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處理孩子關係成獨生子女父母新挑戰

處理孩子關係成獨生子女父母新挑戰

近日,「姐弟關係想像vs現實」登上微博熱搜。二孩時代,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尤其父母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在處理孩子間關係時,如何對待兩個孩子,做到一碗水端平,把愛平分,成了很多爸爸媽媽的新課題。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有孩子的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者覺得兄弟姐妹在成長過程中是彼此最信賴的好朋友,68.7%的受訪者認為有兄弟姐妹是幸福的事。不過,69.3%的受訪者對處理家裡兩個孩子的關係感到苦惱。57.3%的受訪者建議父母在生二孩前給老大做好心理建設,培養他對二孩的感情。

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60.4%是獨生子女,39.6%不是。33.7%的受訪者已經生了二孩,38.3%的受訪者打算生,28.0%的受訪者不打算生。受訪者中,90後佔29.7%,80後佔55.7%,70後佔11.5%。

「兩個女兒在家,每天回到家很開心。」在寧波做進口貨代的賴明(化名)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他對記者說,雙胞胎相對來說都會比較和睦。「我們家老大相對強勢,我們大人相對來說會多顧著小的,壓制一下老大。但是在外面的時候,老大一定會護著老二,不讓別的孩子欺負她」。

北京某事業單位職員宣萱(化名)今年29歲,有一個小自己兩歲的弟弟。「小時候,弟弟就是我的小跟班,總喜歡黏著我。爸媽很忙,希望我能幫著照顧弟弟,所以往往我跟好朋友出去玩的時候弟弟都會跟著我。有時候不耐煩了,我就找機會甩掉他,他只能哭著回家,現在想想,自己當時確實不懂事,對弟弟很不負責任。我們還時常搶零食搶玩具,誰也不讓誰,他小的時候都是我贏,等他長大一點,畢竟是男孩子力氣大,我就搶不過他了,只能被迫當一個大肚量的好姐姐。現在想想,還挺有趣的」。

兄弟姐妹在成長過程中的關係是怎樣的?52.3%的受訪者覺得是彼此最信賴的好朋友,39.9%的受訪者覺得是大孩幫帶、保護二孩,37.7%的受訪者認為是彼此的玩伴,32.7%的受訪者認為大孩對二孩的成長要起引導、示範作用,28.3%的受訪者覺得不夠優秀的孩子受到的關注少,18.1%的受訪者認為二孩是經常被欺負的那一個,15.6%的受訪者覺得小時候兄弟姐妹和平相處很難,8.7%的受訪者指出一些孩子會認為兄弟姐妹分走了父母的愛,5.6%的受訪者表示一些兄弟姐妹各過各的生活,互不干涉。

浙江理工大學大四學生鄭媛媛(化名)有一個大自己7歲的姐姐。鄭媛媛說,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姐姐擔任的角色類似於母親,有點長姐如母的感覺。「寒暑假的時候她會替我煮飯洗衣服。我跟姐姐年齡差比較大,姐姐比較溺愛我,所以我們一直都很和諧。我十分慶幸有一個姐姐,兩個人相互傾訴、一起成長,挺好的」。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徐少舟說,很多有二孩的家庭,父母都會注意培養孩子之間的情感,教育他們不分彼此。「很多家庭都會做到平等對待孩子,讓他們享受一樣的關愛。尤其長大以後,兄弟姐妹之間能夠互相依賴、相互鼓勵。少數家庭會對兩個孩子的關係感到困惑,但大多數家庭會培養好兩孩之間的感情,給他們提供一樣的培養力度」。

「我上中學之後,由於學校是寄宿制,一周才回一次家。我和弟弟以前每天都能見到,突然間一周才能見一次,我們就彷彿一下子長大了,意識到了彼此的重要性,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零食,他總是會留一些等我周末回家一起分享,我看到好玩的東西也會給他買回去。」宣萱說,她和弟弟只相差兩歲,沒什麼代溝,甚至連喜歡的偶像都一樣。「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分享小秘密,分享成長的煩惱。當其中一個人有了什麼想法怕父母不同意的時候,我們倆會事先達成一致,然後一起說服爸媽」。

