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打臉南宋,隆興北伐的最大罪臣,也能入選「十三處戰功」?

打臉南宋,隆興北伐的最大罪臣,也能入選「十三處戰功」?

原標題:打臉南宋,隆興北伐的最大罪臣,也能入選「十三處戰功」?


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系列8——胥浦橋之戰


南宋自我打臉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朝廷就像一個天氣預報,常常會報道出各種奇葩的天氣,當你以為陽光普照的時候,它卻嚴雪冰霜。一會兒岳飛是壞蛋,一會兒秦檜是壞蛋;今天宰相是主和派,明天是主戰派。沒有統一的是非標準,怎麼讓人民適從?

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南宋是一個非常沒有節操的朝代。


不錯,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南宋沒有節操的一件事情。



「中興十三處戰功」裡邊,第8處,是宋將邵宏淵的胥浦橋之戰。然而,正是這個邵宏淵,是導致「隆興北伐」失敗的罪魁禍首。這樣的人也能入選「十三處戰功」,就像劉光世能入選「中興四將」一樣,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別急,還有更讓你瞠目結舌的事情:「十三處戰功」裡面,竟然沒有岳飛的影子!沒錯,郾城大捷、潁昌之戰,朱仙鎮大捷,沒有一次入選。而且,這個名錄是在岳飛被平反以後評選的。...我,只能無言以對。


邵宏淵的胥浦橋之戰發生在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之時。「十三處戰功」有很多都發生在這次宋金的大規模交戰中,胥浦橋之戰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甚至史書都查不到太多記載。它前後發生的皂角林之戰(劉錡)和采石磯之戰(虞允文)不知比它強多少倍。



胥浦橋就在今天的江蘇省儀征市(古稱真州),它就位於長江的北岸,這裡非常靠近長江的重要渡口——瓜洲渡。金軍爭奪這裡主要就是為了爭奪瓜洲渡口,而瓜洲渡的守將,就是名將劉錡


邵宏淵在胥浦橋和金軍打了一仗,延緩了一下金軍進軍的步伐,像這樣的阻擊戰,宋軍不知打了多少仗,但不知為何,毫無特點的胥浦橋之戰稀里糊塗的就入選「十三處戰功」了。

而到了完顏亮兵敗身死,宋軍開始轟轟烈烈的「隆興北伐」的時候,這個邵宏淵的真實水平就暴露出來了。



當時北伐的兩大統帥是名將李顯忠和邵宏淵,邵宏淵打仗不怎麼樣,嫉妒心倒是挺強。李顯忠節節勝利,他打虹縣卻打不下來,李顯忠幫他打下虹縣,他卻嫌李顯忠搶了他的功。


打了勝仗,李顯忠論功行賞,邵宏淵卻大肆濫賞,收買人心,反過來煽動士卒對李顯忠產生敵對情緒。


當兩軍本應合力拿下宿州的時候,邵宏淵因妒生恨,撂了挑子,導致李顯忠孤軍奮戰,遭遇大敗(符離之潰),同時也使北伐的局勢發生逆轉。


宋朝像這樣的例子還少么?


劉光世在白溝撂了郭藥師的挑子,導致白溝大敗;


張俊在柘皋之戰後怕劉錡搶功,也差點兒導致宋軍慘敗;

但是偏偏這兩人雙雙入選「中興四將」。...


在南宋,你不能太出眾,庸才,才是朝廷最喜歡的一類。不過,這樣的朝廷,最終會走向——滅亡!



邵宏淵在戰後不但沒有受到多大的懲罰,反而在幾年後憑藉之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胥浦橋之戰,入選「十三處戰功」。


如果岳武穆還在,他會作何感想?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註原創,拒絕抄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山筆俠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歷史上劃時代的兩位強人,完美複製蒙古帝國神話
南宋鎮蜀神將,不能入選「中興四將」,但位列「南宋七王」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