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耐心,人一生最長的修行

耐心,人一生最長的修行

多年前,曾看過一部高收視的日劇。正是花季年齡的女主角在一次意外受傷後到醫院檢查,被證實她患上了一種罕見病。病患者會逐漸四肢僵硬、行動緩慢,無法像常人一樣生活。

她的家人因此陷入悲傷,女主角反而很樂觀應對。

她堅持鍛煉,每天都邁動雙腿,能走一步算一步。因為雙腿不靈活,她走路很慢。母親見她辛苦,為女兒心疼,但女主角卻不這麼認為。

她說:「不要擔心,也不用著急,因為人生,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圖片|bayuk -攝

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孝心

西晉時的文學家李密年幼時便沒了父親,幾年後,母親改嫁,從此他與祖母相依為命。

他擅長文學,年輕時曾在蜀國任尚書郎一職。公務繁忙之際,他也沒忘記悉心照顧身體抱恙的祖母。

每次祖母生病,他都難過落淚,夜裡守候在祖母的床榻邊,一守便是整夜,而自己不曾閉眼休息。平日里呈獻給祖母的膳食和湯藥,他也必須先親自嘗味。

後來到了西晉,晉武帝聽聞李密學識淵博而且品德高尚,要把他招進宮裡給太子當老師。

李密接到詔令後,為難不已,遲遲不肯接令。他想到過去祖母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如今年事已高,身體愈發虛弱,實在不忍心丟下祖母獨自到京城去。

圖片|子意4 -攝

夜裡,他看著祖母不安入睡的樣子,更決心自己要好好陪伴著祖母。

於是,他給晉武帝上奏《陳情表》,回絕了皇帝的好意,並道出了自己對祖母的不舍和孝順之心,字字情真,句句意切,最終打動了晉武帝。

在發展飛快的今天,人們終日在鋼筋森林間奔波。家人作為最親密的存在,往往卻最容易被忽略。

家也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其實對待至親,哪怕只是一起吃一頓飯,聊一會天,體會時間靜淌而過,也是值得。

圖片|小海-攝

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真心

其實在繁忙庸碌的生活里,有愛人相伴是非常幸運的事。

錢鍾書和楊絳年輕時在清華古月堂門口初見,一見如故,很快走到了一起。錢鍾書曾形容楊絳是「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倆人的婚後生活常常是平淡中帶著趣味。

楊絳過去是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備受家人寵愛,生活也被悉心照料。嫁到錢家後,才開始洗手作羹湯。

她第一次做蝦的時候,下刀時,還能感受到蝦在抽搐。事後她心有餘悸,但想到丈夫每次吃蝦時的歡喜,又會再接再厲去做。

圖片|守護_11716-攝

錢鍾書在生活上,是個有些笨重的人,時常發生打翻墨水,弄壞門把的「小事故」。

楊絳生孩子住院期間,他常常苦著臉去跟她彙報自己又做了什麼「壞事」。這時,楊絳像個溫柔的導師看著頑皮的學生,莞爾地說,「不要緊,我會修。」

這對夫妻能攜手走過歲月山河,不但是因為彼此心有靈犀,還因為心中那份真誠的愛。

再濃烈的情感,若不用心維繫,總有淡去的時候。

為什麼說細水長流的愛情最動人,因為被時光打磨而來的真摯最暖人心扉。

圖片|昊2 -攝

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寬心

經常聽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凡事太焦躁,對成功也會有影響。

國畫大師齊白石不僅擅長書畫,對篆刻也有極高的造詣。

年輕時,齊白石愛上了篆刻,但他在這篆刻方面的天賦卻不高。為了提高技術,他特意向一位老篆刻師求教。

老篆刻師看著眼前滿臉懇求的青年,只要求齊白石挑一旦礎石回家,反覆刻磨,若是能把那些石頭統統刻磨變成泥漿,便懂技巧所在。

圖片|圖片來源於網路

齊白石聽了後,按照他的要求去練習,以古代篆刻藝品為對照,邊刻邊磨。

他日以繼夜地反覆刻磨,雙手也起了大大小小的血泡,每每覺得疼痛,就簡單包紮一下,又繼續沉浸其中。

日往月來,積年累月,礎石終是被他「化石為泥」。

他驚喜不已,找來一塊礎石進行雕刻,果然發現比以前大有所長。往後,齊白石的篆刻技術不斷進步,逐漸獨樹一幟,為人敬佩。

圖片|圖片來源於網路

沈從文曾經說過,「有些路看起來很近走去卻很遠,缺少耐心永遠走不到頭。」

克服「反覆」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沉靜內心,看待問題的眼光也會有所不同。

在信息時代下,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

浮躁和焦急在所難免,能撫平這些生活毛躁的,往往是你的一點耐心。

然後,開始好好生活。

圖片|昊2-攝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道 的精彩文章:

看懂了《延禧攻略》的首飾,就看懂了中國人的底蘊
俞飛鴻:你們眼中的女神,卻自稱平凡人

TAG:物道 |