調查中,69.3%的受訪者對處理家裡兩個孩子的關係感到苦惱過或仍在苦惱,其中28.3%的受訪者依然苦惱,41.0%的受訪者苦惱過,但都是一時的,30.8%的受訪者沒有苦惱過。

「我們希望兩個孩子能和睦相處、相互扶持。」賴明說,現在孩子們都還小,媽媽訓斥其中一個的時候,另外一個會哭,等他們大了以後,應該會更加明白相親相愛、相互扶持的意義。

「成年後,我時常能感到弟弟像一個大哥哥一樣在保護我關心我。現在我常年在外,弟弟在父母身邊工作,幫我照顧家裡照顧爸媽,讓我可以不用太挂念家裡。」宣萱說。

調查中,68.7%的受訪者認為有兄弟姐妹是幸福的事,11.1%的受訪者不這樣認為,20.2%的受訪者不好說。

57.3%受訪者建議父母生二孩前給大孩做好心理建設

一些孩子會因為父母生育二孩感到焦慮,擔心父母給自己的愛會減少。調查顯示,生育二孩,63.4%的受訪者會考慮老大的意見,15.7%的受訪者不會,21.0%的受訪者還沒有想過。

鄭媛媛說,父母生第二個孩子之前肯定要先詢問一下大寶的意見。「應該先跟他描述一下弟弟妹妹有多麼好玩,然後他就會很容易接受了。兩個小孩也要多多一起玩耍」。

徐少舟說,過去在農村,家裡普遍更喜歡男孩一點,不過,很多爸爸一般會對女孩更寵愛一點。「現在大家會刻意注意這些問題,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愛會有一定的差異性。但一般人還是能處理好,都能夠平等、公平、理性對待兩個孩子」。

二孩時代,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地表達愛?調查中,57.3%的受訪者建議父母在生二孩前給大孩做好心理建設,培養他對二孩的感情,49.0%的受訪者建議父母不要特意袒護更小的那一個,更不要要求大孩無條件讓著二孩,39.3%的受訪者建議一開始就不要把大孩作為全家的絕對中心,過於寵愛,37.6%的受訪者認為要盡量對兩個孩子公平,確保兩個孩子心理平衡,36.9%的受訪者建議父母每天確保跟每個孩子有一段獨處的特別時光,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18.9%的受訪者建議讓老大幫助父母一塊照顧老二,17.2%的受訪者建議多帶孩子到一些多子女家庭去玩,22.4%的受訪者認為要尊重他們的不同,區別對待,因材施教,18.7%的受訪者建議不要拿兩個孩子來對比,14.3%的受訪者建議多給孩子們一點空間,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14.1%的受訪者建議讓老二向優秀的哥哥或者姐姐學習,把哥哥姐姐當榜樣。

徐少舟說,有的大孩子會比較霸道,不願意弟弟妹妹分享了自己的愛。但現在兩孩的年齡差異不是很大,也很少存在這個問題。「有時候周圍人有意無意開玩笑說,有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有的小孩就當真了,就不願意有弟弟妹妹,這個是需要平時注意的」。

「好的家教、好的教養,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財富,讓孩子受益終生。」賴明說,他教育孩子會很注重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血濃於水,無論小時候如何打鬧,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總是在的。」宣萱認為,父母如果能照顧好兩個孩子的感情,不一味向著誰,引導兩個孩子有他們自己的相處方式,對兩個孩子的成長都會有好的影響。(記者 王品芝 實習生 顧凌文)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見過科幻大咖後,《科幻世界》在武漢又收穫了新榮譽!
遠古月球或有水和大氣層曾適宜生命存活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