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太后生前用過的發電機,後來輾轉神州大地,服務近百年!

慈禧太后生前用過的發電機,後來輾轉神州大地,服務近百年!

原標題:慈禧太后生前用過的發電機,後來輾轉神州大地,服務近百年!


慈禧太后一共用過至少六台發電機。

1888年12月,清宮西苑(今中南海)安上了電燈,那是由海軍衙門出資從丹麥洋行處購買回來的,連發電機帶電燈電線等,一共花了6000兩銀子,發電機的功率是20馬力(約15千瓦),設置在慈禧寢宮儀鑾殿(今天的中南海懷仁堂)西牆外。

1890年,仍然是海軍衙門買單,為頤和園也購置了一套設備,這次花了12000兩白銀,是從德國人手中買回來的發電機。


所謂的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挪用海軍軍費,就含有以上這麼兩出,宮苑裡的慈禧老佛爺過上了明亮的夜生活並沒有多久,1900年庚子國難,八國聯軍進了京城,兩處皇家電燈公所遭到破壞,直到1904年才全面修復完成。


1894年慈禧六十大壽,英國人贈送一台發電機,也被放入頤和園使用。


1904年,清政府籌銀12.49萬兩,向德商榮華洋行訂購發電機設備,恢復了西苑和頤和園電燈公所。

慈禧去世當年初(1908年),應慈禧要求,紫禁城也裝上了電燈,同年三月,又採買了發電機等系列配套設施。


參照《頤和園電燈公所房間、機器數目冊》中的記載,頤和園內共有蒸汽發電機3組。


綜上所述,慈禧太后一生用過至少六台發電機。


現存寧夏的那一台正是1894年慈禧六十大壽,英國人贈送的那台發電機,起初是被放在頤和園使用。


1921年,北京石景山發電廠建成,頤和園的這台發電機沒了用處,被淘汰到了增鐵工廠,後來到了天津碎鐵局,準備熔化回收。


這時候已經是1934年,別看上海、北平等大城市早就用上了電,但寧夏銀川市卻一直不知道電燈是個什麼樣子。


當地商會中有一些走南闖北的商戶,知曉電燈的好處,於是寧夏商會眾籌成立了電燈股份公司,多家晉商和當地政府要人也都集資入股。


寧夏主席馬鴻逵對這件事也很上心,交代第十五路軍副官處處長柴蘭亭去北京採買,柴蘭亭打聽到慈禧太后用過的這台老機器,把它彙報給了馬鴻逵,老馬聽說機器仍然能用,覺得挺有紀念意義,指示柴蘭亭就地購買。


柴蘭亭除了採買這台發電機,還採買了與之配套的兩台蒸汽機和十二盤大石磨,準備回寧夏捎帶建造一家新式麵粉廠,可這些家當太沉,火車運送到包頭後,如何運回到銀川可犯了難。


馬鴻逵專門派到包頭去了一個工兵連,生拉活拽的把這些機器和大石磨盤拖到了黃河邊,這才通過水路輾轉運回了銀川。



1935年10月,電燈公司正式向銀川供電,可惜這台發電機畢竟是幾十歲的老傢伙,偶爾鬧罷工,有次馬鴻逵正在戲園子里看戲,忽然停電,搞得老馬以為誰要行刺他。

1936年,電燈公司又買了一台新發電機,這才開始保障穩定供電,但這台老佛爺發電機也一直保持工作狀態。


1951年,寧夏電廠開建,次年底,建成並正式發電成功,老佛爺發電機被下放到吳忠市,繼續工作。


1956年,吳忠市購進新型發電機,老佛爺發電機又被下放,這次它去往的地點是鹽池縣,繼續工作。


1964年,鹽池縣也購進新型發電機,老佛爺發電機又被下放到縣裡的麻黃山鄉,繼續工作。


1972年,麻黃山鄉也鳥槍換炮,買了新的國產發電機,它又被下放到麻黃山鄉分出去的後窪鄉,繼續工作。


1977年,後窪鄉也不再需要它了,它又來到了縣廣播站,作為備用發電機仍然繼續堅持工作。


1986年,剛成立不久的鹽池縣博物館成為了老佛爺發電機的新主人,它被放置在這裡展出,從此留在這裡把根扎住,直到現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來現實 的精彩文章:

八十年代,慈禧棺槨再度重啟,這個過程都發現了些什麼?
從庚子西狩到兩宮迴鑾,慈禧老佛爺傾情演出的一場大型親民秀!

TAG:歷來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