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死後為什麼要口含七粒米?原來古人的學問這麼大

諸葛亮死後為什麼要口含七粒米?原來古人的學問這麼大

首先諸葛亮認為口含七粒米可以鎮住他的靈魂不離開,將星不隕落,以此騙過司馬懿,使其不敢來犯。古代人多奇謀異士,善於五行八卦,對於星象也頗有研究,能人異士可以通過夜觀天象看到自己的將星,也可以看到別人的。當一個人即將死去的時候,他的將星就會隕落。

口含七粒米也是古代人死後舉行的一種儀式。古人相信,人死後靈魂就會離開身體,但是為了挽留死去親人的靈魂,以便能夠多看親人幾天,完成守孝送葬的禮節,古人通常會在死去親人嘴裡含七粒米,古代人又把這種禮節稱為含「飯」,也就是不管嘴裡含的什麼都叫飯,有時也把珠、玉、穀物等放在嘴裡,根據死者的身份不同而不同,現在人多在嘴裡含銅錢,這些都是喪葬禮節。史料中也曾記載:皇帝飯以玉,諸侯飯以珠,醫生飯以米。諸葛亮不是諸侯因此口中含米。言外之意就是希望死了的人就如同活著一樣。諸葛亮也就是用這種障眼法,騙過了司馬懿,蜀軍才得以安全退入漢中。古人關於「含飯」的記載如下:

《後漢書.禮儀志》記載:

登遐,飯含珠玉如禮

《周禮.地宮.舍人》記載:

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天子含食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谷實。

至於為什麼是「七粒」,可能跟中國古代的一些鬼神觀念有關。古人認為七天是月亮周期的一個輪迴,星盤中的北斗七星也是非常重要的代表。諸葛亮的口含七粒米也許就是表示想用一種術法把自己的魂魄留住,在星盤上不露餡。這也是對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近乎妖」形象的再次描述。

雖然口中含米不能保證將星不落(其實也沒有將星),但諸葛亮用心良苦,時刻想的全是蜀漢的安危,確實值得後人敬佩。劉備所能得知此事,必能欣慰!

而史書上記載,諸葛亮是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積勞成疾病死的。與《三國演義》相同的是,也是秘不發喪,用諸葛亮真真假假的死訊騙過司馬懿,使魏軍從容退去。可見,雖然諸葛亮的死也許沒有那麼多的戲劇性情節,但諸葛亮與其接班人楊儀、姜維的聰慧是不可否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園藝的家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曾國藩是千古完人?其實原因很簡單
秦始皇陵到底陪葬了多少人?數目觸目驚心啊!

TAG:園藝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