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對《阿彌陀經》的種種誤解,你有嗎?

對《阿彌陀經》的種種誤解,你有嗎?

第九條「念佛多善」之文

前面第六、七、八是《無量壽經》的三段文。第九、第十、第十一是《阿彌陀經》之文第九文:以念佛為多善根,以諸行為小善根之文。

首先標題將念佛和諸行相比,念佛是多善根;念佛之外一切行叫做「諸行」,「諸」就是種種、很多,這些修行叫做小善根。

《阿彌陀經》云: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這是引用《阿彌陀經》的經文。

下面是善導大師的解釋: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七日七夜心無間,

長時起行倍皆然;

臨終聖眾持華現,

身心踴躍坐金蓮。

先看經文。這一段經文是《阿彌陀經》的核心,《阿彌陀經》有三點要義:首先講極樂莊嚴,發起我們願往生之心,接下來就講往生的方法,就是這一段。底下就講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來證明,證明什麼?就證明這一段:念佛一定往生。所以核心就在於往生的方法。

《阿彌陀經》的種種誤解

先提幾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首先,什麼是「少善根福德因緣」?(因為這一句也是很多人誤解的。人們一讀到這一句,說:「噢!你看,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我趕緊去修啊,修到很多善根福德因緣再念佛才能往生啊。」這是一個誤解。)

第二,「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什麼叫「一心不亂」?(幾乎所有的人一看到這四個字就亂了,「一心不亂,這怎麼做得到?」念佛都在亂了。)

第三,「若一日……若七日」怎麼理解,就念七天嗎?

第四,「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噢!

要命終的時候,心不顛倒,如果心顛倒,就不能往生了」。那怎麼能保證臨終心不顛倒呢?

如果這幾方面不能夠正確理解,《阿彌陀經》你會越讀越害怕,越讀越覺得往生無分。每一句都是一個攔路虎。「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哪裡能得多善根?」一個攔路虎;「一心不亂」——更大一個攔路虎;「心不顛倒」——最後一個攔路虎。那就覺得往生沒有希望了。

這部《阿彌陀經》是非常好的經典,但是,如果解釋錯了,就給我們心中帶來極大的不安。自古以來,《阿彌陀經》有很多解釋,有的是依天台的教理,有的是依華嚴的教理,不是站在凈土宗阿彌陀佛本願的角度來解釋,未免和《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本意有所偏差。我們應依據善導和尚的解釋為標準。

關於《阿彌陀經》這一段經文,因為人們多有誤解,所以,今天根據善導大師的思想來作解釋。

來源於《唯說念佛》

作者:釋凈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彌陀帶你回家 的精彩文章:

智隨法師·佛何偏勸 往生西方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TAG:彌陀帶你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