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為何至死不稱帝?原因大概有三點,你比較信服哪一個?

曹操為何至死不稱帝?原因大概有三點,你比較信服哪一個?

原標題:曹操為何至死不稱帝?原因大概有三點,你比較信服哪一個?


曹操窮其一生掏空了漢帝國這座「百年老店」,位居人臣之極,只要稍微向前跨出一小步,便可上身登九五,成為統治億萬民眾的皇帝。但令人費解的是,曹操竟然至死也沒有邁出這一步,最終也沒有登基稱帝,這究竟是為何?本人不揣冒昧,認為原因大概有三點。


1.道義上的牽扯


曹操性格複雜,甚至可以說分裂,他虛偽而又真誠,暴虐而又仁慈,多疑而又信任,偏狹而又寬容,愚蠢而又聰明,言談行事常令世人摸不清頭腦,不按套路出牌。等到曹操坐上魏王的位子,天下人都認為他很快便會再進一步,摘掉東漢的牌子「另起爐灶」。可偏偏在此時,曹操卻選擇懸崖勒馬,就此打住,似乎用行動向世人宣稱:孤就是與你們這幫俗人不一樣,這皇帝孤偏偏就不稀罕做!咋地?


當然這純屬我個人推斷,其真實原因大概還是源於道義上的牽扯,來源於曹操不不願背離初衷,不願否定自己的過往。這看似很荒謬,但從曹操的複雜性格去分析,卻未嘗沒有合理之處。曹操參加關東義兵討伐董卓,及後來西迎獻帝遷許,再然後征二袁、平劉表、擊孫劉,都打著「尊奉漢室」的道義旗號,這旗號是曹操起兵的資本,起初也是曹操的精神信仰,雖然後來漸漸成了思想包袱,但曹操卻終究不能、不忍拋棄。


因為一旦拋棄這安身立命的道義,便是對自己過往歷史的全盤否定,正所謂「貞婦白頭失守,一生清苦俱非」,曹操焉能沒有畏懼?正因如此,曹操才會說出那句很經典,也很意味深長話:「若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


2.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


曹操是個浪漫現實主義者,有宏偉的理想抱負,也有冷靜的現實權衡,《述志令》可以看做是曹操的人生「自白書」,而其全部處世哲學就凝練在「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這九個字。「慕虛名」既是指辭官辭爵以博取謙退自抑的「美名」,亦是指在已身為帝國實際主宰的情況下,還要去謀求那如處「火爐」之上的皇帝位子。「處實禍」既是指失去權勢後「己離兵為人所禍」,亦是指為謀取帝位需背負道德罵名。


更何況,此時的曹操並未一統天下,尚有孫劉兩大集團與其對峙抗衡。如果不稱帝,曹操尚能以漢相的名義對孫劉兩家「發號施令」,把他們對自己的攻擊視為對整個漢帝國的「叛逆」行為,並為自己的任何行動披上合法的道義外衣。一旦稱帝,放棄對孫劉名義上的「控制權」不算,還將背上「篡逆」、「僭位」的罵名,反而給孫劉以攻擊的口實。如此權衡再三,曹操覺得再進一步風險太大,代價太高,不合算、划不來,於是就此打消稱帝的念頭。


當然曹操也可能僅僅是擱置稱帝的念頭,待平定孫劉後再稱帝也未可知,這不僅是曹操的志向,而且也是手下很多人的主張,比如其心腹大將夏侯惇。據《曹瞞傳》及《世語》載,當初桓階勸曹操稱帝,夏侯惇等人認為應該先削平孫劉兩家,「二方既定,然後遵舜、禹之軌。王從之」。等到曹操去世,「惇追恨前言,發病卒。」由此可見一斑。


3.沒有規劃


曹操由將軍、郡守、刺史,到司空、丞相,再到魏公、魏王,一路向上,一直前沖,但達到人臣之極的位置後,他似乎產生了迷茫、困惑,人生完全沒了新規劃。該不該更進一步,能不能稱帝,常常令曹操踟躇、猶豫,除了道義上的牽扯、「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的處世哲學,以及孫劉兩家的對峙,其內心深處肯定還有一些顧忌,或許是人心,或許是難以名狀的天命。既然位居人臣之極,既然已是帝國實際上的主宰,既然漢帝國僅剩一塊牌子,「另起爐灶」稱帝,會不會顯得「多此一舉」?而且就算是稱帝,那麼新生的帝國該以怎樣的面目示人?會跟漢帝國有大多本質上的區別?這些曹操可能想過,但恐怕最終都沒有理出頭緒。他或許在等待,但具體在等待什麼,或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


所以對於曹操的評價,我想毛主席的一句話非常有道理,毛主席說:「看待歷史人物,汲取知識,不能人云亦云,許多人物,以及世間萬物,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觀點是行不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上下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TAG:中華上下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