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易中天:在中國,為何離婚者的閑話多?

易中天:在中國,為何離婚者的閑話多?

易中天:在中國,為何離婚者的閑話多?

一對夫妻要離婚,當然是"出事"了。但這個事,卻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性格問題、經濟問題、與男方或女方家族成員關係問題等等,都可能導致一對夫妻的要求離婚。

但是閑人們卻多半不會這樣理解。

在一般的閑人們看來,一對夫妻要鬧離婚,只可能是在一個問題上出了事,這就是性。具體說來,又有兩種可能,一是某一方出現性功能障礙,二是某一方(也可能雙方)有了外遇。無論是何種情況,都足以讓人大講其閑話。

前已說過,性,是中國閑話的一個熱門話題。平時沒事找事地,都要以歪就歪地扯到性上去,如今有了真人真事,便更可大肆議論一番。議論的內容,自然少不了捕風捉影。比如說那男的常服"固精丸",或親見他買狗腎鹿鞭泡酒,或說那女的常去醫院看婦科。或許有個楞小子,聲稱他確知那對夫妻新婚之夜就沒幹成那事,這時大家就會一起看著他笑,問:"聽房了吧!"其結果,當然是楞小子面紅耳赤,其他人哄堂大笑,大家都覺得講這類閑話,真是開心好玩。

如果說第一類問題多具神秘性,那麼,第二類問題則更具戲劇性。因為一個人如果有了"外遇",那就一定會有許多故事情節。比如說,兩個情人是如何認識的?是舞場上的伴侶,還是從前的舊相識、舊相好、青梅竹馬?如果是新認識的,則他們如何相識,又如何由相識而相好,自然有許多故事,許多情節。如果是舊相識、舊相好,則自然有許多典故和史實可以稽查考證。再下來,兩個人是如何勾搭成奸的?幽會和偷情又在什麼地方?這裡面也大有文章可做。當然,最精彩的高潮,還是捉姦那一幕。那可真是懸念迭出、險象環生、扣人心弦。這時,擁有"第一手可靠情報"的人,往往會成為眾望所歸的核心人物,出盡風頭。

除了敘述情節外,議論人物,也是這類閑話的一個重要內容。這時,話題往往會較多地集中於那個"第三者"。因為如果沒有那個"第三者"出場,這台好戲自然也就無法上演。所以,人們對於"第三者"的關注,往往會超過離婚的當事人雙方。如果那"第三者"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性,則大家的談興也就會更濃。如果她竟是一位"女明星",而那男的又是一位"大導演",那就不止於大家說說閑話,還會驚動新聞傳媒,讓許多三流小報重金聘請"寫手"來妙筆生花了。

因"第三者插足"而導致婚姻的破裂,只是諸多離婚案中的一種。如果並沒有什麼"第三者",那就只好在當事人身上去做文章。

……

離婚者的閑話多,再婚者的閑話也不少。

一般地說,中國社會並不反對再婚。鰥夫的續弦一直受到鼓勵,寡婦的再醮也只在一段時間內被視為"失節",但這並不意味著再婚是多麼光榮和體面的事。事實上,不少的再婚仍是難免要招來物議的。比如說,童男娶寡婦,處女嫁鰥夫,就很沒有面子。因為前者是"撿別人剩下的貨","吃別人啃過的饃",如果不是神經病,那麼便多半是沒本事的;後者則是嫁了個"二婚頭",是去做"填房",那便多半是"嫁不出去",不得已而出此下策。所以,這一類的婚姻,當事人的心理障礙往往都很大,要有很大的決心才行。

另一類極易招惹閑話的再婚,是當事人雙方都有子女者。有子女的再婚,原本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其中牽涉到如何與對方前夫或前妻子女相處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不過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此,而在於中國傳統的觀念,是把生兒育女看作為婚姻的目的。既然結婚的目的,本在生兒育女,那麼,現在你們已有子女了,還再結什麼婚?好好領著你們的子女過日子,把他們撫養成人,不就行了?

顯然,已經完成了生育任務卻還要婚嫁,只能有一個解釋,而這個可能有的解釋在許多人看來,又是很"可恥"的事。因為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性只有以生育為目的才合法,才道德,非生育的性事則應視為"淫慾",這就難免讓人說閑話。如果雙方當事人年齡較大,便閑話很多:"一大把年紀了,居然還不安分!"如果是老夫娶了少妻,則閑話也不少:老的固然是"老不正經"(否則娶那麼年輕的女人幹什麼),女的自然也未必是什麼"好東西"。因為"自古嫦娥愛少年",哪有年輕貌美的女子甘願嫁給老頭子的?如果不是"早已失身",無法嫁給童男,便是"另有圖謀",八成是在打那老傢伙遺產的主意。而且,說不定還早已暗中養了個"小白臉",讓那老頭傻呵呵地戴綠帽子。顯然,這樣的閑話,不但當事人受不了,便是他們的子女,也會感到壓力,並因此而極力反對他們父母的再婚。中國老年人再婚的困難,一多半原因往往在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三國第一狂士禰衡,才高八斗,為何無法擺脫悲劇命運?
曾國藩為什麼不喜歡王陽明?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