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年賺312億美元,台積電為何只代工晶元,而不自己研發?

一年賺312億美元,台積電為何只代工晶元,而不自己研發?

按照「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分工是國民財富增進的源泉。因為分工可以極大的提供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社會財富就會增加。

我們大體上可以將企業分為三類:研發、生產、銷售。一個企業也可以叫這三個部分全面整合起來,但是考慮到企業管理費用的,大部分企業都不會是一個萬能的企業,包辦一切業務。

就拿一顆小小的晶元來說,研發企業有ARM、高通、海思、英特爾、蘋果等,生產企業有三星、格羅方德、台積電、聯電、中芯國際。分工很明顯,前者負責晶元的設計、研發,後者負責生產工藝、技術和製造。一個企業的資源(包括資金、人員)是有限的,好鋼用在刀刃上,不能撒胡椒面。做自己最擅長做的事,效率是最高的,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最好的。

台積電目前擁有全球最好的晶元製造工藝和技術,能滿足大部分研發企業的訂單要求。目前7nm工藝製程僅有台積電、三星等寥寥幾家企業掌握了,並且已經投入了生產的只有台積電。預計蘋果A12和海思麒麟980的全部訂單都會定台積電吃掉。

全球第二大晶元代工企業美國格羅方德目前已經放棄了對7納米製程工藝的研製,這對於台積電來說是個很大的好消息。日前PC晶元巨頭AMD,已經把訂單全部給了台積電。

正是由於掌握了最好的工藝和最先進的技術,台積電才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晶元代工企業,賺得盆滿缽滿。2017年台積電營業收入達到312億美元,排名世界500強第368位。凈利潤更是高達113億美元,凈利潤率35.3%,排名世界500強第5位。凈利潤和凈利潤率都高過晶元研發巨頭高通和英特爾。

之前有個著名的微笑曲線,產業鏈的兩端——研發和營銷才賺錢,製造環節只能賺辛苦錢。看來這個理論被台積電打破了,製造業也很賺錢,只是要站在製造業的高端,生產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

至於台積電自己不研發晶元,由於有兩個:一、投資大,風險高。晶元研發是一個長期而又漫長的過程,投入成本巨大,產出收益時間漫長,而且很有可能血本無歸。二、專利壁壘嚴重。晶元屬於高科技行業,因此先來的企業往往掌握著大量的相關專利,後進的企業面臨很高的進入門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咖 的精彩文章:

韓國和以色列單挑軍事,誰更厲害?
中南半島五國,哪個國家經濟最強?

TAG:火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