃籽油,其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黃酮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硒等物質,可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延緩衰老的作用,在臨床中有不錯的降低血脂的作用。
不過獼猴桃籽外部有一層很硬的外殼,直接吞咽很難消化,並且不能充分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所以,我們在吃獼猴桃籽時最好多咀嚼幾次再咽下去。
各位朋友,你喜歡吃獼猴桃嗎?你喜歡吃軟的還是硬的呢?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飲食經驗。


※秋季養生就吃陳皮,搭配這3種常見食材後,營養價值還可能會更高
※患了高血脂之後,應該吃哪些食物?養生專家告訴這3個正確的選擇
TAG:爆炸營養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