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聽堂】龍門陣|我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那些以訛傳訛、將錯就錯的路

【聽堂】龍門陣|我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那些以訛傳訛、將錯就錯的路

原標題:【聽堂】龍門陣|我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那些以訛傳訛、將錯就錯的路


成都那些以訛傳訛的街名


(注意:所有的巷,要讀成hang)

2017年的時候,中央美術學院一個名叫葛宇路的學生,在北京發現了一條未命名的道路,這個娃兒腦殼打得滑,就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條無名道路,還貼上了自製的「葛宇路」路牌,結果真的豁到了不少人,還被多家網路地圖收錄,搞得跟真的一樣!



後來,他還把自己命名的全過程寫成了一篇文章,叫《如何在北京擁有一條以自己命名的路》,發到了網路上,引起了網友瘋狂轉載。真的是,同樣都是九年義務教育,為啥子你會那麼優秀,真是牆都不服就服你!


當然,私設路牌是違法行為,葛宇路本人後來也為此付出了法律的代價,所以這樣的創意行為大家就不要爭相模仿了。



但無論在哪個城市,其實都有這樣的一些街道,街名的來源並不是管理部門原本打算的那樣,而是走向了別的啥子奇怪的方向。那我們成都,也有很多這種以訛傳訛的街名。


大家都曉得,以前的街名大多都是因為民間的約定俗成而產生的,而且那二年生,街上也不興掛街名牌牌兒,所以街名都是老百姓口耳相傳的。


大家小時候都耍過傳話遊戲,第一個人說的話傳到後面往往就變了,這些街名也是,久而久之,遇到幾個說川普的、或者大舌頭的,莫名其妙就把有些街名給改了。


先來說哈後子門,明朝初年,蜀王朱春在成都修了一座王宮,就在現在人民南路展覽館一帶,成都的老百姓一般都把它喊成叫皇城。這個皇城的前門也叫「天安門」,跟北京那個天安門重名了,而那個後門呢,叫做「厚載門」,就是厚德載物的那個厚載。


其實,天安、厚載,都是從八卦來的。八卦裡面說到:乾為天,坤為地,天高地厚,天覆地載,所以叫「天安」,後門就取與「地」相關的名字,叫做了「厚載門」。



結果呢,喊切喊來,這個「厚載」嘛就喊成了「後宰」,原來那個敦厚的「厚」被喊成了以後的「後」,承載的「載」也被喊成了宰殺的「宰」。有些人覺得這個「宰殺」的「宰」字太不吉利了,所以就又把後宰門改成了後子門,結果這個名字就一直用到了今天。


成都還有一條街和一條巷子,原來都是住過狀元的,街呢,叫狀元街,巷子就叫駱狀元巷。按說都有狀元的名頭了,應該莫得啥子走展了噻?其實未必然。這兩條街巷,後來就是以訛傳訛、喊得再也找不到原來的本名了。


那這個狀元街之所以得名,是因為楊狀元----楊升庵的府邸坐落在此。其實那座房子是楊升庵的老漢兒、也就是明朝的著名宰相楊廷和修的,這個宰相已經官居一品,而狀元又是最高的學位,兩爺子都已經很突出了。


但是老百姓呢,並不以這個老漢兒的官職,而以兒子的學位來給街道命名,這又是為啥子呢?這個除了說明楊升庵在民間的名氣高於他老漢兒而外,也可見知識分子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但到了後來,不曉得咋個喊起在,大家就把狀元的「狀」字喊成了轉動的「轉」了,狀元街就被喊成了轉元街。那啥子東西轉得最圓呢?當然是磨子轉得最圓噻,所以這條街後來就被喊成了「磨子街」。



而另外的那條駱狀元巷呢,說的是清朝光緒乙未年,我們成都又出了一個狀元,叫駱成驤,他也是清朝的最後一個狀元


在駱成驤參加殿試的頭一年,發生了中日甲午戰爭,中國吃了敗仗,這個駱成驤,就把一腔忠奮之情發泄在了考試的卷子高頭。光緒皇帝讀了他的文章之後,感動得淚流滿面,就欽點了他為頭名狀元。



然而沒有風光得到幾天,辛亥革命之後,清朝就滅亡了,這個駱狀元自然就沒得官做了。


他只有恢復平民生活,當上了人民教師來維持生活,自己呢,就住到一條簡陋的巷子裡面,後來老百姓就把這條巷巷兒喊成了駱狀元巷


那這條巷子呢,其實就在現在的文廟西街以南,有條通向南邊的半截巷子。後頭傳切傳來,到了民國初年,這個駱狀元不曉得咋個,就莫頭莫腦地被喊成了落醬園。後來直到進行城市改造,這條落醬園巷就被拆除不在了。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聽堂F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電台 的精彩文章:

【946逗萌劇場】《曹操的故事》2望梅止渴
【946逗萌劇場】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

TAG:成都電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