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末年並不只有魏蜀吳,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國家,很多人不知道

東漢末年並不只有魏蜀吳,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國家,很多人不知道

原標題:東漢末年並不只有魏蜀吳,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國家,很多人不知道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三國志》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所謂適者生存,歷史的發展其實究其根本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歷朝歷代,要麼因為前者的腐敗無能而改朝換代,要麼因為後者的後來居上而能者居之。但是,卻有這麼一個朝代,不是因為它的無能軟弱而被取而代之,這就是漢代。


說起漢朝,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將其與名著《三國演義》所聯繫在一起。的確,東漢末年三分天下,時代造就英雄,不斷有豪傑精英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來。實際上,雖然最廣為人知的是魏蜀吳三國,卻還有被三國光芒掩蓋的燕國常被人忽視。



燕國從正式成立到消失在歷史上,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可謂是如煙花綻放般短暫。說起這個國家的領土組成,不僅包括了當時的遼東遼西兩個區域還包括了部分朝鮮半島。對於其他的朝代來說,可能建立政權後的第一年是鞏固的階段,而燕國卻在這一年把其他朝代多年甚至幾十年的命運都經歷了。


那麼,到底燕國的政權的建立最早的功臣是誰呢?這個人既不是出身帝王之家,也不是名門之後,他只是來自普普通通的平民家庭,公孫度。從草根出身能走到諸侯的位置,還能影響一個新的政權建立,想來,這個人也不簡單。



公孫度仕途之路的開端要得益於擅長拍董卓馬屁的徐榮,念在老鄉的情分上,靠著自己有幾分能耐得到重要,他舉薦了公孫度上了遼東太守的高位。那麼,古時候的這個太守職位類似於如今的什麼級別呢?其實就是類似於我們現在的一省之長。


而後,秉持著割據一方的原則,公孫度開始以遼東為中心對外進攻。塞北有一部落即「胡人」,他們經常時不時南下騷擾平民,出塞往東的高句麗雖人少國小但是心大,根本不把公孫度放在眼裡,後來因為一個「大加」的封號而被公孫度帶兵打得落荒而逃。


趁熱打鐵,公孫度開始西征,剛好和曹軍盯上了同一塊肉。後來,他死後,兒子也很爭氣,打得高句麗落花流水,甚至征伐到了朝鮮半島,胡人對此十分害怕。若是長期割據一方,也許公孫建立的政權還能長久,可惜出現了公孫淵,想著稱王稱霸,最後十萬兵馬敗在了司馬懿不到一半的兵力上。從此,也就沒有了燕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諭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早就有稱帝的野心,為何慈禧不死他不敢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這個清朝將軍戰功累累,卻因受牽連差點被斬,最後雍正饒了他一命

TAG:古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