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發動「顏色革命」成功後,他當上此國首任總理,翌年突然意外身亡

發動「顏色革命」成功後,他當上此國首任總理,翌年突然意外身亡

原標題:發動「顏色革命」成功後,他當上此國首任總理,翌年突然意外身亡


喬治亞曾是前蘇聯一個加盟共和國,獨立之初一直動蕩不寧,原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掌舵該國後,通過平息戰亂、恢復法制,逐漸將國家引入正規。1995年,喬治亞實行總統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老謝當選格首任總統後,他在美俄「新冷戰」格局中採取騎牆政策,既不得罪美國也不願得罪俄羅斯,儘管煞費苦心,但是美國對其不滿,因為美國企圖將格作為遏制俄羅斯控制中亞的據點。


在美國多年培植下,2003年喬治亞終於爆發了顏色革命。當年11月,反對派認為當局在議會選舉中存在「舞弊」,發動大規模示威活動要求老謝辭職,因參加運動的人手持玫瑰,所以被稱為「玫瑰革命」。在美國支持下,反對派「逼宮」成功,老謝黯然下台。當時,日瓦尼亞、薩卡什維利和布爾賈納澤號稱玫瑰革命「鐵三角」,其中日瓦尼亞領導的反對派勢力最為強大,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在此後總統大選中,美國選擇支持薩卡什維利。薩卡什維利與美國關係深厚,他曾在美留學多年,學成歸國步入政壇,老謝任命他為司法部長,但他幹了一年就辭職了,成立統一民族運動黨,致力於倒謝活動。相對而言,日瓦尼亞則比薩卡什維利從政資歷深厚多了,老謝當選總統那年,年僅32歲的日瓦尼亞則當選為議會議長。日瓦尼亞曾和老謝配合默契,但2001年卸任議長後,投入了反對派陣營。



玫瑰革命成功後,喬治亞舉行了總統大選,美國支持薩卡什維利當上了總統。但在各種勢力激烈博弈下,總統不再擔任政府首腦,而是實行總理領導的內閣制。作為顏色革命「大功臣」,日瓦尼亞當上了喬治亞首任總理。然而,「民主鬥士」薩卡什維利當總統後,很快就有了威權主義者傾向,為了爭奪國家財產和政府權位,總統、總理和議長領導的三個派系,進行著殘酷無情的權力之爭。

2005年2月3日,日瓦尼亞突然意外死亡,死在好友第比利斯的公寓里,終年41歲,官方宣布死於天然氣中毒,但是疑點重重,令人難以信服。家人堅信,日瓦尼亞真正死因是謀殺而非意外事故。日瓦尼亞離奇死亡後,薩卡什維利隨後任命了名不見經傳的諾蓋傑利出任新總理,針對薩卡什維利的「政治平衡力量」又少了一個。不過,薩卡什維利治理喬治亞並不成功,國民最終用選票將他趕下台。



2013年11月底,喬治亞新政府執政後,立即重新調查日瓦尼亞「意外死亡」案件,認為薩卡什維利涉嫌參與謀殺,對其發出了通緝令。關鍵時刻,美國駐喬治亞大使出面了:「薩卡什維利一旦受審,將會引起國家分化,導致人民走上街頭。如果審判前總統,美國和西方將對此持不良看法。」在美國幫助下,薩卡什維利得以逃離喬治亞,後來還到烏克蘭當了一年州長。因為薩卡什維利沒有回國,日瓦尼亞謀殺案至今還是一樁謎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 的精彩文章:

有中東強人稱,他抵抗外敵入侵脫穎而出,卻被西方視為「眼中釘」
曾是一場大屠殺元兇,大國支持他統治一國30年,後被拋棄死於非命

TAG:閑來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